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注意事项

篇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注意事项
一、要集中精力,做好复习工作。
高三是高考前最后的冲刺阶段,时间紧张,在这么关键的时间里,同学们一定要集中精力,做好复习工作。要稳定情绪,抛开其他杂念,全力以赴地迎接高考。
二、要紧跟学校教师课堂教学,按照老师的指导做好每部分的专项复习。
在复习阶段,要跟紧学校教师的复习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每个部分的专项复习,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各个知识板块的典型习题。
三、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在复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没有搞懂的知识点,要及时请教老师或者和同学商讨。问题不过夜,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每复习一个知识点,就牢牢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四、在抓住主干知识,落实基础的前提下,做好成套的练习。
高考的复习,除了要抓住主干知识点,落实基础,也要在此基础上,做些成套的练习。因为理科综合试卷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满分是300分,考察时间是2个半小时。三科时间如何分配,需要不断的练习,按自己的特点合理分配。
1,【实验的复习 】
重视对基本实验的复习,培养学生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要通过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实验安全、实验评价等,能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非预期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要学会准确、简练、全面地表述实验现象、结果、过程以及结论,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2,【不要迷恋复习资料】
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比盲目做题更重要。
复习是一个学习阶段,将已经学过的各章各节的知识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豁然开朗,融会贯通,从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到整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复习固然可以提高能力档次,但是提高还是有一定极限的,学生要量力而行,能使精力、时间发挥最好的效果,在复习中贯彻拼搏精神,力争更好的效果。
3,【复习时要注意的问题 】
各类习题或是各种考试题,无非都是设置一些新情景和条件,要求考生分析解决一些问题。这里所考核的,实际上就是接受信息(包括已经学过的知识、从做过的实验中所得到的信息、考卷上所给的信息等等)、处理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调用、筛选、转换、重组)和输出信息(运用文字、符号、方程式、图表等表达方式)的能力。这三方面的能力培养要靠平时训练积累的。
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要善于反思。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要善于反思,自己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是否获得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要善于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作进一步思考,
要讲求规范。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如化学专用名词、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和技能一一过关。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注意事项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考化学复习指导栏目!
篇2: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注意事项
一忌“多而不精,顾此失彼”
许多同学(更多的是家长)为了在高考中领先于其它人,总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要比别人学得多,这无疑是件好事。但他们最后所采用的方法却往往是对他们最为不利的,那就是:购买和选择大量的复习资料和讲义,花去比别人多得多的时间,没日没夜的做,他们的精神非常可贵,他们的毅力非常惊人,其效果却让他们自己都非常伤心失望。有些家长甚至说:“我的小孩已经尽力了,还是没有进步,一定是太笨了”。其实,他们犯了很多科学性的错误,却不自知。
1.高中阶段所学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范围,再多的复习资料、讲义,也只不过是这一范围内的知识的重复和变形。你所做的很多题目都代表相同的知识点,代表相同的方法,对于那些你已经掌握的知识、方法,做再多的题目还是于事无补,简单无聊的重复除了使你身陷题海,不能自拔,耗尽了你的精力不算,还使你失去了信心,因为你比别人努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2.每一套复习资料都经过编纂人员的反复推敲,仔细研究,都很系统地将相应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融会于其中。所以同学只要研究好一两套具有代表性的复习资料,你该学的一定都能学到,该会的都能学会。
3.“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太贪心,这本资料也好,那本资料也不错,好的资料太多了,同学们的精力是有限的,而题目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精力去做无限的题目,永远没有尽头,必然导致你对每一套资料都没有很好的完成,都没有系统地研究,反而会因为各种资料的风格、体系的不同,而使你的学习失去全面性、系统性,多而不精,顾此失彼,是高三复习的大敌。
二忌“学而不思,囫囵吞枣”
导致很多同学身陷题海,不能自拔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而不思”,题目是知识的载体,有的同学做了很多题目,却仍然没有明白它们代表同一知识点,不但不能举一反三,甚至举三不能反一,其真正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养成思考、总结的习惯。华罗庚先生说过:“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再加上我们自己的注解,就愈读愈厚,我们自己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学’并不到此为止,‘懂’并不到此为透,所谓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东西来。”这段话充分说明了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以下是“学而不思”的几种具体表现,也许你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1.上课以为自己听懂了,可你仍然作业不会做,去问老师的时候,老师告诉你,这就是上课讲的例题或例题的变形;总是感到有做不完的题目,觉得每个题目都很新鲜,常常遇到那种好象从未见过的题型;
2.从来不去想,怎样发展自己的强项,怎样弥补自己的不足,只知道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布置了作业就做,发了试卷就考。
3.考试的时候突然觉得这就是老师讲的某个典型的东西,却有那种话到嘴边说不出的感觉,或者豁然开朗、猛然醒悟的感觉;
4.当老师要你总结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和策略或要你总结某一章所学内容的时候,你总是支支唔唔无话可说;
5.一个自己所犯的错误,只是轻轻的告诉自己,下次要注意,只简单地归结为粗心,但下次还是犯同样的错误。
学而不思,往往就囫囵吞枣,对于外界的东西,来者不拒,只知接受,不会挑选,只知记忆,不会总结。你没有在学习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注解”,怎能做到华罗庚先生说的“由薄到厚”,你不会“提炼出关键性的东西来”,就更不能“由厚到薄”,找到问题地本质,那么,你的学习就很难取得质的飞跃。
三忌“好高骛远,忽视双基”
很多同学都知道好高务远就是眼高手低、不自量力的代名词,但却不知道什么是好高骛远。
有的同学由于自己觉得成绩很好,所以,总认为基础的东西,太简单,研究双基是浪费时间;有的同学对自己的定位较高,认为自己研究的应该是那些高于其它同学的,别人觉得有困难的东西;有的同学总是嫌老师讲得太简单或者太慢,甚至有的同学成绩不怎么样,也瞧不起基础的东西。其实,这些都是好高骛远。
最深刻的道理,往往存在于最简单的事实之中。一切高楼大厦都是平地而起的,一切高深的理论,都是由基础理论总结出来的。同学们可以仔细地分析老师讲的课,无论是多难的题目,最后总是深入浅出,归结到课本上的知识点,无论是多简单的题目,总能指出其中所蕴藏的科学道理,而大多数同学,只听到老师讲的是题目,常常认为此题已懂,不需要再听,而忽略了老师阐述“来自基础,回归基础”的道理的关键地方。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双基,千万别好高务远。
四忌“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以下是对某校届高三300名同学关于作业问题的两项调查:(数值为人数比例:做到的/总人数)
你做作业是为了什么?
检测自己究竟学会了没有占91/30.33%
因为老师要检查占143/47.67%
怕被家长、老师批评的占38/12.67%
说不清什么原因占28/9.33%
你的作业是怎样完成的?
复习,再联系课上内容独立完成占55/18.33%
不复习,直接独立完成占69/23.00%
自己做,遇到问题参考同学作业占113/37.67%
先看同学作业,看懂后再做占44/14.67%
抄同学的作业占19/6.33%
调查表明:做作业不是主观要求完成的占了略强,作业能够独立自主完成的只占了50%多一点。这说明很多同学的学习没有明确的目的,他们甚至认为是父母把他送到这里来的,只能做这一切,这种心态在同学们当中普遍存在,必然会使这些同学只懂得被动应付,失去了学习的内在动力,没有了努力的方向,在漫无目的中折折扣扣地学习,这样的同学多半会以失败告终,即使取得成绩也是很有限的。
篇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注意事项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陆续进行中,下面是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注意事项,请考生认真学习。
由于期中考试只是对高三上半学期以来的考查,因此,考生现阶段的复习还要紧跟老师的节奏,按照老师划定的重点进行复习,针对老师课上讲过的典型例题,认真思考、消化,还可以找一些类似的习题进行巩固。
另外,考生的复习要以实验题为核心,明确该实验的目的、反应原理,认真分析实验步骤的目的、装置的作用等;要学会利用实验题向外辐射知识点,通过做实验题延伸出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找出相关知识的联结点,学会举一反三。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注意事项的精彩内容就为考生分享到这里,希望对大家复习化学有所帮助。
篇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注意事项
一轮复习中,同学们要认真阅读、梳理教材,挖掘教材(特别是高三选修教材)中实验和习题的可变因素(如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实验或同一方法完成不同实验、一题多解和变式练习等),进行深入地理解、应用,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针对化学第一轮复习,老师为同学们提出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注意事项,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
规范书写,注意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学生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决定高考的成败。为此,要注意加强化学用语的落实训练,同学们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强化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掉;强化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C-C键、C-H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曾有同学在高三化学复习中坚持每天拿出几分钟默写10个教材上典型的化学方程式、电子式、有机反应式、官能团结构简式等,这个小方法同学们可考虑尝试一下。总之,在一轮复习结束之前,有些好的习惯必须要养成,例如用化学语言(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进行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化学计算的步骤严格、运算准确,有效数表示规范等等。
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篇5: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注意事项
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综考试的化学试题,可发现其难度并不大,体现了源于课本,覆盖全面的特点。而第一轮复习阶段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整理,使之系统化和深化,把握学科基本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学科知识网络,复习内容要细致全面。
1.整合教材、科学安排
复习时要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并按概念和理论[(一)无机元素化合物,(二)—有机化学],方法与技能的主线形成单元,进行复习。并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在整合教材组成单元的过程中,注意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有24条: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
(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
(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
(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
(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
(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
(9)氧族元素
(10)氮族元素
(11)碳族元素
(12)碱金属
(13)镁铝铁
(14)同分异构
(15)烃及其衍生物
(16)糖类、蛋白质、油酯
(17)有机合成材料
(18)物质的量及计算
(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
(20)方程式计算
(21)化学实验
(22)常用仪器及操作
(23)实验室制法
(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
(25)化学实验设计
因为化学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对细节的要求非常严格,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往往决定高考的成败。为此,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掉;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C-C键、C-H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等等。要训练和培养尽量用化学语言进行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并严格化学计算的步骤,运算准确,表达规范。
3.训练思维,注重能力的培养 第一轮复习应在通读、精读教材的基础上梳理、归纳知识,按教材中每章小结的知识网络图形成本章的知识结构。将教材章与章之间的知识网络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知识体系,以便应用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相关知识,解决化学问题。要用“结构——位置——性质”、“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分析——评价”、“类比和逻辑推理”、“实验探究”、“建模思想”等化学学习方法,复习掌握化学知识,提升学科能力。 复习中可以精心选择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作为典型题进行分析、训练,加强审题方法、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的指导和总结,加大练习力度,严格按照要求答题,及时反馈、矫正,使解题能力的培养、提高落实到位。
第一轮复习应根据掌握知识的情况,多穿插一些小专题,侧重训练、提高某种单项能力,如: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无机元素化合物性质推导、化学计算基本方法(一、二、三、四)、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原理设计、仪器设计、操作方法设计、有机同分异构体推导(限制条件与不限制条件)、有机分子式确定、有机官能团推导等等。对于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第一轮复习不可涉及过多,以免要求太高,一时达不到,会挫伤学习积极性。
篇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热方式
有机实验往往需要加热,而不同的实验其加热方式可能不一样。
a.酒精灯加热。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所以需要温度不太高的实验都可用酒精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乙烯的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石油蒸馏实验”。
b.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超过100℃。教材中用水浴加热的有机实验有:“银镜实验(包括醛类、糖类等的所有银镜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水浴温度为55~60℃)”、“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水浴温度为70~80℃)”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等)水解实验(热水浴)”。
c.用温度计测温度的有机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以上两个实验中的温度计水银球都是插在反应液外的水浴液中,测定水浴的温度)、“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的温度)和“石油的蒸馏实验”(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测定馏出物的温度)。
2、催化剂的使用
a.硫酸做催化剂的实验:“乙烯的制取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纤维素硝酸酯的制取实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实验”和“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
其中前四个实验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后两个实验的催化剂为稀硫酸,其中最后一个实验也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做催化剂
b.铁做催化剂的实验:溴苯的制取实验(实际起催化作用的是溴与铁反应生成的溴化铁)。
c.铜或者银做催化剂的实验:醇的去氢催化氧化反应。
d.镍做催化剂的实验:乙醛催化氧化成酸的反应。
e.其他不饱和有机物或苯的同系物与氢气、卤化氢、水发生加成反应时,为避免混淆,大家可直接写催化剂即可。
3、反应物的量
有机实验要注意严格控制反应物的量及各反应物的比例,如“乙烯的制备实验”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苯酚与浓溴水反应时要滴入过量浓溴水。
4、冷却
有机实验中的反应物和产物多为挥发性有害物质,必须注意对挥发出的反应物和产物进行冷却。
a.需要冷水(用冷凝管盛装)冷却的实验:“石油的蒸馏实验”。
b.用空气冷却(用长玻璃管连接反应装置)的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和“溴苯的制取实验”。
这些实验需要冷却的目的是减少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挥发,既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又减少了这些挥发物对人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5、除杂
有机物的实验往往副反应较多,导致产物中的杂质也多,为了保证产物的纯净,必须注意对产物进行净化除杂。如“乙烯的制备实验”中乙烯中常含有CO2和SO2等杂质气体,可将这种混合气体通入到浓碱液中除去酸性气体;再如“溴苯的制备实验”和“硝基苯的制备实验”,产物溴苯和硝基苯中分别含有溴和NO2,因此,产物可用浓碱液洗涤。
6、使用沸石(防止暴沸)
需要使用沸石的有机实验:实验室中制取乙烯的实验;石油蒸馏实验。
7、尾气的处理
有机实验中往往挥发或产生有害气体,因此必须对这种有害气体的尾气进行无害化处理。
如甲烷、乙烯、乙炔的制取实验中可将可燃性的尾气燃烧;“溴苯的制取实验”和“硝基苯的制备实验”中可用冷却的方法将有害挥发物冷凝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