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临近孩子出现紧张焦虑怎么办?

高三终于复课了,但我们也担心孩子能不能适应学校生活,毕竟在家太“懒散”。而且随着复习强度的增大,高考的临近,孩子出现紧张焦虑怎么办?作为家长在这段时间该如何做?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心理教师张瑶给出了宝贵的建议。她指出,这一届高三毕业班学生经历了长时间居家学习后返校复课,心理变化会增大,家长可以找机会和孩子聊聊。针对不同的情况,家长应该给予孩子不同的帮助。以下我们将从多个方面详细探讨如何帮助孩子应对高考前的紧张与焦虑。
一、环境转变带来的不适
由居家线上学习的相对宽松环境转变为校内课堂学习的紧张环境,孩子很有可能会面临因环境转变所带来的不适。此时,家长应引导孩子珍惜返校学习的机会,鼓励孩子开学后尽快投入到学习中去,有什么困难可以找老师和家长谈谈。
1. 环境差异的影响
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线上学习期间,孩子通常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自由安排时间,学习节奏相对较为松散。而回到学校后,固定的作息时间和紧凑的学习安排可能会让孩子感到不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还可能引发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
2. 家长的角色与支持
家长在这个阶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首先,家长需要理解并接纳孩子的不安情绪,不要急于批评或责备。相反,可以通过温和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感受和困惑。例如,可以选择一个轻松的时刻,如晚餐后或散步时,与孩子进行交流,询问他们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表达对他们努力的认可和支持。
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行动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比如,提前为孩子准备一些必要的学习用品,确保他们能够顺利过渡到学校的日常生活中;或者与学校的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展和表现,以便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二、高原期的心理调适
在高三冲刺阶段,孩子有可能会遭遇“高原期”。所谓“高原期”,是指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某个阶段,产生学习效率低,学习进步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的现象,心理上转入低潮状态,表现出焦虑、厌倦、烦躁等情绪反应。
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发现问题,并且告诉孩子在长时间、高强度、大压力的学习冲刺后,效率下降是非常正常的,也是高三学生常见的状况,只要在生理和心理上稍作调整,适当休息,放松心情,这个“高原期”现象就会很快过去。
1. 认识高原期
高原期是每个高三学生都可能经历的一个阶段。它不仅仅是学习上的瓶颈,更是一种心理上的挑战。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往往会感到迷茫和无助,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否得到了回报,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才能突破现状。因此,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正确认识高原期,让他们明白这是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失败的标志。
2. 心理疏导与情感支持
当孩子陷入高原期时,家长的情感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可以通过倾听、陪伴和鼓励等方式,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具体来说,家长可以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适时给予安慰和鼓励,告诉他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是要有勇气面对并克服它们。
同时,家长还可以与孩子分享一些自己曾经克服困难的经历,让他们从中获得启发和力量。
3. 学习方法的调整
除了心理上的调适外,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看看是否存在改进的空间。例如,可以让孩子向老师请教,询问学习方法和思维策略是否需要调整,这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家长还可以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避免过度疲劳和无效学习。比如,可以将学习任务分解成小目标,逐步完成;
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三、饮食起居与健康管理
高三学生持续用脑,大脑容易疲劳,因此家长在孩子饮食起居上要注重营养饮食,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家长还要陪孩子或是督促孩子进行适量运动,每天半小时,既可以增强抵抗力,也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缓解焦虑情绪。
1. 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合理的饮食能够为孩子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精神面貌。在高三冲刺阶段,家长尤其要注意孩子的饮食结构,确保他们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例如,可以增加鱼类、蛋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以及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满足孩子大脑对营养的需求。
此外,家长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有助于提神醒脑的食物,如坚果、绿茶等,帮助孩子保持清醒和专注。
2. 规律作息的必要性
除了饮食外,规律的作息同样重要。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孩子恢复体力和精力,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家长要督促孩子按时作息,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具体来说,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放松。
同时,家长还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如睡前避免使用电子产品,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等。
3. 适量运动的好处
适量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还能有效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研究表明,适度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使人产生愉悦感和放松感。因此,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每天进行半小时左右的运动,如跑步、游泳、打球等,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释放压力。
此外,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参与户外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创造更多的互动机会。
四、家长的心理调适与自我管理
在帮助孩子应对高考压力的同时,家长也需要做好自身的心理调适和自我管理。毕竟,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家长过于焦虑或急躁,很可能会给孩子带来额外的压力。因此,家长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和与乐观,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1. 自我认知与情绪调节
家长首先要对自己的情绪有清晰的认知,意识到自己的焦虑和担忧可能会影响到孩子。当感到压力过大时,家长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听音乐等方式来调节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同时,家长还可以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的支持,分享自己的困惑和烦恼,获得更多的建议和帮助。
2. 积极心态与正面引导
积极的心态对于应对高考压力至关重要。家长要相信孩子的潜力和能力,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即使在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也要保持乐观的态度,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并解决问题。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讲述成功人士的故事,传递正能量,激发孩子的斗志和信心。
3. 适度放手与尊重选择
家长要学会适度放手,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虽然高考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但家长不应过分干涉或控制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相反,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自主规划和管理自己的时间,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高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迎接未来的挑战。
在高考临近的这段时间里,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更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温暖的关怀,帮助孩子度过这段特殊时期,迎接人生的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