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二必修3第四单元题

高二必修3第四单元题

2025-08-10
高二必修3第四单元题

篇1:高二必修3第四单元题

点击下载: 必修三第四单元.doc

篇2:高二必修3第四单元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有学者指出:现在《美国遗产词典》将科学定义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鉴定、描述、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伽利略的方法。对该学者这种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我们今天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超越不了伽利略

B.伽利略的贡献在于开创了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C.自从有了伽利略,人类才开始进行科学研究

D.伽利略已经给科学下了精确的定义

解析 伽利略开创了用实验和历史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对后世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答案 B

2.一部网络小说中曾有这样的情节:主人公从21世纪回到了过去,正在室内与大物理学家牛顿闲谈,天色渐晚,牛顿起身拉亮了身边的台灯由此可知()

A.小说作者出现了低级错误,他并不了解历史

B.牛顿已经发明了电灯

C.主人公回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电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牛顿生活于17世纪,当时还没有电灯,电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答案 A

3.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人对近代欧洲的科学革命都卓有贡献。对他们主要成就的认识正确的是()

A.他们的理论肯定了人们用智慧了解宇宙运行的原则

B.他们的学说使巫术等迷信行为销声匿迹

C.他们的理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D.他们的研究成果带来了医学和化学的重大突破

解析 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C项指相对论和量子论;D项不正确,他们的成就主要是在天文学和物理学领域。

答案 A

4.在科学上,没有哪个理论能够得到完全的证明,当它出现时,总是有待进一步检验和审视。正是这一不断自我纠错与完善的特性,使科学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

①从亚里士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 ②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 ③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 ④从量子理论到光电效应的成功解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万有引力定律属于力学范畴,电磁感应理论属于电磁学范畴,两者在理论上没有关联,不符合自我纠错与完善,排除③。

答案 B

5.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

解析 注意时间信息19世纪,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的成就都是在19世纪或以前取得的,都有力地冲击了基督教的说教。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在20世纪初。

答案 C

6.某科学家逝世后,媒体这样评价:在我们这一时代物理学史中,他现在是,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他也许比牛顿更伟大,因为他对于科学的贡献,更加深刻地进入了人类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中。这位科学家是()

A.达尔文 B.爱迪生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

解析 物理学史中比牛顿更伟大他对于科学的贡献,更加深刻地进入了人类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中等信息表明,材料评述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答案 D

7.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该论述反映了科学()

A.改变了人类的宗教信仰 B.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C.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D.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牛顿的科学理论成为了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的基础,即科学理论对客观世界的理性探讨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

答案 C

8.下表是英国广播公司曾评出的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对此评论错误的是()

1.马克思(德国思想家)2.爱因斯坦(犹太籍科学家)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4.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5.阿奎那(意大利经院哲学家)6.霍金(英国科学家)

7.康德(德国哲学家)8.笛卡尔(法国历史家、哲学家)

9.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10.尼采(德国哲学家)

A.马克思跃居排名的榜首,主要是因为他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爱因斯坦排在第二位,是因为他提出的相对论完全否定了牛顿的力学体系

C.牛顿排在第三位,是因为他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

D.达尔文排在第四位,是因为他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进化论

解析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完全否定,B项错误。

答案 B

9.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谎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

解析 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对封建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打破了造物主造人的神话。A项出现于17世纪,C、D两项产生于20世纪。

答案 B

10.大型科教节目《传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位科学家根据一种植物的特殊结构,推断出世界上存在着一种未为人知的长相怪异的神秘昆虫,并在森林中长期守候,最终发现了这种昆虫。他的发现证实了下列哪位科学家的观点()

A.哈维 B.林奈

C.施旺 D.拉马克

解析 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肯定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并提出用进废退的原则。材料所述昆虫的长相正是适应植物特殊结构而进化的结果。

答案 D

11.《物种起源》的出版永远改变了全球的科学思想。下列对书中所反映理论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把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看做是新物种起源的首要条件

B.证明了造物主上帝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C.首次将自然科学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D.其优胜劣汰的进化论促进了一些国家的社会革命与变革

解析 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创立日心说,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将自然科学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C项错误。

答案 C

12.19世纪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和《物种起源》,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两者都()

①借鉴了前人的成果 ②是近代自然科学领域重大成就 ③对当时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 ④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A.①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④

解析 《共产党宣言》是社会学理论,不是关于自然科学的著作,排除②。

答案 A

13.下面表格是对美国一些大科学家所作调查的结果,对此认识恰当的是()

对神的信仰(年份)191419331998

个人相信(%)27.7157.0

个人不相信(%)51.46872.2

怀疑或不可知(%)20.91720.8

A.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神的存在

B.科学对许多现象依然无法解释

C.科学与宗教的斗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D.科学最终将消灭宗教神学

解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仍有相当数量的科学家坚持对神的信仰,C项的分析符合题意。

答案 C

14.马克思说,在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以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这说明()

A.纺纱工珍妮能同时纺出两根纱

B.珍妮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C.18世纪纺纱效率亟待提高

D.珍妮纺纱机不再使用人力

解析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是英国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他是第一个能同时纺出两根纱线的工人,A、B两项错误。马克思的意思是说当时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迫切要求生产力的提高。

答案 C

1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他提出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蒸汽机的推广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B.欧洲通过控制蒸汽机的使用来支配世界

C.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欧洲支配世界的力量

D.蒸汽机是欧洲支配世界的唯一手段

解析 蒸汽机的使用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侵略扩张创造了条件,从而增强了欧洲支配世界的力量。

答案 C

16.科学革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

B.内燃机汽车、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C.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D.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第三次工业革命

解析 电磁感应理论为电力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电动机、发电机的问世解决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产生了电力工业,C项符合材料含义。牛顿力学体系与蒸汽机没有直接联系,相对论也不是电子计算机的理论条件,排除A、D两项;内燃机不属于理论范畴,排除B项。

答案 C

17.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看,以下四幅图片使人类由传统经济活动过渡到近代经济活动的是()

解析 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工业革命使人类经济活动由传统农业经济过渡到近代工业经济。

答案 B

18.,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在后,将会有60%的美国人上网。,《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反映了()

A.《时代》的预言非常准确

B.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C.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

D.网络技术已十分普及

解析 据题干分析材料中出现的一些信息:个人电脑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60%的美国人上网YOU(你,指所有网民)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可以判断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对人类产生深远影响。

答案 B

19.信息技术的核心是()

A.电子技术 B.计算机与通信

C.人造卫星技术 D.互联网技术

解析 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础,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灵魂,两者构成信息技术的核心。

答案 B

20.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D.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解析 由材料可知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电子时代,都与科技革命的推动有关,可见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其中第21题20分,第22题20分)

21.奠基人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奠基原意是打下建筑物的基础,奠基人常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或事业初创过程中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关于被称为奠基人的历史人物表格。

人物图片历史地位理由

________奠基人

________奠基人

________奠基人

________奠基人

解析 本题考查近现代科学发展历程中重要人物的科学贡献,要注意对他们的成就进行概括性总结。

答案

2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广义上,我们可以说,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除了希腊光辉灿烂的理论建设高潮之外)要进步得多,但是从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科学就开始占领先地位了。确实,到了伽利略时代,可以说科学发明的技术本身被发现了,其结果就产生了现代科学的统一世界,科学为全人类所共有欧洲有许多特殊的因素必须考虑进去:欧洲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欧洲封建制度的形式,欧洲的重商主义和工业化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希腊人从苏格拉底时期以后对欧洲文化历史一贯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所有这一切以及其他类似的因素都足以充分解释那个伽利略奇迹之谜。

李约瑟《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

材料二 马克思说: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

材料三 神舟五号宇航员杨利伟及嫦娥一号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个典型例子说明公元前3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要进步得多。(4分)

(2)材料一中,李约瑟认为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欧洲的特殊因素有哪些?(9分)

(3)根据材料二,说明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的三次生产力发展的飞跃分别开辟了哪三个历史时代?(3分)

(4)高二年级某班以何当皓然青云上,万人争看傲长空为题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假设你是班会主持人,请你设计出此次班会活动讨论的中心议题。(要求:条目化)(4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了科学史的发展过程,关键在于结合材料来分析、回答。

答案 (1)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的发明。

(2)欧洲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欧洲封建制度的形式;欧洲的重商主义和工业化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欧洲独特的历史文化。

(3)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4)自主创新;科技是生产力等。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历史必修3第四单元自测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3:高二必修3第四单元题

人教版高二英语必修三第四单元同步练习题

Planetary changes which will have an influence on many are drawing near because of the poor ecological(生态的)state of the planet.Actually change has already begun through climate changes,but most humans haven't noticed this yet.Climate change has begun to influence the world already and will begin to worsen within the next few years.Around most people will begin to see that the results of climate change will be far more serious than now understood.

As the planet is under big geological(地质的)stresses,which are continuously increasing,it will in the future no longer be able to support its population.Scarcity(缺乏)of resources,over-farming,lack of clean air,not enough clean drinking water and drought are some of the issues that will all play a much greater role in the near future.

Humans have caused large ecological devastation(破坏).The lifestyles of many people are improving at a fast speed;however,this will finally result in a lack of some precious resources.When this scarcity begins to happen,people will no longer be able to have sustainable(可支撑的)lifestyles.

It'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at everyone plays a rol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life.Each person's decision can finally affect the future.These decisions,all combined,can have a very good effect on what the future will be like for humans.So the future depends on the choices we make at the present moment.

While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becoming aware(意识到的)of climate change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related to global warming,not all are fully understanding how far-reaching its effects will be.Unfortunately,most of the humans are aware that the planet isn't functioning well,but they don’t understand that this is creating a major problem for the future survival of humans.

So,every person should make the necessary changes to reduce their influence on the environment and help create a more sustainable future.

1.Which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A.The Causes of Planetary Changes

B.The Influence of Ecological Devastation

C.The Ways of Building a Sustainable Future

D.Environmental Damage and the Human Future

2.It can be known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that ________.

A.planetary changes are caused by global warming

B.climate changes will affect the life of humans soon

C.the ecological state of the earth has been destroyed

D.most people don't realize the danger of climate changes

3.What opinion does the author most probably hold?

A.Humans shouldn't try to improve their lifestyles.

B.The future we'll have depends on every one of us.

C.The ecological devastation is coming to a stop soon.

D.The future of humans can be determined ahead of time.

4.In the last paragraph the author is trying to ________.

A.encourage people to make effort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B.call on people to work hard to make their future better

C.warn people of the dangers of ecological devastation

D.tell people the right way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5.The author's attitude in writing this text is ________.

A.indifferent B.negative

C.serious D.humorous

篇4:高二必修3第四单元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9月28日晚,苏州昆曲会所正式开幕,张继青、汪世瑜、蔡正仁三位当今昆曲大师出席了昆曲会所开业并观赏了实景版的《牡丹亭》游园惊梦。现场他们以清唱的形式演唱了各自的经典曲目,成为游园惊梦昆曲会所的第一个经典雅集。 昆曲是

( )

①中华文化的集中表现

②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地方文化

③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中华传统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中国有修史的传统,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继承这一传统,有利于中华文化( )

A.薪火相传,延绵不绝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全面继承,开拓创新 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8月13日,中新社上海报道:世博园成为展示中华民俗文化的大舞台,集中展示了全国各省、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的锦绣河山、风土人情和地方成就。为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我们必须( )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使中华文化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引

④全面认识中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创新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与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的发展历程相比,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

A.具有相对稳定性 B.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源远流长,从未中断 D.具有包容性

5.下列选项中可以证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是( )

①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②地方文化各具风采

③史学典籍一脉相承

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世界前列,总的来说,具有______特点。( )

①实用性 ②理论性 ③整体性 ④尖端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7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要不断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新变化和审美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扩大文化消费。这一举措有利于( )

①突显民族精神在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③中国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

④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当前,唱红歌成为了全国很多地方最时尚的文化现象。老中青三代同唱红歌的场面,飘荡在大街小巷的歌声,电视台红歌会的超高收视率,都表达着我们内心深处对一种信念的坚守。唱红歌有利于( )

A.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B.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

C.使思想道德建设成为文化建设的灵魂

D.确保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健康发展

9.全球首部动画片《孔子》,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动漫形式,讲述孔子从一个贫贱少年成长为万世师表的励志故事,再现2500多年前孔子的成长历程以及儒家文化的形成渊源。动画片《孔子》这一创意有利于( )

①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②改造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变革

③青少年树立崇高理想,追求更高道德目标

④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的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5月4日是五四运动91周年。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下列对爱国主义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爱国主义是抽象的,是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感觉

B.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C.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D.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是不同的

11.国庆60周年天安门广场安置了56根民族团结柱,每根民族柱正面刻画一对相应民族的青年男女, 五颜六色的节日盛装歌舞相伴的情景,而背面是金色的各民族代表图案,如代表汉族的龙图案、代表回族的清真寺图案。这表明( )

①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

②民族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③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特有的,其他民族无认同感

④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是因为 ( )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②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

③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

④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9月28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公演。以磅礴气势和精美艺术将一个多世纪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创业史、奋斗史浓缩在表演中,全面展现了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崛起、在拼搏中前进的光辉历程。这一史诗的演出旨在( )

A.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展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C.使人们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多彩魅力

D.促进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14.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之所以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因为民族精神( )

①是维系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表现在( )

①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是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因素之一

③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从而推动综合国力提高

④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在汶川抗震救灾中锤炼和升华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

①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②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③是战胜各种灾害的强大物质力量 ④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我国十一五{《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国家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文化意义在于

( )

①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②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④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面对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思想道德的两难选择,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以下关于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就是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的表现

②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有助于在思想道德冲突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③不重视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避免人格上的缺陷

④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是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沈浩带领小岗村群众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自己却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1月13日,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这( )

①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

②有利于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说明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④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中国科学院院士、温州中学校友谷超豪先生荣获中国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有人用加减乘除来形容他的一生。即,加法:科学与革命都是做大事;减法:归零后向薄弱领域攻关;乘法:逻辑能力辅以浪漫情怀;除法:成就教学=桃李满天下。谷超豪先生的加减乘除人生说明了( )

A.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自我价值

B.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与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能相互促进

C.科学文化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的中心环节

D.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的灵魂

21.余秋雨说:好书是岁月和空间的凝炼,集中了智者对于人性和自然的最高感悟。阅读它们,能够使年青人摆脱平庸和狭隘,发现自己的精神依托和人生可能。这表明( )

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徳上的两难选择

B.多读书才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文化水平

C.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D.要在知识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22.全国各级公共博物馆、纪念馆中有1447家向社会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是( )

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

②国家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举措

③对某些文化产品经济价值的否定和社会价值的肯定

④把文化产业从市场中分离出来加以发展的措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3.9月10日,法制网报道甘肃临夏市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环节来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很抓未成年人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素质教育,大力开展以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和讲文明、有礼貌、讲公德、有理想的教育,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 )

①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④全面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内在统一的。下列名言能正确反映这一关系的是( )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C.忠怒待人,养德远害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5.截止 5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九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近半年的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铲除和整治了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净化了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环境,努力建立良好的网络文明风尚。工信部与公安部门的行为( )

①是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

②限制了人们对网络文化产品的自主选择

③有利于创造培养四有新人的文化环境

④有利于青少年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50分。

26.10月16日,第11届全国运动会在山东济南奥体中心体育场开幕。山东元素是呈现在本届全运会开幕式上最大的亮点。开幕式上,泰山拔地而起,黄河磅礴入海,孔子圣洁降生,这些场景以艺术化的形式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世人面前,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

雄峙天地,圣贤之光,长河入海。一山、一水、一圣人,为五千年华夏文明史书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齐鲁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在灿烂的色彩和声乐震撼中,开幕式既展现了以鲁文化为代表的内陆文化、农业文明,也表现了以齐文化为代表的海洋文化、海洋文明。

⑴结合材料分析齐鲁文化的特点。(4分)

⑵有人认为,齐鲁文化是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因而,弘扬中华文化,就是继承齐鲁文化。试评析这种观点。(9分)

27.材料一:据统计,在全球最大的300家传媒企业中,144家是美国企业,80家是欧洲企业,49家是日本企业,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了全球媒体的90%。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60%~70%, 有的占到80%以上,而在美国,外国节目仅占1%~2%。美国电影的总产量仅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到80%。

材料二: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材料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结合材料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什么现象? (4分)

(2)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分)

(3)你认为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8分)

28.创办于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节目,是一个彰显国家荣誉的人文活动。它以评选出当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以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重塑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观为目标,该节目被称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从到,8场精神盛宴让人们为之悲喜动容。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节目向观众推出的80多位人物,有来自民间的人士,有光彩耀人的明星,也有睿智学者,他们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都以不平凡的事迹感动了中国,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尊重和敬佩。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事迹对我们青年学生要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有何启示?(10分)

29.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以及网吧和各类文化娱乐场所的快速发展,农村文化生活迅速丰富发展起来。同时,农村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近年来,一些农村地区封建迷信出现大回潮,朝山进香、修坟建庙、看相算命等活动泛滥;宅大进财,路宽出官等风水观念在农村还大有市场,因此很多人为了讨个好风水就设法外迁,选新址建新房,对耕地保护带来压力;同时,含有色情、暴力、赌博、愚昧迷信及邪教色彩的落后腐朽文化和有害信息乘隙传播蔓延,严重阻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⑴材料反映了农村文化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5分)

⑵假设你是上述农村地区的一员,请从个人角度谈谈如何解决材料中农村文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6分)

参考答案

15:DADCA 610:CDACA 11---15:ACAAA

16---20:DCBCB 21---25:DAABD

26.⑴①齐鲁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齐鲁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五千年华夏文明史书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②齐鲁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2分)一山、一水、一圣人,是其独特性的典型体现;以鲁文化为代表的内陆文化、农业文明和以齐文化为代表的海洋文化、海洋文明,相互交流、借鉴,又保持各自的特色,体现出齐鲁文化的区域性特点。(2分)

⑵①齐鲁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不是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源泉。(3分)

②齐鲁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文化,既要继承包括齐鲁文化在内的优秀中华民族文化,又要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化相协调,创新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3分)

③弘扬中华文化,还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3分)

27.(1)材料一说明了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4分)

(2)①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和根本。(2分)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2分)

(3)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作用。(2分)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2分)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2分)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只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2分)

28.第一,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2分)

第二,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要结合自身实际,立足于本职工作,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分)

第三,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观,切实增强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2分)

第四,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2分)

第五,在加强自身修养过程中,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在践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过程中,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分)

29.⑴在现代文化生活中,由于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由于市场经济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由于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会寻求各种机会蔓延,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5分)

⑵①增强自身文化修养,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3分)

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要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要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办事,树立法制观念;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但要有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具有人文精神。(3分)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政治必修3第四单元质量检测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5:高二必修3第四单元题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工程,也是一个民族兴亡的关键。小编准备了高二政治必修3第四单元测试,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网络谣言也在滋生蔓延,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其危害不容小视。这启示我们()

A.文化选择要坚持多元化

B.文化发展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

C.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文化发展需要弘扬主旋律

解析:选B。材料中没有提到文化选择的多元化,A与材料没有关系;材料中没有讲文化的创新,C不符合题意;文化发展需要弘扬主旋律与材料也没有关系,D不符合题意;网络谣言的滋生蔓延告诉我们文化发展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B符合题意。

2.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表示,工信部门将配合有关部门推动网络文化工程建设,发展网络文化产业,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要提升网络文化的品位就必须()

A.重点生产经典的、传统的文化产品

B.发展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

C.发展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D.让人民群众都参与文化产品的创作

解析:选C。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A错误,C正确。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既有健康向上的,也有消极落后的, B错误。社会有分工,让人民群众都参与文化产品的创作是不可能的,D排除。

3.微电影形式简单,短小精悍,恰好在体型上契合了受众即时消费的诉求,它可以同时满足时间上、传播上的碎片化需求,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注重流行元素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B.只有主旋律文化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C.要重视微传媒的主流传播功能

D.只有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文化才更富生命力

解析:选D。微电影短小精悍,满足了受众即时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说明只有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文化才更富生命力,应选D项。A、C两项不符合题意,B项说法过于绝对。

4.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第二季,以其新颖独特的方式,迅速红遍全国。7月13日首播后,已经迅速击败各档老牌娱乐节目,抢占收视率第2名,由此可见,文艺创作应该()

①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②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

③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 ④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B。本题以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为背景材料,考查对文艺创作的要求。①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项。文艺创作应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③表述错误。

5.作为我国文化发展的主旋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因为()

①社会主义文化自身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了不同群众的文化需求 ③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紧紧领先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的力量 ④我国文化发展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原因,应选①③。②是结果,④是要求,都不符合题意。

6.中央文明委3月22日在京召开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中央文明委副主任刘奇葆强调,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抓住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服务、公共秩序这三个重点,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着力解决诚信缺失、公德失范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道德风尚。党和国家之所以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①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

②体现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

④能增强公民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D。经济和科技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故①与题意不符。②③④均正确表述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故选D。

7.当今时代,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种观念相互碰撞。面对这一阶段性特征,要实现文化自强,我们必须()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批判吸收各种落后文化与腐朽思想 ④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实现文化自强的要求,①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③表述错误,对落后文化应努力改造,对腐朽文化应坚决抵制。

8.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人乐于回归传统节日,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不过,也有一些人只是热衷于过节享受,热衷于传统节日带来的商机,却忽视或歪曲其中的文化含义。这告诉我们在文化建设中要()

①充分发挥政府的文化创造主体作用

②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宣传

③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④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D。本题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考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错误,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④错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不能割裂开来。

9.7月1日,财政部、文化部日前印发了《中央补助地方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地方三馆一站免费开放获得中央财政大力支持。地方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是()

①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

②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举措

③对某些文化产品经济价值的否定和社会价值的肯定

④把文化产业从市场中分离出来加以发展的措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本题以三馆一站免费开放为背景材料,考查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知识,①②正确,③④表述错误。

10.近年来,山东扎实推进四德工程,涌现出济南泉城义工、青岛微尘、淄博善小等一系列全国知名的爱心公益品牌,推出了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范,四德工程的开展()

①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②有利于营造扬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③有利于全面传承齐鲁文化,创造文化新辉煌 ④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开展四德工程活动的意义,①②④符合题意;③夸大了活动的意义。

11.近期在多地开展的我是公民主题活动,旨在唤醒每个人的公民意识,践行责任,拷问良知,引起了广泛反响。这一活动的开展是()

A.我国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B.加强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新形式

解析:选D。开展我是公民主题活动,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故选D项。A、B、C三项都与题意不符。

12.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这是因为()

A.思想道德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工作

B.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C.思想道德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D.思想道德建设是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政治保证

解析:选B。本题实质上是考查学生对思想道德建设地位的把握,应选B项。A、C、D三项说法错误。

9月26日,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回答13~14题。

13.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对道德模范进行表彰()

①提高了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②能传播道德正能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③能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④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对道德模范进行表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②③正确。①不符合题意,对道德模范进行表彰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是科学文化修养;④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14.习近平主席在参加颁奖典礼时指出,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的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有利于()

①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奠定共同思想基础 ②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③抵制各种落后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④抵御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的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中的物质保障和④中的抵御外来文化表述错误。

15.右图漫画《谁丢的?》启示我们()

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与法律规范相协调

B.加强文化修养能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C.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D.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解析:选D。漫画中的不文明行为,启示我们应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选D项。A、B、C三项不符合漫画寓意。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网络以其丰富的内容,便捷的方式,极大地充实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但也有人利用网络进行诽谤、敲诈勒索等不法行为。为此,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网络行为的罪与非罪、量化标准、行为手段与危害结果等进行了明确界定,解决了实践中存在的法律适用不够明确的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简要分析导致网络不法行为存在的原因。(6分)

(2)有人认为,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国家加强管理。请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12分)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网络不法行为存在的原因,可从文化市场和传媒的特点、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管、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方面分析。第(2)问为评析类题目,回答时,既要肯定该观点的合理性,又要针对该观点的不足之处加以补充。

答案:(1)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2分)②国家有关部门对文化市场的监管不力。(2分)③某些公民法律意识不强,思想道德素质低下。(2分)

(2)①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管理,两高的最新司法解释为网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3分)②国家还应该加强对网络文化发展的引导,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3分,若答出倡导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等要点,也可酌情给分)③网络运营商要增强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兼顾经济效益。(3分)④广大网民应遵纪守法,加强道德修养,提高眼力,拒绝污染。(3分)

17.材料一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为此,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涌动。最终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材料二 近年来,绵阳市在建设文化强市的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开展唱红歌,诵经典主题文化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全市人民的爱国热情,坚定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信念;抓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在全市大力开展各种争优创先文明活动,大力宣扬诚信、文明、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科博会,在展示本市科技成果和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在交流中吸取了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加大对公益事业投入力度和文化企业扶持力度,围绕宜居绵阳和教育绵阳两大主题,不断提升绵阳的知名度;开展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稿,全市掀起了一场共建美丽绵阳的热潮;联合多个部门整治网吧、KTV等娱乐场所,净化了文化环境!

(1)根据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文化体制改革的意义。(8分)

(2)结合材料二中绵阳市的做法,谈谈我们应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4分)

解析:第(1)问要求回答文化体制改革的意义,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等信息点,结合教材知识加以分析说明。第(2)问,问题指向为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可依据教材知识,结合绵阳市的做法作答,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答案:(1)①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多样化文化需求。②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从而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③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文化生产力在国民经济整体格局中的突出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④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每点2分)

(2)①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唱红歌,诵经典主题文化活动,坚定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信念。(3分)②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创建活动中,大力宣扬诚信、文明、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分)③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利用科博会,促进了文化创新。(2分)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调动了群众广泛参与。(2分)⑤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大了对公益事业投入力度和文化企业扶持力度。(2分)⑥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联合多个部门整治网吧、KTV等娱乐场所,净化了文化环境。(2分)

高二政治必修3第四单元测试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6:高二必修3第四单元题

  中心思想:

  本文是一篇介绍动物游戏的科普文章。在介绍动物游戏现象的基础上,介绍了现今世界上人们对动物游戏观象的研究成果,启示人们积极地去探求动物游戏的目的。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4段)列举动物游戏的现象。

  第二部分(5~8段)游戏类型及特征。

  一层(5段):写动物游戏的类型。

  二层(6~8段):介绍动物的特征。

  第三部分(9~15段)介绍现今世界上对动物游戏研究的几项结果。

  一层(9段)指出动物游戏行为引起研究者的兴趣。

  二层(10~14段)介绍人们对动物游戏行为的集中看法

  三层(15段)指出要解开动物游戏的秘密,还要深入研究。

  【同步练习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嬉闹(xī)坠地(zhuì)聒噪(ɡuōzào)懵懂(měnɡ)

  B.默契(qì)衔恨(xián)勾当(ɡōudānɡ)嚼舌(jiáo)

  C.汲取(jí)调剂(tiáojì)天赋(fù)长史(zhǎnɡ)

  D.陡峭(dǒuqiào)消融(rónɡ)惬意(qiè)垓心(ɡāi)

  解析:B项中“勾当”应为“ɡòudànɡ”。

  答案: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兴高彩烈缅甸嬉闹撕打B.得意洋洋汲取睚眦天赋

  C.比比皆是反馈端倪锻炼D.各执己见陡峭悬崖纷纭

  解析:A项中应为“兴高采烈”“厮打”。

  答案:A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几乎俯拾皆是。

  B.单独游戏时,动物常常兴高采烈地独自奔跑、跳跃,在原地打圈子。

  C.每当刮起大风时,成群的露脊鲸把尾鳍高高举出水面,正对着大风,以便像船帆似的,让大风推着它们,得意洋洋地“驶”向海岸。

  D.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

  解析:A项中应是“比比皆是”。“比比皆是”和“俯拾皆是”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处都是。前者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后者侧重表示容易得到。

  答案:A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动物的游戏行为,是动物行为中被认为最复杂,最难以捉摸,引起争论最多的行为。

  B.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按照动物游戏的形式,把它们分成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单独游戏、战斗游戏、操纵事物的游戏。

  C.争议的焦点,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

  D.它们像小孩坐滑梯一样一只挨着一只滑雪而下,滑到坡底后,又飞上去……它们是在表演吗?

  解析:A项中第二、三个逗号改为顿号;B项中“最基本的类型”后逗号改为冒号;C项中的问号改为句号。

  答案:D

篇7:高二必修3第四单元题

一、单项选择题: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回答12题。

A 1、思想道德建设之所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因为思想道德建设

A.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B.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D.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B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A. 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 社会公德 D. 为人民服务

A 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着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因为

A、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需要社会主义道德加以约束和规范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进行道德建设的精神动力

C、道德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宏观 调整的主要手段

D、道德活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

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回答46题。

C 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之所以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因为为人民服务

A、只是对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 B、只适合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D、是把握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键

B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表明集体主义

①同个人 主义是根本对立的 ②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③成为社会主义社会调节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 ④不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D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这就要求

①在全社会开展公民诚心道德教育 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 ③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 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切实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B 7、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这说明

A、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B、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C、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D、人们必须正视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

D 8、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 人们在告别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会遭遇生活找呢思想道德冲突,对此,我们应当

①在文化建设中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②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③在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 ④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 ①②B.②③④ C. ①③④D.②④

D 9、中华文化源远 流长,中华美德代代相传。下列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

①敬业乐群,公而忘私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B 10、下列关于我们大力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与传统美德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传统美德是传 统道德中的精华 ②今天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 ③今天倡导的基本道德是人人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④今天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C 11、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①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②应该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③应该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承接 ④应该体现我国全体公民的意志和利益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D 12、目前,我国一些大中城市中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在一些未成年人中有蔓延趋势,追求高消费成为时尚,有些已经超出了家庭支付能力。由此引起的经济纠纷,动武斗欧,甚至是犯罪事件屡有发生。解决一些未成年人中存在的上述现象,最迫切的是要加强

A.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B.公民道德教育

C.唯物主义教育 D.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C 13、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社会科学素养 B.自然科学素养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C 14、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埤: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表明

A.无才便无德 B.有才便有德

C.德与才相辅相成 D.德与才两者,才应摆在首位

B 15、在一些盗窃案件中,很多情况表明,某些地区由于贫穷,很多青少年没有上学的机会,而缺少教育又使一些青少年道德败坏,干起了偷盗之事。这说明

A.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B.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C.缺乏知识文化修养必然道德败坏 D.道德修养好的人一定知识文化修养高

B 16、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

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②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③与各种思想道德体系相包容 ④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17、某些旅行社以超低价、零团费、减少旅游点、增加购物点等方式进行服务欺诈。这表明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应该

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②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③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相承接 ④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18、海伦凯勒曾说,假如给我有视觉的一天,我将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而要做到这一点,当然是能过博物馆。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的作用,1月23日中央宣传部等单位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是

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 ②国家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举措 ③对某些文化产品经济价值的否定和社会价值的肯定 ④把文化产业从市场中分离出来加以发展的措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想承接的原则。回答19-21 题。

C 19、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与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这说明

A、道德有利于社会进步 B、道德决定市场经济的性质和方向

C、道德建设应该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D、市场经济会滋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

A 20、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这表明

A.法制和道德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B.思想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的着眼点不同

C.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缺陷与法制建设并无关系

D.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无法从思想道德建设中找到原因

A 21、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这意味着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必须

A.即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特点 B.完全继承古代文化

C.照搬世界各国思想道德建设的传统 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相承接的社会思想道德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回答22-24题。

C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内容。是因为

①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唯一标准 ②加快文化建设,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③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利用市场经济的弱点,严重腐蚀人们的灵魂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思想道德观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2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应该与社会法律规范相适应,这就要求

①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②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③使法律和道德在内容上相互衔接,相互协调 ④使法律和道德在作用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A 2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这意味着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A. 既体现时代特点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B. 要着力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

C. 把线进行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 D. 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D 25、要使广大未成年人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告诉我们

A.没有品德修养就不能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B.科学文化素质是提高道德素质的基础

C.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无止境过程

D.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B 26、4月文化部等11个部委向社会发出了倡议,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爱读书,读好书的全民阅读活动。该提倡表示,希望通过这样全民阅读活动,性爱大众读者中普及阅读理念。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人都能读到书,让读书成为没个人的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时因为

A、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必须读好书

B、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C、只要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就一定能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D、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离不开知识文化修养

C 27、重视读书的意义在于

A、读书加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B、读书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

C、读书铸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 D、读书丰富一个人的有限人生

B 28、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则国之大耻。还有 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古训。这些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②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影响到青少年的终身发展 ③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要优于知识文化修养的教育 ④要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知识文化修养的教育,提高其文化素质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B 29、热衷于扮演黑客的青少年,在一次又一次黑掉大网站时,似乎找到了寻求已久的成就感。青少年黑客几乎没有罪恶感。在他们看来,黑客活动只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智慧的表现。这说明

A.必须提高青少年的知识文化水平

B.必须在知识文化的陶冶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C.必须加强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建设

D.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D 30、大连一名大学生决定报考研究生,但家里却供不起他,于是他就逼残疾母亲刷厕所挣钱供自己上学。有关专家呼吁:让大 学生成才之前先成人。专家之所以这样呼吁,是因为

A.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必然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

B.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比加强知识文化修养更重要

C.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D.只有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

二、简析题:

某校曾就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 显示,绝大多数同学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法纪意识认为只要不违法,学不学法无所谓的占15%;在道德建设方面认为诚实就意味着吃亏的占10%;在同学关系方面认为与同龄人发生矛盾时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占20%。为此,学校准备开设道德银行。根据同学们良好道德行为表现,评估折算成道德币登记在储蓄卡上,作为品德行为纪录。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学校为什么要开设道德银行,重视学生的品德行为纪录?

答:①培育四有公民,是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②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③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 文化修养。

(2)就如何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向学校提出3条建议。

答:①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引导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②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感悟当代先进文化,使全体学生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2分)

(3)为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请谈谈你准备如何做。

答:A、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有助于自觉的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B、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应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C、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即人们通过自律、自省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三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32、陕西洛川,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一辆旅游大巴陷入了极度恐慌。挺住!加油!一句微弱却透着坚定的话,给了大家支撑下去勇气。这个声音就是当时身受重伤的导游文花枝发出的。我是导游,先救游客!由于延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医生不得不为文花枝做了左腿截肢手术。这个20岁的花季少女以血肉之躯兑现了诚实守信、服务游客的诺言。

文花枝被评为全国十大城实守信模范,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1)文花枝的言行是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目标的?

答:①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坚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文花枝以血肉之躯兑现了诚实守信、服务游客的诺言体现了这一点。(3分)

② 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文花枝的言行体现了诚信、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3分)

③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文花枝坚持以服务人民、团结互助、诚实守信为荣,其言行充分践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3分)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答:①要不断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2分)

②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识别和低制各种错误思想的能力。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4分)

③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2分)

33、材料:某看守所的管教员说,分析未成年在押人员的犯罪原因,首先是文化素养普遍较差,初中毕业的不足17%,大多数是小学毕业,还有近20%连小学都没毕业。而且他们中近40%是辍学或被学校开除、劝退人员,绝大部分初进看守所时不会写信,甚至连明信片都不会写。其次他们大都缺乏家庭温暖,被家庭遗弃的流浪儿占41%。除此之外,大部分未成年在押人员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崇尚金钱,奉行拜金主义。未成年人在押人员对金钱的崇拜程度令人吃惊,谁要是给我两万块钱,我就帮他卸掉别人一条腿,所有 的事我都扛。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文化素养普遍较低,没有接受到良好的学校、家庭教育;缺乏家庭温暖、心灵扭曲,导致是非不分、善恶难辨,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

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拥有较高的知识文化修养,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之,缺乏知识文化修养,就容易是非不分,善恶难辨,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

(2)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应该如何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答:认真学习思想道德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 高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脚踏实地、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在道德实践中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反对消极地、有害的、落后的思想道德价值观,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34、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内在地需要而且必将催生出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1)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建设和谐文化对形成良好人际关系和促进 人的心理和谐有何重要意义?(9分)

答:①文化对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3分)

②建设和谐文化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建设和谐文化,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就能够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就能够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和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处事准则,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3分)

③建设和谐文化是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的需要。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是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和谐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实现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和谐的文化源泉。通过和谐文化的熏陶和哺育,必将提高人的境界、情趣、品位,培育乐观、豁达、 宽容的精神,促进人的素质提高、精神解放和全面发展;必将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3分)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化学必修三第四单元优化检测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