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第九课知识点

篇1:高一政治第九课知识点
一、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
a含义: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b现状: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c 战后世界保持总体和平的原因P98
d 目前威胁和平的因素有哪些?P98
第九课知识点高一政治2、发展问题
含义: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突出问题:南北发展不平衡。
存在原因: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3、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4 解决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建立国际新秩序
二、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多极化是当今国际形势一个突出特点
2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我国的应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才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三、 外交政策
1. 含义: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决定因素: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2、我国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决定因素: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
主要内容:
①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纪的和平与发展。(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②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③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平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篇2:高一政治第九课知识点
框题一
(1)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2)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3)要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因为二战后,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4)当今世界影响和平的主要不安宁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宗教矛盾;边界、领土争端。
(5)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6)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7)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关注经济可持续发展。
(8)当今世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南北发展不平衡;根源则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9)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0)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四个保障"。就是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保障各国享有 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框题二:
(1)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2)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大国关系经历重大而深刻的调整。
(3)如何认识世界各种力量:美国极力维护其惟一超级大国地位;日本、德国努力跻身政治大国行列;中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力军。
(4)21世纪相当长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
(5)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6)中国为什么要增强综合国力?如何增强综合国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大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国家实力,这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当前我们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框题三:
(1)外交政策的含义。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的及采取的策略,
(2)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国家性质、国家利益。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的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5)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及其含义。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 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6)我过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7)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外交新篇章)
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原则:“另起炉灶”就是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取消一切不平等的条约,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一边倒”就是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国家一边。
(8)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随着在国际舞台上肩负的责任日益重要,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篇3:高一政治第九课知识点
第九课征税和纳税
1、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的主体:国家税收的特点:无偿取得
税收的目的:实现国家职能税收的内容:货币和实物
税收的手段:凭借政治权利税收的地位: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的依据:税法
○2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证。
○3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五场戏有觉醒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4根据征税的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
影响最大的是税种: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增值税的基本税率是17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个人所得税包括:○1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2工资薪金所得○3稿酬所得○4利息股息红利所得○5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6偶然所得○7财产转让所得○8劳务报酬所得○9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10财产租赁所得○11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5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实惠公平的有效手段。
2、依法纳税:
○1纳税人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是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2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有之于民。
○3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国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的方法会的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交纳税款的行为。
政治模块(1)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ChenJin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