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白送的分你要不要

高考,是每一位学子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为了在这一关键时刻取得理想的成绩,考生们不仅需要扎实的知识积累,还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答题技巧。其中,规范答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通过规范答题,考生可以在高考中“捡到”不少分数,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成绩,还能为自己的未来铺平道路。
为什么规范答题能白捡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阅卷的流程和环境。高考阅卷采用的是电脑屏幕阅卷的方式,考生的试卷并不会直接交到阅卷老师手中。经过扫描仪处理后的试卷会以电子形式出现在阅卷老师的电脑屏幕上。由于扫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失真现象,因此,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扫描后的试卷尽可能真实地反映考生的作答情况。
其次,高考阅卷期间的工作量非常大,尤其是在高温天气下,阅卷老师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每天要处理大量的试卷,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容易产生疲劳和情绪波动。如果考生的试卷书写混乱、字迹模糊,或者存在其他不规范的情况,阅卷老师可能会因为时间和精力的限制而难以仔细阅读,从而影响评分。
相反,如果试卷整洁规范,即便考生不是学霸,也更容易获得公正的评价。
常见的不规范答题问题及应对策略
在高考中,常见的不规范答题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十类:
1. 错位答题:考生在答题时没有按照规定的区域作答,导致答案无法被正确识别。例如,将选择题的答案涂写在了非选择题的区域,或者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了错误的位置。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该题的得分,还可能导致整张试卷的扫描失败。
2. 答题字迹不清晰:字迹潦草、模糊不清是许多考生容易犯的错误。虽然阅卷系统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但过于潦草的字迹仍然可能导致误判或漏判。因此,考生在答题时应尽量保持字迹工整,避免因书写问题而失分。
3. 忘写作文题目:作文是高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文题目往往是评分的一个关键点。如果考生忘记写作文题目,可能会被认为不符合要求,从而影响整体评分。因此,在写作前一定要仔细检查,确保作文题目完整无误。
4. 答不到给分点:有些考生在回答问题时,未能抓住关键点,导致答案与评分标准不符。例如,在解答论述题时,考生可能只提供了一些泛泛而谈的观点,而忽略了具体的论据和分析。针对这种情况,考生应在审题时明确评分标准,并根据要求组织答案。
5. 不按题目要求答题:有时,考生可能会忽略题目的具体要求,导致答案偏离主题。例如,题目要求简述某一个事件的过程,而考生却长篇大论地进行了背景介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考生在答题前应仔细阅读题目要求,确保答案符合规定。
6. 不按解题格式答题:不同类型的题目有不同的解题格式,考生如果不按照规定格式作答,可能会被视为不符合要求。例如,数学题通常要求写出详细的解题步骤,而物理题则需要标明公式和单位。因此,考生应熟悉各类题目的解题格式,确保答案规范。
7. 省略步骤,错失得分点:在解答计算题时,考生可能会为了节省时间而省略某些步骤,但这往往会失去部分得分点。即使最终结果正确,也可能因为缺少必要的推理过程而扣分。因此,考生在答题时应尽量详细列出每一步骤,确保每个得分点都得到体现。
8. 答题卡涂写不规范:选择题的答案需要通过涂写答题卡来提交,而涂写不规范会导致机器无法识别。例如,涂写过轻、涂写范围超出规定区域等都会影响评分。因此,考生在涂写答题卡时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确保每个选项都被正确标记。
9. 选考模块涂写不完整:对于选考模块,考生需要在答题卡上明确标注所选模块,否则可能会被视为无效答题。因此,考生在选择模块时应仔细核对,确保涂写完整无误。
10. 答题不完整:有些考生在答题时可能会遗漏部分内容,导致答案不完整。例如,题目要求回答三个问题,而考生只回答了两个。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考生在答题前应先规划好答案结构,确保所有问题都得到回答。
规范答题的“捡分方法”
针对以上常见问题,高三党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规范答题,从而在高考中“捡到”更多分数:
1. 规范答题,在答题框内答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考生都应严格遵守答题区域的规定,确保答案落在指定区域内。特别是在主观题部分,考生应充分利用答题框的空间,避免超出边界或错位。
2. 即使不会也不要空,答了就有分:有时候,考生可能会遇到完全不会的题目,这时切勿留空。即使只是写下一些相关的知识点或思路,也可能获得一定的分数。毕竟,阅卷老师更愿意看到考生的努力,而不是空白的答案。
3. 审题要慢,可以先看问题,带了问题仔细看懂材料,作答要细致,看清楚要几问,分别回答:审题是答题的基础,考生应花足够的时间仔细阅读题目,确保理解准确。特别是对于复杂的问题,可以先浏览问题部分,再带着问题去分析材料,这样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作答。
同时,要注意看清题目要求的具体内容,确保每一问都得到充分回答。
4. 回答要讲究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为了使答案更加清晰易读,考生应尽量采用要点化、序号化和段落化的表达方式。例如,在回答论述题时,可以用数字或字母标出各个要点,每一段落集中讨论一个主题,这样既便于阅卷老师快速抓住重点,也有助于自己理清思路。
5. 要点全面,思维要开,尽可能多答几点——“广度第一,深度第二”:在回答主观题时,考生应尽量涵盖更多的要点,做到广度优先。即使某些观点不够深入,只要涉及到相关知识,都有可能获得分数。因此,考生在作答时应尽量拓宽思路,尽可能多地列举相关内容。
6. 要学会看该题的分值答题,看分值的大小组织答案:不同题目的分值不同,考生应根据分值合理安排答案的篇幅。例如,1-2分的小题只需简要回答一两句话即可;而10分的大题则需要详细展开,提供充分的论据和分析。这样既能保证答案的完整性,又能避免浪费时间。
7. 要合理安排好答题的空间,卷面清晰很重要:考生在答题时应注意合理分配空间,确保卷面整洁清晰。特别是对于主观题,应预留足够的空间用于补充和完善答案,避免因空间不足而导致字迹拥挤或涂抹。
8. 要合理安排好答题的时间,要通过平时的考试去训练自己:时间管理是高考成功的关键之一。考生应通过平时的模拟考试,逐步掌握答题节奏,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正式考试时,监考教师会在距离考试结束15分钟时提醒考生,这时如果没有涂卡,必须立即停止作答并进行涂卡。
一般而言,全部完成后还余10分钟左右为宜,以便有足够的时间检查和修改。
9. 真正拿捏不准的选择题,就相信你的第一感觉,不要轻易的去改答案:在选择题中,有时考生会对某个选项感到不确定。此时,建议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不要轻易改变答案。研究表明,初次选择往往比反复思考后的更改更为准确。
10. 字不一定要求写的太好,但是一定要清楚工整,主观题讲究一遍完成,不要轻易划掉:虽然阅卷老师不会因为字迹美观而加分,但字迹工整、清晰是非常重要的。考生在答题时应尽量保持字体端正,避免涂改。即使发现错误,也应尽量在原处修改,而不是大面积涂抹,以免影响卷面整洁。
高考不仅是对知识的检验,也是对心态和技巧的考验。通过规范答题,考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地展现自己的实力,避免因不必要的失误而失分。希望每位考生都能重视这些细节,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愿每一位考生都能在高考中发挥出色,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