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第一轮复习重点

历史第一轮复习重点

2025-03-23
历史第一轮复习重点

篇1:历史第一轮复习重点

【摘要】回望高三复习历程,小编不得不说其中的第一轮复习极其重要,它将涵盖所有的知识点,是我们对所学知识查缺补漏的最好机会,也可以说是全面复习的唯一机会,下面是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的重点方面欢迎大家参考!

1.总结重要的历史专题

(1)中国古代政治军事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古代赋税制度,重要兵制,重大战事。

(2)中国古代经济史:古代生产技术的进步,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货币发展。

(3)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历代各少数民族的演变,中央对周边地区的管辖,民族融合的发展,少数民族的重要制度。

(4)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中国古代各个朝代与周边国家的位置关系,交通路线,友好交往的史实,相互间科技文化的影响。

(5)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思想史(儒家思想发展史),科举制度发展史,文学艺术发展史,政治经济背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将教材上的知识依据一些专题重新组织起来,最好不要做成流水账的样子,高考不会出那样低水平的问题,应该根据历史发展的内在特点,找到发展的重大阶段和规律性的东西。

也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分为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将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分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国际关系、国际共产主义史等专题。

2.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来,这些阶段性呈现给我们一个一个重要的历史横断面,这些横断面既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相应的也就会成为考查我们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现象认识的重要切入点。与考查历史发展的线索相比,考查一个历史横断面在命题上自由度更大,也就是说命题者在这种命题思路下有更多的思考和选择的余地,同时,多数这类题目的难度也要高于依据历史线索形成的题目。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要求我们正确划分历史阶段,然后根据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的不同特点来确定应该从哪几个领域分析其特征。

中国古代史通常包括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五个方面。中国近代现代史的近代史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可以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中国人民的救国和革命斗争三个方面来分析;建国以后部分主要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世界近代现代史部分主要是三条线索:资本主义发展史、殖民地问题和民族解放运动、社会主义运动;而其中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涵盖了世界近现代史的大部分内容,在每一个阶段,可以根据情况涉及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科技文化几个方面。

3.把握热点与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

一方面要联系时政热点,以史鉴今,古为今用,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使热点和历史知识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另一方面应针对题型变化、能力要求提高的趋势,在具备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可以通过剪报、阅读、摘记、写概要等方法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提高文字表述能力。

总结:上面的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的重点方面供大家参考,希望精品网的高考第一轮备考可以给高三的同学们提供最优秀最有效的复习策略,感谢您参考!

阅读本文的同学还看了: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盘点

高三一轮复习资料:历史高频考点

篇2:历史第一轮复习重点

一、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1.王权与教权的斗争2. “君权神圣”的主要内容

二、詹姆士一世与“君权神授”

1.都铎王朝 2. 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

重点:“君权神授”、“君权神圣”主要内容

难点:“君权神授”和“君权神圣”的区别

问题什么是专制和专制主义?二者有什么区别?

专制:与民主相对。指最高统治者拥有无限制的权力,以自己的意志对国家进行独裁统治。

--一种政体形式

专制主义:维护专制统治的学说和理论。 --一种理论形式

导入

在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何时建立的?(秦朝,秦始皇)什么时候给君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汉武帝时)汉武帝时,董仲舒发展了儒家的君权神授说,给君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君权与神权结合,更加强了君权不可侵犯的神圣性。当时一般的社会意识,莫不认为皇帝就是天子,是秉承天命统治人民的。而在西方最早给君权披上了一层不可侵犯的神圣性?最早提出“君权神授”又是哪国?何人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

一、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1.王权与教权的斗争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占据精神和政治主宰的是(基督教会);教会拥有哪些权力?(凌驾于世俗权力之上,拥有世俗和宗教权力。)教会宣扬君主权力来自神的意识,给封建制度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但是,王权不甘心屈尊于教权之下,同教权展开长期的斗争。教会与反教会的斗争在哪个国家最为剧烈?(意大利)为什么?让学生阅读课本后,概括指出:基督教势力中心;市民、农民和国王的世俗力量不断壮大;先进思想的冲击。

面对教会神学权威受到严峻挑战,一些神学家从维护教会的神权统治,意大利人托马斯·阿奎那便是其中的一个。

2.“君权神圣”的主要内容

先首先给学生介绍一下意大利人托马斯·阿奎那。托马斯·阿奎那(1225~)是著名的巴黎大学有一位年轻的神学教授,因沉默、温顺、人送外号“哑牛”。但他才华横溢,年纪轻轻已崭露头角,一些有名望的学者很赏识这位年轻人,阿尔伯特就曾断言:“哑牛”之声必将闻名于世。果然,“哑牛”后来成了中世纪最有名的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14岁时,他进入那不勒斯大学,接触到大量的科学与哲学著作。5年以后,加入了天主教组织“多明我教团”,这成为他一生的重要转折。托马斯在巴黎大学执教时,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已大量涌入,在教徒中引起的反响极为强烈。教会深感其著作的危险性,几次试图封锁这种与天主教正统信仰不相容的自然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禁止转录、阅读和保存。可托马斯并不害怕这种学说,他和老师阿尔伯特一起潜心研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他阉割了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而将其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体系加以全面系统地发挥,并将其纳入基督教的神学体系,使它成为天主教官方哲学的基础。他成功地将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融合在一起,建立起了庞大的经院哲学体系。一生著有18部巨著,其中包括集基督教思想之大成的《神学大全》和《哲学大全》、《论存在和本质》、《反异教大全》等。阿奎那的《神学大全》是中世纪官方思想体系的百科全书,被称为天主教的百科全书。

根据宗教权力至上的基督教理论,阿奎那宣扬“君权神圣”。

提问:托马斯·阿奎那“君权神圣”理论的核心是什么?(教权高于王权)托马斯的全部理论都是为天主教信条服务的。他明确提出哲学必须为神学服务,之后,又为上帝存在这一神学最高信条作了哲学的论证。托马斯还力主教会的权力至高无上。认为如同神高于人,灵魂高于肉体一样,教会高于世俗的国家。教皇是基督的代理人,政权应由他掌握,国家必须服从教会,国王必须顺从教皇。他还极力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权力,认为君主制是最好的政治形式,并说,没有一个统治者控制和指导民众,社会就会解体。

托马斯·阿奎那“君权神圣”的实质是什么?(维护封建统治)

世俗国家的职能和作用就在于服从教会要求,运用国家这个暴力机关无情地惩治破坏封建等级制度和各种异教异端行为。可见,托马斯的国家观始终是围绕教权高于王权、君权神授、封建等级秩序神圣不可侵犯这个轴心转的。托马斯包罗万象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产生后,很快成为西欧中世纪思想领域中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学说。

二、詹姆士一世与“君权神授”

1.都铎王朝

从开始,英国处在都铎王朝的统治之下。历代国王有亨利七世、亨利八世、爱德华六世、玛利一世、伊丽莎白一世。都铎王朝统治时期,正好处于新航路开辟和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

提问: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有什么巨大影响?(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由于地处大西洋航路的中心地位,资本主义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成长起来,还出现了新贵族。)15世纪中叶,英国农村的资本主义工业和农业得到迅速发展。为了扩大英国的实力,都铎王朝鼓励工商业的发展,以壮大国家的经济力量;鼓励航海业发展,扩大海外贸易,以便进行海外掠夺;积极推行殖民扩张,争夺海上霸权。16世纪末,英国打败老牌的殖民帝国西班牙,成为海上强国。这些措施不仅加强了英国的实力,而且对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势力的壮大都起了促进作用。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不断上升,他们与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2. 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

提问:“君权神授”理论的核心是什么?(鼓吹君主专制,王权至上的专制主义)

,伊丽莎白一世这个自称将“生命与贞节奉献给大英王国”的女王逝世。她终生未婚,死后无嗣,依照其父亨利八世的遗诏,本应传位给外孙女玛丽·斯图亚特,但她在苏格兰亲政时已于被废黜,后又被处死。这样依照规定就传给了玛丽·斯图亚特的儿子、当时的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斯图亚特家族开始统治英格兰。,詹姆士一世登上英国王位,这是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的开始。

提问: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及专制统治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学生阅读教材后思考,然后教师概括指出:

詹姆士一世为加强封建专制统治,鼓吹“君权神授”,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斯图亚特王朝历经了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的统治。詹姆士一世在苏格兰统治时,以压制新教和奉行“君权神授”而闻名。他亲自写过《皇帝之天赋本能》和《自由君主制之法则真谛》两篇文章,它们不仅宣扬君权神授,还宣称国王居于法律之上。到了英国以后,他和他的继承人都变本加厉地维护和推行这种封建专制思想,鼓吹“除上帝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在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时期,在经济上,国王可以不通过议会而强行征税,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触犯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在宗教上,詹姆士一世信奉的是天主教,在苏格兰他曾压制新教,统治英国后,他看到英国国教中还保留有许多天主教旧习,而且英国国教当时已经存在了上百年,形成了强大的势力,于是,他改变作法,以尊奉国教为名而不断地恢复天主教的一些教义和教会的礼仪。所以,在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统治时期,严厉地对待“非国教徒”,实行宗教专制,特别是残酷迫害那些主张取消国教中天主教旧习的“清教徒”,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由于以上两方面的矛盾,造成斯图亚特王朝时期政治上的紧张局面,引起议会向国王之间的斗争。詹姆士一世以后,国王查理一世在位时,专制统治有增无减,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迅速激化,最终导致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课后研讨

托马斯阿奎那教有一句名言说∶“你能对一个人所贡献的最大服务,就是将他从错误引导到真理。”因此,在一本美国的历史课本上写道∶“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引导人走向真理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理智,另一条是信仰。所以,一个基督信徒从非基督信徒那里所学得的一切真理,都只能坚固他对基督的信仰。”

你认为,情感比理智跟可贵还是理智比情感更可贵?

思路:持正方意见。从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原动力看,情感比理智更可贵。回顾历史,正是无数情感的要求,激励着我们敢于尝试,冲破梦想,冲破理智的局限。情感给创造以激情,情感给梦想以力量。

情感的更可贵,就在于它能冲破理智的局限而勇于尝试,从而实现更伟大的飞跃。当客观形势和人生追求发

生背离,情感的抉择更为高贵;当生命的价值受到挑战和置疑,情感的回答更为有利;所有的善行义举,背后都是情感的强大推动;任何远大理想,目标都是情感内在的逾越。

持反方意见的只要论据正确,理由充分即可。在现实生活中,理智和情感更被看作是解决问题的两种行为态度。大到国际争端,小到感情纠葛,理智驾驭情感都比情感驾驭理智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不管是从心理层面上分析,还是从现实层面进行比较,理智比情感对人类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小结

专制主义理论是维护西方君主专制制度的工具。从基督教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君权神圣”理论,到英王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的主张,勾勒出西方专制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托马斯阿奎那是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的重要代表。他揉和新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来论证天主教的教义,形成完整的神学体系,即托马斯主义,成为中世纪欧洲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而詹姆士一世把王权至上的专制主义理论发展到一个新高度,近代君主专制统治便应运而生。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三历史选修2第一轮复习重点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篇3:历史第一轮复习重点

篇3:历史第一轮复习重点

一.洛克

1.主要思想:(“天赋人权”学说、自由、法治、分权学说)

①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学说,即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

②只有实行法治,才能充分享有自由

③为防止专制,他提出分权学说(国家大权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最高权力为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属于国王;对外权也为国王所行使)——权力一分为三,彼此制约平衡,就有效地防止了个人的专权。

2.贡献:

洛克是资产阶级分权与制衡学说的创始人,他的自由、法治、分权学说理论经过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改造,发展成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相对独立、彼此制约的政治理论,对18世纪美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现代资本主义政权组织的基本原则。

二.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1.主要思想(人民主权说;平等;社会契约论)

①“主权在民”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天赋人权(人民是国家的最高主权者,一切权力来自人民,属于人民。当人民的权利被剥夺时,人民就有理由起来推翻当权的统治者,夺回属于他们自己的权利。因此人们以暴力推翻封建暴君的专制统治,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

②平等是卢梭追求的首要目标;

③为了实现平等的社会,主张通过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契约,建立起人民主权的政府。

2.意义

①成为法国《人权宣言》的基本精神,被凝练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

②为美国独立战争提供了理论依据。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三历史选修2第一轮复习重点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