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心理辅导:八成高考生患轻度焦虑 成绩越好越紧张

心理辅导:八成高考生患轻度焦虑 成绩越好越紧张

2025-08-26
心理辅导:八成高考生患轻度焦虑 成绩越好越紧张

离高考还有半个月的时间,考生们正在进行着最后的复习冲刺。这段时间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最后巩固期,更是心理压力逐渐增大的时期。昨天,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心理咨询和测评活动,结果显示,八成考生在考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轻度焦虑。

1. 现场直击:心理学研究生的专业洞察

当天上午,记者在山师附中幸福柳校区目睹了这一活动的全过程。来自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15名研究生分成8个小组,分别对学生进行了时间管理、人际关系、应考心理、自信心等方面的测评和咨询。为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他们还特意印制了近千份心理测试答卷,供学生们填写后现场打分。

这些心理学研究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一个眼神、一个小动作、一个表情,都逃不过他们的视线。心理咨询师小张就是其中一位典型代表。当一位高三男生跑过来问:“越临近考试,我的注意力越难集中。平时会做的一些题,考试时经常看错题目,这是怎么回事?

”小张并没有急于回答,而是微笑着反问道:“你和我说话时是不是有些紧张?平时你在公共场合发言是不是也比较腼腆?”

这位男生惊讶地回应道:“你怎么知道?”小张解释说:“你跟我说话时,右手一直在摸鼻子,这个习惯性的小动作就表明你在与人交流时会有紧张感。”通过这样的细节观察,小张迅速捕捉到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并给予了针对性的建议。

整个上午,15位心理学研究生都在用这种细致入微的方式帮助学生。他们察言观色,让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学生都感到折服。这种专业的洞察力不仅让学生们受益匪浅,也为后续的心理疏导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数据揭示:八成高考生患轻度焦虑

根据统计,当天一上午的时间里,约有上百名学生参加了心理测试。最终的结果显示,八成学生属于轻度焦虑。这一数据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让许多家长和老师意识到,考前心理辅导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我最近总失眠,老担心自己考不好怎么办?”、“有时脑子会一片空白,该怎么调整?”、“我一紧张就拉肚子,尤其是每次考试前,一定会出现这个毛病,我有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不断从学生口中冒出。高三(6)班的两名女生围在心理咨询师身边,焦急地询问着自己的困惑。

而她们的答卷结果也确实显示,她们属于轻度焦虑的范畴。

值得注意的是,成绩优秀的学生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最近我总是情绪失控,有时会突然大哭,是不是心理出问题了?”一名女孩子急切地问道。她提到,自己最常想到的问题是“考试考砸了怎么办”。这种担忧在成绩较好的学生中尤为普遍,因为他们对自己有更高的期望,害怕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也害怕失去已经取得的成绩。

3. 心理学解读:为什么成绩好的学生更紧张?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绩优异的学生之所以更容易感到焦虑,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高期望值的压力

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承载着家庭和社会的高期望。家长们希望他们能考上重点大学,老师们也对他们寄予厚望。这种外部压力使得他们在面对高考时,更加担心失败的后果。一旦失败,不仅意味着个人努力的付诸东流,还可能影响到家人的期望和社会的认可。

2. 自我要求过高

成绩好的学生通常对自己有极高的要求。他们习惯了成功,习惯了在学业上名列前茅。因此,任何一点失误都会让他们感到不安。这种完美主义的心态使他们在备考过程中,常常陷入自我怀疑和过度担忧中。

3. 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高考不仅仅是一场考试,它更像是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成绩好的学生深知这一点,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同时也感到迷茫和不安。尤其是在面临选择专业、规划职业等问题时,他们会感到巨大的压力。

4. 心理辅导:如何应对轻度焦虑?

针对这些情况,心理咨询师表示,考前出现轻度焦虑是非常正常的现象。适度的焦虑可以激发人的潜力,但如果过度焦虑则会影响发挥。因此,掌握一些有效的应对方法至关重要。

1. 深呼吸放松法

深呼吸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放松技巧。当感到紧张时,可以尝试深吸一口气,慢慢呼出,重复几次。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身体放松,减轻紧张感,同时也能让大脑保持清醒。

2. 积极的自我暗示

在考前,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来增强自信心。例如,告诉自己“我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我可以做到最好”。这种正面的思维模式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提升自信。

3. 多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也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式。无论是和同学聊天,还是向老师请教,都可以让自己不再感到孤单。通过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压力。

4. 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

考前保持正常的饮食和作息时间非常重要。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大脑保持最佳状态,而合理的饮食则能提供足够的能量。避免熬夜复习,尽量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这对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非常有益。

5. 结语:高考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心态的考验

高考不仅仅是对知识和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心理素质的挑战。在这个关键时刻,学生们不仅要做好复习工作,更要学会调整心态,以平和、自信的态度迎接这场人生中的重要战役。通过科学的心理辅导和自我调节,相信每位考生都能在考场上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次心理测评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释放压力的平台,也为学校和家长敲响了警钟。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