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生物暑假作业答案

篇1:高一下生物暑假作业答案
【篇一】
练习一:
1.A。豌豆自然条件下闭花自花授粉,杂交实验中对于母本必须开花前人工去雄、套袋、授粉和再套袋
2.D。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为:观察-问题-假设-实验-结论。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观察-问题-假设-演绎-实验-结论。
3.C。由于纯合子自交能稳定遗传,杂合子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比率提高,杂合子比率下降。而豌豆自然条件下闭花自花授粉,即自交。
4.B孟德尔分离定律实质是等位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所以发生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由于是等位基因分离,所以应该在杂合体中。
5.D
6.D
7.D
8.C。
测定某个个体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的方法有两种:(1)测交法,(2)自交法。由于本题的对象是动物,所以只能用测交法。
9.(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
(2)aaBB、AAbb
(3)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红色:沙色:白色=9:6:1
(4)Aabb)2/3
练习二:
1.C。该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不可能是AB,.卵细胞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2.C.根据染色体的行为(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细胞中央)和有无同源染色体(无)确定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
3.A.有一对等位基因可形成两种配子,图中细胞有两对等位基因且独立遗传,所以可产生四种配子,其中一个为卵细胞
4.B。
同源染色体有三大特点(1)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2)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3)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其中第一点是本质因素
5.C
6.B
7.(1)减数分裂1:2
(2)精细胞、第二极体
(3)极体和卵细胞
【篇二】1.A。伴性遗传是由于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而根本原因是由于X和Y染色体有部分不同源,特别是Y染色体决定男性,所以当决定性状的基因位性染色体不同源区时,则在不同性别会有不同表现。
2.B。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的特点是:显性男性的母亲和女儿总是显性;X染色体上的隐形遗传的特点是:隐性女性的父亲和女儿总是隐性。所以题中的雌果蝇应为隐性,雄果蝇为显性。3.C关于遗传图谱题的解题步骤:(1)判断显隐性.(2)确定是否为伴X的显隐性,伴X染色体的显隐性特点同上。
4.C
5.C
6.C。由于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男性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于母亲。
7.(1)乙常隐
(2)AaXBXbAAXbY或AaXbYAAXBXb
(3)0不能,因为后代男女都可能患乙病
(4)Ⅰ2和Ⅰ3
篇2:高一下生物暑假作业答案
1.A 。豌豆自然条件下闭花自花授粉,杂交实验中对于母本必须开花前人工去雄、套袋、授粉和再套袋2.D。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为:观察-问题-假设-实验-结论。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观察-问题-假设-演绎-实验-结论。 3.C。由于纯合子自交能稳定遗传,杂合子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比率提高,杂合子比率下降。而豌豆自然条件下闭花自花授粉,即自交。 4.B孟德尔分离定律实质是等位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所以发生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由于是等位基因分离,所以应该在杂合体中。 5.D 6.D 7.D 8.C。测定某个个体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的方法有两种:(1)测交法,(2)自交法。由于本题的对象是动物,所以只能用测交法。
9.(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 (2)aaBB、AAbb
(3)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红色:沙色:白色=9 :6 :1 (4)Aabb) 2/3
练习二:1.C。该细胞 中无同源染色体 ,不可能是AB,.卵细胞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2.C.根据染色体的行为(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细胞中央)和有无同源染色体(无)确定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 3.A.有一对等位基因可形成两种配子,图中细胞有两对等位基因且独立遗传,所以可产生四种配子,其中一个为卵细胞 4.B。同源染色体有三大特点(1)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2)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3)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其中第一点是本质因素
5.C 6.B
7. (1)减数分裂 1:2 (2)精细胞、 第二极体
(3)极体和卵细胞 (4)3,6
练习三:1.A 。伴性遗传是由于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而根本原因是由于X和Y染色体有部分不同源,特别是Y染色体决定男性,所以当决定性状的基因位性染色体不同源区时,则在不同性别会有不同表现。2.B。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的特点是:显性男性的母亲和女儿总是显性;X染色体上的隐形遗传的特点是:隐性女性的父亲和女儿总是隐性。所以题中的雌果蝇应为隐性,雄果蝇为显性。 3.C 关于遗传图谱题的解题步骤:(1)判断显隐性.(2)确定是否为伴X的显隐性,伴X染色体的显隐性特点同上。4.C 5.C 6.C 。由于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男性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于母亲。
7. (1)乙 常 隐 (2)AaXBXb AAXbY或AaXbY AAXBXb
(3)0 不能,因为后代男女都可能患乙病 (4)Ⅰ2和Ⅰ3
练习四:1.D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所以每个核糖上连有2个碱基,每个碱基上连有2个核糖。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且A一定与T配对,C一定与G配对,所以DNA中有A=T,C=G。2.D。②的“O”内符号的含义是DNA中的碱基。③的“O”内符号的含义是DNA中的核苷酸。①中符号含义是ATP中的腺苷,④中符号含义是RNA中的碱基。 3.D。DNA双链上相对应的碱基以氢键连接,单链上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和磷酸二酯键联系起来,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4.C 。复制4次,产生16个DNA分子。其中含15N的为2个,所以A、B、D正确。根据含C60个,可以推出原DNA中有G60个,A=T=40。复制需要的A为14*40=560 5.C 6.C
8.(1)14N 15N (2) (重中)
(3)0∶2∶6 2∶16(或1∶8) (4) 1 50%
练习五:1.D。据图可知①过程是花药离体培养,植株A应为单倍体,因此基因型只含有等位基因中的一个。②过程为诱导加倍,常用试剂为秋水仙素,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所以作用时期在有丝分裂前期 3.A此题考查几种育种方法的过程及特点。其中①-③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①-⑤-⑥为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⑦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④为基因工程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另:所有变异都是不定向的,但基因工程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4.D 。由图可知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图1是由于染色体部分增添或缺失,图2是由于非同源染色体的互换,所以两者都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5. (1)复制 转录 (2)CAT GUA (3)常 隐 (4)Bb 1/8 BB (5)基因突变 可遗传变异 低频性 多害少利性
练习六:1.C。杂交育种的优点是可以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品种上,而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是可以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2.B。自然选择的作用是定向改变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比率,从而定向改变种群中各种性状的比率。3.D。根据现代进化理论:变异提供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4.B 5.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长时间的地理隔离可导致生殖隔离 6.C 7.D 8.B 9.C。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很多,如变异、选择等。但交配方式一般不会改变基因频率,只会影响基因型频率。由于纯合子自交能稳定遗传,杂合子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比率提高,杂合子比率下降。 10.A 11.C。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 12.B 13.D
14. (1)Ⅱ1(2)雌性不抗病和雄性抗病雌性为抗病,雄性为不抗病雌雄株均表现为抗病 (3)EEXgYg、eeXGXG或EEXgXg、eeXGYG
15. (1)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2)没有 因为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3)种群 自然选择 突变、选择和隔离 分子
练习七:1.C 。解析:一个DNA分子复制3次,得到8个DNA,即16条链,标记的共有2条,2/16=1/82.B。减数分裂的本质表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即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联会、四分体和同源染色体分离等。 3.D 4.B 5.B。解析:根据题意,此核苷酸中含有T而无U,可知一定不是RNA,排除C和D,又知此核苷酸中A不等于T,知不是双链DNA。6.B。性染色体决定生物的性别,对于XY型生物:雌性个体是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雄性个体是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XY)。 7.B 8.B 9.D 10.D 11.C。解析:该DNA分子A:T:G:C=2:2:3:3,故A的数目为400个该DNA分子复制一次,则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2-1)*400=400个。12.B。解析:汽水是碳酸饮料,含有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13.C14.A 15.B 16.B。解析:种群是一个物种,而鱼的种类比较多17.B 。解析: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18.B
19.(1)iiYY、iiYy7种 (2)①IIYY和iiyy
② PIIYY×iiyy
白茧白茧
↓自交
F1 IiYy
白茧
↓
F2 9I_Y_∶3I_yy∶3iiY_∶1iiyy
白茧 白茧 黄茧 白茧
20.(1)是什么导致鸡产生了肉瘤?(2)病毒致癌观点 (3)为病毒是致癌因子的研究提供证据 (4)①选实验材料(如:生理状况相近且正常的小鼠)并分组 ②用工作中的手机靠近小鼠处理实验组动物,同时设立对照组实验动物 ③两组动物的生理状况(是否出现肿瘤) ④结果与结论:如实验组动物出现肿瘤,说明该手机辐射可能致癌,否则,不会致癌。
篇3:高一下生物暑假作业答案
【篇一】
1.如图是由3个圆构成的类别关系,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Ⅰ染色体、ⅡDNA、Ⅲ基因
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Ⅰ蛋白质、Ⅱ酶、Ⅲ激素
答案C
解析固醇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符合这种类别关系图。
2.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体内具有遗传功能的大分子化合物
B.细胞内生命物质的主要成分之一
C.由含氮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D.由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答案C
解析核酸中的五碳糖不一定是脱氧核糖。如果是DNA,由含氮碱基、脱氧核糖、磷酸组成;如果是RNA,由含氮碱基、核糖、磷酸组成。
3.下列动植物糖类、脂肪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
答案A
4.组成纤维素、纤维素酶和控制纤维素酶合成的基因,它们的基本单位依次是
()
A.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
B.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
C.氨基酸、氨基酸和核苷酸
D.淀粉、蛋白质和DNA
答案B
解析多个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纤维素;纤维素酶是蛋白质,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控制酶合成的基因是DNA片段,基本单位是核苷酸。
5.下列物质中,均不含矿质元素的一组是()新$课$标$第$一$网
A.蛋白质和水B.糖类和核酸
C.糖类和水D.脂肪和ATP
答案C
解析这是对各物质的组成元素的考查。蛋白质含矿质元素N,核酸和ATP中含矿质元素N、P,因此,A、B、D项不符合题意;糖类只由C、H、O组成,水由H、O组成,因此,C符合题意。
【篇二】1.A。豌豆自然条件下闭花自花授粉,杂交实验中对于母本必须开花前人工去雄、套袋、授粉和再套袋
2.D。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为:观察-问题-假设-实验-结论。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观察-问题-假设-演绎-实验-结论。
3.C。由于纯合子自交能稳定遗传,杂合子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比率提高,杂合子比率下降。而豌豆自然条件下闭花自花授粉,即自交。
4.B孟德尔分离定律实质是等位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所以发生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由于是等位基因分离,所以应该在杂合体中。
5.D
6.D
7.D
8.C。
测定某个个体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的方法有两种:(1)测交法,(2)自交法。由于本题的对象是动物,所以只能用测交法。
9.(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
(2)aaBB、AAbb
(3)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红色:沙色:白色=9:6:1
(4)Aabb)2/3
篇4:高一下生物暑假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合成某蛋白质时,有1000个转运RNA参加,那么指导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至少有脱氧核苷酸的数目
A.1000个 B.3000个
C.6000个 D.1个
2.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须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3.人体细胞中DNA的载体是
A.染色体
B.染色体、线粒体
C.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
D.线粒体、叶绿体
4.当某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出现暂时性降低时,血糖补充的主要来源是
A.淀粉消化后的吸收
B.肌糖元水解
C.肝糖元水解
D.非糖类物质的转变
5.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当完成一次传递后,该种 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则该种药物产生的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6.在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过程中,收获三倍体种子是在
A.第一年二倍体母本上
B.第一年四倍体母本上
C.第二年三倍体母本上
D.第二年二倍体母本上
7.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关键是该实验证明了
A.P元素只能用来标记DNA
B.侵染进入细菌的只是噬菌体的DNA
C.蛋白质分子中一般含有S元素
D.细菌中具有合成噬菌体蛋白质的核糖体
8.近亲结婚会增加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主要原因在于
A.部分遗传病由隐性致病基因所控制
B.近亲结婚容易使后代产生新的致病基因
C.部分遗传病由显性致病基因所控制
D.近亲结婚的双方携带的致病基因较其他人多
9.菠菜的性别决定时期是
A.卵细胞形成时
B.精子形成时
C.受精卵形成时
D.胚胎形成时
10.人体内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过程的是
①DNA复制 ②转录 ③逆转录 ④RNA复制 ⑤翻译 ⑥tRNA携带氨基酸
A.①②③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