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复习要点:深入理解政党制度

篇1:高考政治复习要点:深入理解政党制度
下面是编辑老师整理的高考政治复习我国的政党制度,希望对您提高学习效率有所帮助.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1、历史事实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建设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改革,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3、结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B.由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
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
(4)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性质: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说履行什么国家职能),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职能: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物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篇2:高考政治复习要点:深入理解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归根到底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党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科学执政(科学执政是前提)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民主执政是本质)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基本方式)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5: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优越性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多党合作制的鲜明特色是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的政党制度。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一样享有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长期共存”是指共产党存在多久,民主党派就存在多久。“互相监督”是指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监督,尤其强调参政党监督执政党。要“长期共存”必须“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表明参政党要和执政党一道经受考验,共同承担国家和民族盛衰兴亡的责任,有了这共同的使命,才能实现有效的监督,便多党合作关系得到长期发展。
多党合作的根本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的职能是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人民政协履行职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①我国的政党制度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②我国的政党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③我国的政党制度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篇3:高考政治复习要点:深入理解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考点总结: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必须具备的条件:
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
C、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D、商品一定离不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
(3)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自然属性--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社会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
(1)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3)有价值的物品一般有使用价值
两者关系:对立统一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货币的含义、本质、职能、货币流通规律。
(1)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这里讲的货币是指有价值的金属货币)。
(2)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①一般等价物是指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②贵金银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点: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
(3)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A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B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表示即可,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C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②流通手段:A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B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现实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C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4)其它职能:货币除了基本职能外还充当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注: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职能。
(5)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政党制度考点总结:商品的基本属性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政党制度考点总结: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
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
①基本职能 形式:观念上的货币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流通手段 形式:现实的货币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②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政党制度考点总结:纸币的含义、发行规律
(1)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注: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与发行数量,但不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也不能任意发行纸币。
(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造成通货紧缩。
注:通货膨胀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两者共同的根源都在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和不平衡,两者共同的后果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秩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
政党制度考点总结:实质表现影响
通货膨胀供小于求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通货紧缩供大于求物价下降,纸币升值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
通货紧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行国债,投资环境设施建设,扩大出口。
政党制度考点总结: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1)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①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持卡人可以在发卡银行指定的消费场所消费,也可以在指定的营业机构存取现金或转帐。
②功能:信用卡具有存款、取款、消费、结算和查询等功能。
③优点:使用信用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2)支票: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3)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政党制度考点总结: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商品价格总额 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②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货币流通次数 货币流通次数
政党制度考点总结:外汇和汇率
(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跌落。
影响:本国货币升值,利于进口不利出口,
本国货币贬值,利于出口不利进口,国内物价上涨
政党制度考点总结:我国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及意义
(1)内涵: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2)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党制度考点总结:货币的发展
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②支票(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①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党制度考点总结: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2)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正确的金钱观,指导我们理性地对待金钱,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政党制度考点总结:易混点:
误区一: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活动。
注意:政府承担重要的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包办一切。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但政府不能直接干预经济活动,而要以宏观调控为主。
误区二:政府依法行政遵循程序正当的要求必然会影响高效便民目标的实现。
注意:程序正当与高效便民是统一的,正当、合理、合法的程序,有助于提高效率,因为它有助于实现便民的目标,从而提高办事效率。
误区三:政府合法行政与合理行政是一回事。
注意:相对合法行政而言,合理行政是对政府实施行政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两者不是同一码事。
误区四:中国共产党能代替政府行使职能。
注意:政党、社会团体、政协、爱国组织都无权行使或者代替政府行使职能。
误区五: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注意: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