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高考常考文言文实词

篇1:近3年高考常考文言文实词
一、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是应当熟悉的重点词,一些词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会遇到的。
1、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追究,查办 )
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结交,亲附)
3、孔子曰:“吾与点也”。(《论语·四子侍坐》)(赞同,称许)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招致)
5、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于宾客。(《魏公子列传》)(介绍,引见)
6、自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孔子世家》)(辅助,改动)
【(11全国)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赞 :辅佐】
7、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公子曰。(《魏公子列传》)(责备)
8、以是知公子恨之复反也。(《魏公子列传》)(遗憾)
9、平伐其功(《屈原列传》)(自夸,炫耀)
10、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项羽本纪》)(功勋)(逞。)
11、人穷则反本。 (《屈原列传》)(陷入困境)
12、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礼物)
13、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刺客列传》)(礼物)
14、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项脊轩志》)(古代女子出嫁)(归:出嫁)
15、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归附)(遗憾)
16、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没有依靠)(悬赏捉拿)
17、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项羽本纪》)(悬赏征求)【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购:悬赏捉拿】
18、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项羽本纪》)(交游,交往)
19、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刺客列传》)(助长,帮助)
20、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太史公自序》)(推究……本源)
21、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刺客列传》)(迎,迎击,抵抗)
22、孔子贫且贱。(《孔子世家》)(地位低下)【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2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过秦论》)(发扬,发展)(功业)
24、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进学解》)(都)(具有,占有)【率倜傥非常之人 率:全,都】
25、养其全锋而待其弊。(《留侯论》)(疲困)
26、简能而任之。(《谏太宗十思疏》)(选拔)
27、每有制作,必先以简察,然后施用。(《陈书?姚察列传》)(审阅)
28、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慰问)
29、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监督)
30、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给…看)
31、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高祖本纪》)(向…表示)
32、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指南录后序》)(解除)
33、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改变)【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夺:强迫】【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屈原列传》)(改变,更改)】【亦不能夺之矣 夺:改变。】
34、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虻》)(登上)
35、若夫乘天地之正。(《逍遥游》)(顺应)
36、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劝学》)(快速的样子)(碰撞,碰到)
37、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报任安书》)(撞,碰撞)
38、其不获实行也如故。(《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能,能够)【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39、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留,久留)
40、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秦晋殽之战》)(停留)
41、是天下之大贼也。(《论积贮疏》)(危害,祸害)
42、臣侍汤药,未尝废离。(《陈情表》)(中药汤剂)
43、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廉颇蔺相如列传》)(热水,开水)
44、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魏公子列传》)(拜访、探望)
45、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五蠹》)(称赞)【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称赞】
46、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管仲列传》)(称赞)
47、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宽容,饶恕)【成语“严惩不贷”“责无旁贷”的“贷”分别是:饶恕,推卸】【贷于人无得 借钱】
48、归来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因为)
4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因为)
50、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柳子厚墓志铭》)(因他人获罪而受牵连。判……罪)
51、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犯……罪)
52、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魏公子列传》)(问候,慰问)
53、蒯聩玄孙卬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太史公自序》)(攻占,巡行)
54、二世使使者斩以徇。(《高祖本纪》)(示众)【斩以徇师 徇:示众 】
55、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小路→从小路)
56、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离间)
57、侯生乃屏人间语。(《魏公子列传》)(私密,私下)
58、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氓》)(差错)【进之布指算,不爽 爽:差错】【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 爽:差错】
59、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孔雀东南飞》)(女子出嫁)
60、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报:回复)
61、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刺客列传》(打开,展开))
62、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聊斋志异·促织》)(打开,开启)
63、“使者至,发书, 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史记·李斯列传》(拆开诏书或书信)
64、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高祖本纪》)(谢罪,道歉)【及觉,痛咎谢 谢罪】
65、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劝告)
二、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虽然在以往的高考中出现不是很多,但经常出现在文言文阅读中,属次重点词。
1、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孔雀东南飞》)(却:回头)
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陈情表》)(薄:迫近)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鄙:见识浅陋)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鄙:边邑→当作边邑)
5、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始得西山宴游记》)(披:拨开,分开)
6、 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本纪》)(身:身孕)
7、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刺客列传》)(趋:小步快走)【道济趋下阶 趋:快走】
8、思厥先祖父。(《六国论》)(厥:他们的)
9、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谏太宗十四疏》)(当:主持,掌握)
10、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李将军列传》)(当:判决)
11、质明,避哨竹林中。(《指南录后序》)(质:正)
12、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质:抵押,即人质)【常以木枕布衾质钱 抵押】
13、陶靖节躬丁晋乱 。(《奇零草序》)(丁:遭逢)【丁忧:遭逢(父母之丧)居丧。以太夫人忧去官:服丧,居丧。】
14、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庭,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引:延请)
15、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引:掉转)
16、漕从山东西,岁百余万石,更砥柱之限。(《河渠书》)(更:经历,经过)【今更五闰矣,未能成书 更:经过】
17、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逍遥游》)(果:吃饱,充实)
18、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视:比,比较)
19、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国:国都,都城)【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齐人有一妻一妾者》)(国都)】
2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私:偏爱)
21、孔子自周反于鲁,弟稍益进焉。(《孔子世家》)(稍:逐渐)
22、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列传》)(迁:贬谪,放逐,流放)
2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狱:诉讼案件)【吏明知狱有枉 (案件)】
24、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庭:院子里)
25、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项羽本纪》)(绐:欺骗)
26、东道少回远。(《李将军列传》)(少:稍微,略)
27、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太史公自序》)(绍:继承)【远绍绝学,流风未远 绍:继承】
28、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孔雀东南飞》)(床:坐具)
29、邓愈镇江西,数延见 (延:延请,邀请)
30、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介子推不言禄》)(文:掩饰)
篇2:近3年高考常考文言文实词
一年一度的高考牵动着千家万户,它是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关键时刻,是千千万万莘莘学子十多年寒窗苦读生涯最后的收获季节。以下为广大考生分享一篇高考常考文言文实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哀爱安按案 拔白败拜报 暴备被倍悲 北背奔本彼 逼辟蔽毕便 遍表并伯薄
泊博步裁苍 操草策曾差 尝长超朝陈 称诚驰冲出 除处传垂辞 次刺促错达
殆怠旦独笃 度断夺发法 反放非分奉 服伏复盖苟 鼓固寡国过 恨厚患或疾
即既将解结 矜竟景就绝 堪克困怜弥 靡莫逆能内 迫期奇迁劝 却如若色稍
审甚盛识适 是书数疏率 私速遂涕图 徒王望微闻 恶悉系相谢 幸延阳要宜
狱再造振直 志治置族左
篇3:近3年高考常考文言文实词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误:喜欢 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误:按照 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误:拜见 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误:报告 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 误:轻视 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误:城墙 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 误:免除 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 误:依次 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误:完毕 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误:高兴 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误:安置 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误:借给 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误:捉拿 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误:恩德 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误:上去 正:当即
译文:陛下(如果)当即杀掉他,(就)不是我的职权管得了的。
17.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 误:典籍 正:主管
译文:贾黄中先后两次主管贡部,多次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
18.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 误:标点 正:删改
译文:弥衡挥笔就写,一气呵成,一个字没有删改。
19.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误:许多 正:称赞
译文:许多人都称赞他的品行,接连几次征召他,他都没有答应。
20.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 误:夺取 正:强行改变
译文:太祖了解他的志向,允许他而没有加以强行改变。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考常考文言文实词,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4:近3年高考常考文言文实词
最新高考常考文言文实词
1.爱
①隐藏: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②爱惜,吝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③爱慕,欣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④顾惜: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2.安
①养生、奉养: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②安心:然后得一夕安寝。
③怎么,哪里:君安与项羽有故
④哪里:沛公安在
3.按:
①追查,追究:按诛五人,曰,颜佩伟杨念如---
②巡视: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
4.被
①表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②遭受: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③通披,穿: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④通披,散开: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⑥覆盖: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5.倍
①通背,背叛,违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②越发、更加:每逢佳节倍思亲
6.本
①草本的根或茎干: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
②根本、基础:盖亦反其本矣
③本来,原来:此之谓失其本心
④推究,考察:抑本其成败之迹
7.俾
①.使,让:我思故人,俾无忧兮
8.比
①并列: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勾结:朋党比周以弊主
③及,等到:比至当阳,众十万
9.必
①倘若:必能行大道,何用在深山
10.币
①礼品: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11.辟
①征召: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②.回避:辟兄离母,处于於陵
③君主复辟:皇王维辟
12.壁
①军营: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②驻扎:项王军壁垓下
13.鄙
①边界,边疆: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浅陋: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目光短浅,鄙陋: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14.兵
①兵器,军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②士兵,军队: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③策略,战略: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④用兵器杀人:左右欲兵之。
15.病
①困苦,困乏: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②毛病、缺点,损害
③担心,忧虑: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
④责备、羞辱: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16.薄:
①.轻视:不薄今人爱古人
②迫近: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③混杂:与饮食之气相薄
17.察
①仔细看,观察: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②弄清楚,了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推荐: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④精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友)。(《礼记》精明)
18.逋
①逃亡:内外咸怨,离散逋逃
②拖欠:三年以前,逋更赋未入者,皆勿收
③懈怠:责臣逋慢
19.差
①大致还可以:吴公差强人意
②病愈:因病危甚,服医朱严药遂差
20.陈
①战阵:勿击堂堂之阵
②布阵:阵而待敌
21.齿
①年龄:犬马之齿七十六
②看重,重视。君子不齿
22.饬
①整顿,整治:戎马既饬
②告诫,命令:又饬众官各甚其职
③谨慎:程元凤矜持有余而乏风节
23.次
.①临时驻扎:师退,次于昭陵
24.刺
①名帖:通刺倪宽
25..朝
①朝见,朝拜: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②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
③朝代:两朝开济老臣心
④对、向:坐南朝北
26..曾
①曾经: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②竟然: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③通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27.存
①思念: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②看望,问候: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28.错
①磨刀石: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②同措措施,规矩:偭规矩而改错
29..乘chng
①趁着,凭借: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②顺便:聊乘化以归尽。
③登上: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31..诚
①真心真意:帝感其诚
②实在,的确: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③果真,如果: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32.除
①台阶:从至雍械阳宫,扶辇下除
②清除,去掉为汉家除残去秽
③整修,修理: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④拜官授职:除臣洗马
33..辞
①言词,言语: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②托辞、借口:动以朝廷为辞
③推辞: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④讲究,计较:大礼不辞小让。
⑤辞谢、婉言道歉: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⑥命令:近者奉辞伐罪
34.从
①使跟随,随从: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②听从,顺从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③由,自:从此道至吾军
④参与:弟走从军阿姨死。
⑤次于最亲的亲属: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
35.待
①依靠:国待农战而安
36.贷
①借入,借出:家贫,假贷无所得
②饶恕,宽恕:视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
③推卸责任:责无旁贷
37.逮:
①及,等到: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②比得上,达到:魏武侯某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38.党
①袒护: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39..殆
①危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近于,几乎: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③大概,恐怕: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石钟山记》大概,恐怕)
④全,都: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40.当
①对着,面对:木兰当户织。
②抵,相抵:汉留之以相当
③应当:应该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④判处,判罪:当高罪死。(判处,判罪。意为判赵高死罪)
⑤主管,掌管: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
41.道
①取道: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②道理,规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主张,思想,学说:于是废先王之道。
④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⑤说,谈论: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⑥通导、引导:道之以政
42.得
①心得,收获: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②能够: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③应该:吾得兄事之。
④通德,感恩: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⑤得无教我虫所耶(《促织》得无:莫非,岂不是)
⑥对、合适:此言得之
43.的
①目标,靶心:人主之听言也,不以功用为的
44.典
①主管,主持:专典机密
45.殿
①等级:丞相御史课(考核)殿最以闻(向皇帝报告0
46.吊
①慰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47.豆
①器皿: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48.独
①难道: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②仅仅,只:独亮自以为死灰有时复燃者
49.杜
①杜绝,堵塞:而又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50.短
①陷害,说短处: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尚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51.多
①称赞: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可多
52.夺
①强行改变:舅夺母志
53.而
①你的:而翁归,自与而复算耳
②.如果: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54.度
①推测,估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②限度,法度:内立法度,务耕织
③常态: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④谱曲: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⑤考虑: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55.非
①责怪,非难: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②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赋》除非,除了)
56.发
打开,发掘: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57.伐
①自夸,夸耀:平子伐其功
②功劳,功业: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58.封
①边界:又欲肆其西封
59.复
①免除赋税:沛幸得复,丰未得复
②回答:王辞而不复。
60.负
①担负,承担: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②依仗,凭借:秦贪,负其强
③对不起,辜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④违背,背弃: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61.盖
①隐蔽,掩盖:英才盖世
②压倒,胜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陈图
③大概,大约: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④表示原因: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⑤通盍,何不:盖亦反其本矣
62.干
①盾牌:能止干戈以卫社稷
②.冒犯,冲犯: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不敢犯法干法官也
③冲,冲击:哭声直上干云霄
④请托,求取: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
⑤河岸:置之河之干兮
63.格
①推究,研究:致知在格物
64.更
①经过,经历: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
②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③更换,改变:贤者更发
65.故
①衰老:暮去朝来颜色故
②老朋友,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
③故意,特意:故遣将守关者
④原来,本来:此物故非西产。
⑤故事:旧事,前列: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66.购
①悬赏:秦王购之千金,邑万家
67.固
①坚持,坚决:固请,召有司案图。
②顽固,固执: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③本来,原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④固然,诚然: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⑤巩固、安定: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⑥坚守、安守: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68.顾
①回头看;回头:赢得仓皇北顾
②探问,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③顾惜,顾念: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
④但是,只是: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⑤反而,难道: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69.国
①国都,京城: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70.过
①责备: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②拜访,慰问:今公子故过之。
③到,到来:一日,大母过余曰。
71.归
①女子出嫁:后五年,吾妻来归
②归依,归服:而皆背晋归梁
③称许,赞许: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72.何
①什么,哪里:却看妻子愁何在
②怎么,为什么: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③多么:水何澹澹,山岛竦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