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知识点

篇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知识点
1、气候资
优势:光、热、水资丰富且配合较好,如夏季高温期与多雨.
期一致,使农作物在生长旺盛时也获得大量的水分条。
(电脑显示)“优越的气候资表”
气候要数具体内容优势
日照在1400~2300小时之间光合作用潜力强大
热量年均气温14.5~22℃,生长期长一年二至三熟
水分年降水量1000~mm,且地表水丰富保证农业生产用水
思考:①据表概述本区气候资的优势。
②这些优势主要得益于什么因素?
问题:①每年春季容易受到低温、阴雨影响,对早稻播种不利。原因:本区农事活动较早而冷空气势力有时很强。
②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春季低温多雨,盛夏高温少雨,都对水稻播种与生长不利。
措施:① 调整农作物种植顺序
②发展水利,建立防护林等
2、生物资
优势:生物品种丰富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具有较高的产品出产能力。
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有:油菜籽、松香、竹子、茶叶、水稻等。
问题:主要是利用和开发方面
1、农业利用的生物品种单一。经济林木主要是茶、果、竹、木等。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油菜籽。
2、没有充分开发本区资优势,本区、丘陵、低面积广大但却没有充分开发,如对次生林的抚育,草地的管理投入太少而导致自然资的闲置和浪费,没有把生物资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土地和土壤资
a.本地土地和土壤资的特点
※ 低、丘陵面积广大,约占本区面积的76%。
※ 红壤(含黄壤)分布广泛,酸性较强,缺乏有机质
※ 由于多地加上气候、生物的影响,土壤的垂直分异比较明显,因此土地类型多样
b.优势
①由于地丘陵多,因此很多地方是良好的林业用地和茶园。
②丘陵之间的平地可发展水稻种植业。
c.问题:
①该地区开发早,人口稠密,植被破坏严重,因此易引起大面积水土流失。
②地区红壤分布面积广大,而红壤又是一种酸性土壤,缺乏有机质,土质粘重,是一种低产土壤。
红壤的形成和改良,和改良。
4、水资
由于本区是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条湿热,降水多且集中
优势:降水丰富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的生长,
问题:本区、丘、盆、谷交错分布,加上植被破坏大,在雨季易造成水土流失。
三、生态建设任务繁重
原因:
a.人口多
1、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b.耕地少
c.能短缺
d.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2、该地区多为较薄疏松层覆盖的石质地,一旦表层被剥蚀,岩石裸露,难以恢复。
3、严重的水土流失会对该地区工农业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小结:南方丘陵低农业资的优势和问题
农业资优势问题
气象资光热水资丰富,配合好季风活动不稳,气象灾害多发
生物资品种多样,产品产出能力较高利用品种单一,潜力发挥小
土地资
土壤资丘陵比重大,土地类型多样,
家业布局呈立体化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低产的红壤分布广
水资水资丰富,利于农业灌溉和水电工程建设流水侵蚀强烈,增加开发利用难度
篇2: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知识点
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背景
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大约占国土面积的2/3。随着我国山区人口的增长,对山区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无节制的开发,使许多山区的生态遭到破坏,不仅影响山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使平原和城市遭遇自然灾害的危险性也越来越大。
我国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东临海洋的广大地区,低山丘陵连片集中分布,被称为“南方丘陵山区”。南方丘陵山区的整治开发是我国国土整治的重要内容。
2.南方丘陵山区的自然特征
分析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是和同纬度的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相比较,找到我国这个区域的特殊性。
从全球看,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广大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或干旱草原,被称为“回归沙漠带”。同纬度的我国南方丘陵,由于受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东亚季风的影响,形成了温暖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气候湿润,天然植被多为亚热带、热带常绿林,成为回归沙漠带的“绿洲”。受地形和地质条件影响,山区的温度、降水、土壤、植被等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呈现明显的垂直地带性特征。山区矿产资源、水力资源丰富,具有多种经营之利。
3.南方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优势以及存在问题
分析南方丘陵山区的农业资源时要抓住主要影响因素:湿热的季风气候和崎岖的丘陵、山地地形。
①优势:光、热、水资源丰富,而且大部分地区配合较好(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由气候带来的农业生产潜力较大;生物品种丰富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周期短,优势品种多;土地类型多样,自然环境多样,具有多种经营之利;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水电和农业灌溉。
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地形崎岖、交通不便、闭塞,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受旱涝灾害、低温冻害、干热风等多种气象灾害影响;生物资源利用品种单一,且保护不力,物种减少,濒危物种增多,没有把生物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土壤中,贫瘠的低产土壤分布广泛,需要改造。许多地方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某些地区山坡水土流失成为裸岩等难以利用的土地;降雨强度较大的暴雨较多,地表侵蚀作用强烈,地形复杂,增加了开发利用的难度;生态环境脆弱。南方丘陵山区开发历史悠久,人口密度较大,土地负载较重,人地关系矛盾明显。
综上所述:本地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并且具备劳动力资源充足,邻近商品粮基地、工业城市与海港,市场广阔等有利条件。
4.水土流失与生态建设
水土流失是南方丘陵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①自然原因: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坡度大;南方降水多,降雨强度大,地表侵蚀作用强烈;②人为原因:因为能源短缺、人多地少而导致的过度开荒、乱砍滥伐,破坏了地表植被,加重了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封山育林是保持水土的有效措施。但是封山育林必须首先解决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主要的措施有:①大力推广生活用煤;②推广省柴灶;③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④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开发小水电。
5.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①目的:充分和合理利用低山丘陵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山区经济日益繁荣。
②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的立体农业模式:由山顶至山谷依次为“用材林──经济林或毛竹──果园或人工草地──农田──鱼塘”。这种“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的立体农业布局和以林果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是一种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协调并举。
③河南省商城县大别——桐柏山区的优势资源系列开发:A:淮南麻鸭系列(孵化→饲养→收购→加工(农副产品)B:中华猕猴桃系列(野生猕猴桃采摘→加工(猕猴桃酒、果汁、汽水等)C:残次木材系列:(残次木材收购→木材加工→木制件销售)通过综合加工,使农林产品成倍增值,农民收入大增。
篇3: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知识点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1.(·安顺)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C.
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2.(·北京)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 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3.(·沈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这个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此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 cm
C.将蜡烛移动到25 cm刻度处,应
D.将蜡烛移动到40 m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会在光屏上成像
4.(·滨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B.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D.“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