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精讲

篇1: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精讲
【基础解读】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李贽离经叛道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1)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2)江南一带工商业者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3)社会吏治腐败,奸佞当道。
(4)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不愿与他们同流,形成了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2、李贽的思想主张: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二、明清时期的三大进步思想家
1、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1)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3)影响: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2)著述《天下郡国利病书》。这部书记述了山川形势、物产风俗、民生利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3)影响: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3、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思想来源:他继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并加以发展。
(2)思想主张: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他还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影响: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进步思想家思想的积极意义: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篇2: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精讲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基础解读】
一、 从“无为”到“有为”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减轻田租、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4)结果: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5)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
内: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为患,边关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其人:
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 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三、儒学成为正统
1、儒学兴起的原因:
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
2、儒学教育状况:
(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2)兴办太学,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学于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3、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篇3: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精讲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速度(矢量):
2、位移与路程:位移是表示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可用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大小为初、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方向为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路程是物体实际路线的长度,没有方向,是标量。位移大小≤路程(单向直线运动,位移大小=路程)。
3、平均速度: (与一段时间、位移过程对应),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x方向相同
平均速率: (s指这段时间内的路程),是标量;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标量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时刻或经过某位置时的速度(与某时刻、某位置对应),是矢量
4、加速度: (单位为m/s2),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的方向与速度变化( )的方向相同,与速度(v)方向可相同,也可相反。 叫速度的变化率即加速度。
5、计时器有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前者交流电压为220V,后者为低压(10V以下)的交流电压,但频率都是50Hz(每经过0.02s打一个点);使用时,要先开电源使计时器工作,后放小车或纸带。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变化(均匀增加或减小即a或 恒定)的直线运动
(1)速度公式(t秒末的瞬时速度):v=v0 +at(初速为零,则v=at)
(2)位移公式(t秒内):x=vot+at2(初速为零,则x=at2)
(3)速度与位移关系: (v、v0分别是这段位移x的末、初的速度)
(4)平均速度: 即初、末速度的平均值(仅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注意:匀加速直线运动,a用正值代入;匀减速直线运动,a用负值代入
这样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求平均速度有两个公式: = 或 ;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
推导: ,中间时刻速度:
(5)初速为零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推论:
①在1s 、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1:4:9……n2;
②在第1s 内、第 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
(6)实验中求a公式: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即
x=x2-x1=x3-x2=aT2 (a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一相邻点间的时间)
A B C D
·x1 · x2 ·x3 ·
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的瞬时速度为: ;
说明:A、B、C…间没有点,则T=0.02s;若以每5个点记为一个计数点,则T=0.1s
2、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从静止开始只在重力作用下的下落运动
(1)速度公式: (2)位移公式:
(3)速度与位移关系: (g=10m/s2,方向竖直向下)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v-t图):是一条倾斜直线(图1)
4、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v-t图):平行与t轴的直线(图2)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x-t或s-t图):是一条倾斜直线(图3)
(直线倾斜程度即斜率反映速度的大小)
有了上文梳理的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相信大家对考试充满了信心,同时预祝大家考试取得好成绩。
篇4: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精讲
有机物的物理性质
1、状态:
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维生素、
醋酸(16.6℃以下);
气态:C4以下的烷、烯、炔烃、甲醛、一氯甲烷、新戊烷;
液态: 油状:乙酸乙酯、油酸;
粘稠状: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2、气味:
无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带有臭味);
稍有气味:乙烯;特殊气味:甲醛、乙醛、甲酸和乙酸;香味:乙醇、低级酯;
3、颜色:白色:葡萄糖、多糖 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4、密度:
比水轻:苯、液态烃、一氯代烃、乙醇、乙醛、低级酯、汽油;
比水重:溴苯、CCl4,氯仿(CHCl3).
5、挥发性:乙醇、乙醛、乙酸.
6、水溶性:
不溶:高级脂肪酸、酯、溴苯、甲烷、乙烯、苯及同系物、石油、CCl4;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与水混溶:乙醇、乙醛、甲酸、丙三醇(甘油).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1、CH:C2H2、C6H6(苯、棱晶烷、盆烯)、C8H8(立方烷、苯乙烯);
2、CH2:烯烃和环烷烃;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羧酸或酯;
如乙醛(C2H4O)与丁酸及异构体(C4H8O2)5、炔烃(或二烯烃)与三倍于其碳
原子数的苯及苯的同系物.如:丙炔(C3H4)与丙苯(C9H12)
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
有机物:
⑴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
⑵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⑷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酚类.
⑸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
1):卤代烃(CCl4、氯仿、溴苯等);
1,m >4.分子式中H原子数大于4的气态烃都符合.
②△V = 0,m/4 = 1,m = 4.、CH4,C2H4,C3H4,C4H4.
③△V< 0,m/4< 1,m< 4.只有C2H2符合.
(4)根据含氧烃的衍生物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与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之比,可推导
有机物的可能结构
①若耗氧量与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有机物可表示为
②若耗氧量大于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时,有机物可表示为
③若耗氧量小于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时,有机物可表示为
(以上x、y、m、n均为正整数)
其他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1)CH:C2H2、C4H4(乙烯基乙炔)、C6H6(苯、棱晶烷、盆烯)、C8H8(立方烷、
苯乙烯)
2)CH2:烯烃和环烯烃
(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羧酸
或酯.如:乙醛(C2H4O)与丁酸及异构体(C4H8O2)
(5)炔烃(或二烯烃)与三倍于其碳原子数的苯及苯的同系物.如丙炔(C3H4)与丙苯(C9H12)
篇5: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精讲
易错点21对基本概念、电场的性质理解不透彻、掌握不牢
易错分析 电势具有相对意义,理论上可以任意选取零势能点,因此电势与场强是没有直接关系的;电场强度是矢量,空间同时有几个点电荷,则某点的场强由这几个点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矢量叠加;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电势能,由该点的电势与电荷的电荷量(包括电性)的乘积决定,负电荷在电势越高的点具有的电势能反而越小;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有多种运动形式,若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电势能不变.
易错点22 不熟悉电场线和等势面与电场特性的关系
易错分析 要熟练掌握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特征与电场特性的关系,特别注意:⑴电场线总是垂直于等势面;⑵电场线总是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同时,对 的应用,一定要清楚:⑴在匀强电场中,可以用此公式来进行定量计算,其中d是沿场强方向两点间距离;⑵在非匀强电场中,该式不能用于计算,但可以用微元法判断比较两点间电势差.
易错点23 匀强电场中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不明确
易错分析 在由电荷电势能变化和电场力做功判断电场中电势、电势差和场强方向的问题中,先由电势能的变化和电场力做功判断电荷移动的各点间的电势差,再由电势差的比较判断各点电势高低,从而确定一个等势面,最后由电场线总是垂直于等势面确定电场线的方向.由此可见,电场力做功与电荷电势能的变化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注意计算时一定同时代入表示电荷电性和电势高低关系的“+、-”号.易错点24 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的特点掌握不准确
易错分析 带电粒子在极板间的偏转可分解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我们处理此类问题时要注意平行板间距离的变化时,若电压不变,则极板间场强发生变化,加速度发生变化,这时不能盲目地套用公式,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易错点25 对电容器的动态分析不全面
易错分析 在解电容器类问题时要注意两板带电荷量、电压、场强、板间某点的电势是如何随两板间的距离发生变化的,同时要注意电势的高低以及板是否接地.
易错点26 对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程序不熟悉,方法不熟练
易错分析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一定要严格按“局部→整体→局部”的程序进行.对局部,要判断电阻如何变化,从而判断总电阻如何变化.对整体,首先是由 判断干路电流回路随总电阻增大而减小,然后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路端电压 随总电阻增大而增大.第二个局部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规律及欧姆定律交替判断.
易错点27 伏安特性曲线的意义不明确
易错分析 要准确理解概念,不能把不同情境下的情况随意迁移到另一情境.电阻的定义式R= ,当电阻R不变时,也有R= ,但当电阻发生变化时则必须依据电阻定义式求电阻,即对应图像上某一点的电阻等于那一点的电压U与电流I的比值.
易错点28 对闭合电路输出功率最大的条件适用对象不明确、掌握不到位
易错分析 电源输出功率最大的条件是当电源或等效电源内阻一定时才成立的,因此不能将可变外电阻当作电源内阻的一部分来判断电源的输出功率是否最大,也就是说,条件外电阻 只能用于外电阻 可变电源内阻恒定时输出功率最大的判断.
易错点29 非纯电阻电路的主要特点与纯电阻电路的电功和电热计算相混淆
易错分析 在纯电阻电路中, ,同时由于欧姆定律 成立,有 ;在非纯电阻电路中, ,但由于欧姆定律 不成立, , ,电热 .综上所述, 在任何电路中都成立,因此计算时一定先要判断电路性质:是否为纯电阻电路,然后选用合适的规律进行判断或计算.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普遍适用的规律,我们在分析非纯电阻电路时还要注意从能量转化与守恒看电路各个部分的作用,从全局的角度把握一道题的解题思路.
易错点30 不清楚回旋加速器的原理
易错分析 以回旋加速器、磁流体发电机、速度选择器、质谱仪等模型为载体考查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的试题在高考中曾多次出现,要理解这些常见模型的原理.理解回旋加速器的原理需突破两点:①粒子离开磁场的动能与加速电压无关,由 知, 只取决于磁场的半径R和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以及粒子本身的质量和电荷量;②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等于交变电场的周期,由 知,要加速不同的粒子需调整B和f.
易错点30 不会处理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运动的临界问题
易错分析 解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临界问题时要注意寻找临界点、对称点,射出与否的临界点是带电粒子的圆形轨迹与边界切点;粒子进、出同一直线边界时具有对称关系:速度与直线的夹角相等但在直线两侧,顺、逆时针偏转的两段圆弧构成一个完整的圆.注意粒子在不同边界的磁场以及磁场内外运动的不同,边界有磁场与无磁场的不同.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易错知识点复习,大家一定要仔细琢磨,理解,才能取得好成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