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二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知识点

高二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知识点

2024-12-22
高二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知识点

篇1:高二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知识点

1.高二必修二知识点(数学 语文 英语 政治 历史) 篇一

  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2.高二必修二知识点(数学 语文 英语 政治 历史) 篇二

  1、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少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不多一会儿)

  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

  4、凌: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5、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

  6、溯: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7、予怀:渺渺兮予怀(我的心)

  8、倚:倚歌而和之(循、依)

  9、方、破:方其破荆州(当;占领)

  10、下:下江陵(攻下)

  11、渚: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

  12、卒、消长:而卒莫消长也(到底;消减和增长)

  13、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

  14、狼藉:杯盘狼藉(凌乱)

  15、白:不知东方之既白(亮)

3.高二必修二知识点(数学 语文 英语 政治 历史) 篇三

  at

  如:常用词组有: at noon, at night

  表示时间的 at, in, on:表示片刻的时间,at 8 o’clock,at midnight, at the end of, at that time, at the beginning of, at the age of, at Christmas, at New Year 等。

  in 表示一段的时间

  如:in the morning, in the afternoon, in the evening, in October, in 1998, in summer, in the past, in the future 等。

  on 总是跟日子有关,on Monday, on Christmas morning, on the following, on May Day, on a warm morning 等。

4.高二必修二知识点(数学 语文 英语 政治 历史) 篇四

  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其他因素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服务态度、家庭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

  2、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⑴一般说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成正比——要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⑵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改善收入预期⑶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一般说来,二者成反比)——缩小收入差距

  3、一般说来,物价水平与人们的消费水平成反比——稳定物价

  4、消费类型:

  ⑴按产品类型分,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⑵按交易方式分,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⑶按消费目的分,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5、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6、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5.高二必修二知识点(数学 语文 英语 政治 历史) 篇五

  官营手工业(“工官”制度)

  1、“工官”制度始于夏商周,直到明朝前期为止,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主导地位。

  2、定义:从汉武帝时期起,酿酒、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有利可图的行业,都由政府垄断。由工官负责生产军用的兵器和装备,皇族的生活用品。

  3、特点:

  ⑴官办手工业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顶峰;

  ⑵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产品不流入市场;

  ⑶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

  ⑷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

  ⑸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创造性自然也受到严重束缚。

篇2:高二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知识点

1.高二知识点必修三(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政治) 篇一

  虚词

  1.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2.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4)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3.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4.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5.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2.高二知识点必修三(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政治) 篇二

  总体和样本

  ①在统计学中,把研究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②把每个研究对象叫做个体。

  ③把总体中个体的总数叫做总体容量。

  ④为了研究总体的有关性质,一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x1,x2,....,x-x研究,我们称它为样本.其中个体的个数称为样本容量。

  简单随机抽样

  也叫纯随机抽样。就是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

  机地抽取调查单位。特点是: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独立,彼此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简单随机抽样是其它各种抽样形式的基础,高三。通常只是在总体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较小和数目较少时,才采用这种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常用的方法

  ①抽签法

  ②随机数表法

  ③计算机模拟法

  ④使用统计软件直接抽取。

  在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容量设计中,主要考虑:

  ①总体变异情况;

  ②允许误差范围;

  ③概率保证程度。

  抽签法

  ①给调查对象群体中的每一个对象编号;

  ②准备抽签的工具,实施抽签;

  ③对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进行测量或调查。

3.高二知识点必修三(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政治) 篇三

  must 和 have to 的用法

  1. 表示必须、必要。( must 表示主观多一些而 have to 则表示客观多一些)

  回答 must 引出的问句时,如果是否定的回答,不能用 mustn ’ t ,而要用 needn ’ t 或 don ’ t have to 。

  2. “ must be + 表语”的结构表示推测,它的否定或疑问式用 can 代替 must 。

  3. “ must + have + 过去分词”的结构常用在肯定句中,表示对过去发生的行为的推测。它的否定或疑问式用 can 代替 must 。

  4. have to 的含义与 must 相似,两者往往可以互换使用,但 have to 有各种形式,随 have 的变化而定。 must 与 have to 有下列几点不同:

  ① must 表示的是说话人的主观看法,而have to 则往往强调客观需要。

  ② must 一般只表现在, have 则有更多的时态形式。

  ③ 二者的否定意义不大相同。

  ④ 询问对方的意愿时应用 must 。

  注意: have to 也可拼做 have got to 。

4.高二知识点必修三(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政治) 篇四

  《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优点之大成,是我国古代秀的历法。3、四大农书。

  (1)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

  (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3)元朝王祯的《农书》;

  (4)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5)特点: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部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5.高二知识点必修三(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政治) 篇五

  1、储蓄存款的含义:指个人将属于其合法的所有人民币或者外币储蓄机构,储蓄机构等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存折或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一种活动。

  2、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包括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邮政企业等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

  3、人们储蓄存款的目的各不相同,但都能获得利息。利息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收益,是银行因为使用储蓄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率水平。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在我国,存款利息收入的20%要作为税收上缴国家。

  4、储蓄存款的分类。目前,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两大类。作为投资对象,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但收益低定期储蓄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与低收益相对应,因为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的风险,以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篇3:高二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知识点

1.高二必修一知识点(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篇一

  ①名词的活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作动词,游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②动词的活用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流,动词作名词,河流)

  ③形容词的活用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善,形作名,善行)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高,形容词作名词,高处)

  故木受绳则直(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使动,使……走得快)

  ④数词的活用

  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2.高二必修一知识点(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篇二

  不等式

  对于含有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的讨论

  (1)二次项系数:如果二次项系数含有字母,要分二次项系数是正数、零和负数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2)不等式对应方程的根:如果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的方程的根能够通过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来,则根据这两个根的大小进行分类讨论,这时,两个根的大小关系就是分类标准,如果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的方程根不能通过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来,则根据方程的判别式进行分类讨论。

  通过不等式练习题能够帮助你更加熟练的运用不等式的知识点,例如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这种技巧以及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九种技巧这样的解题思路需要再做题的过程中总结出来。

3.高二必修一知识点(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篇三

  1.一般现在时:

  一般现在时大多用动词原形来表示。Behave在人称和数上应按自己的变化规则与主语保持一致。其他动词若其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则应按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变化规律变化。

  (1)表示主语现在所处的状态及所具备的特征、性格、能力等。 Eg:They are both tired and hungry.

  (2)表示习惯性的,反复出现的动作与状态。

  常用时间状语:always often sometimes now and then every day

  (3)表示客观事实或普遍真理。

  Eg: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

  (4)在时间状语从句和条件状语从句表示将来的动作。

  Eg:If it doesn’t rain tomorrow,we will go climbing.

  (5)表示按规定预计要发生的动作,只限于go,come,leave,start,stay,return,begin等。

  (6)在某些以have,there开头的`句子中,用动词go,come的一般现在时表示正在发生的动作。

  Eg:Here comes the bus!

  2.现在进行时:

  (1)表示说话时正在进行的动作;

  (2)表示即将发生的或按计划安排好的动作,多限于go,come,start,leave,return,arrive,stay,fly等表示运动方向的动词,句中往往有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

  (3)少数动词如go,come,leave,arrive,return,begin,do,die,lose等现在进行时可以表示预计即将发生的动作;

  (4)表示反复发生的动作。

  3.以-ing和-ed结尾的形容词:

  以-ed结尾的形容词用来描述人的精神状态或人对事物的态度或感受;以-ing结尾的形容词有“令人......的”意思,常用来指物。

4.高二必修一知识点(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篇四

  公司的经营

  1、企业:

  ①含义: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②地位: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③分类:按所有制标准划分,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

  ④组织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公司:

  ①含义: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②形式:特殊形式(国有独资公司)和基本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③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监督机构(监事会)——进行监督。

  ④公司制的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管理结构。

5.高二必修一知识点(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篇五

  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发展历程:

  (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六千多年前,“图画文字”出现。

  (2)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3)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2、书法艺术的形成:

  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3、代表人物及特点:

  (1)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钟繇、王羲之贡献。

  (2)唐代楷书步人盛世,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各具特点,分别被称为欧体、颜体和柳体,成为后人学习、临摹的范式。

  (3)魏晋以来,草书盛行不衰,名家辈出。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等,都是草书大家。

  (4)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睢⒚鞒恼髅鞯热说男惺椋幢甘苁廊讼舶

篇4:高二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知识点

1.高二上册期末知识点(语文) 篇一

  1、率: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2、以: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

  3、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为)

  4、固:固不在战矣(当然)

  5、举:举以予人(拿)

  6、然则: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既然如此,那么)

  7、判: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确定,断定)

  8、固:至于*,理固宜然(本来)

  9、得:此言得之(对)

  10、迁:终继五国迁灭(改变)

  11、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12、既: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已经)

  13、以、为、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用,作为,招致)

  14、再: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15、洎、以:洎牧以谗诛(及,等到;因为)

2.高二上册期末知识点(语文) 篇二

  1、虑雍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4、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

  5、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6、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7、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归有光《项脊轩志》)

  8、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9、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

  1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2、宁溘死以_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

  1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14、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1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16、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

  17、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18、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孔雀东南飞》)

  19、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20、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3.高二上册期末知识点(语文) 篇三

  1.而

  (1)连词,表转折。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连词,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3)连词,表承接。正襟危坐而问客

  (4)连词,表并列。侣鱼虾而友麋鹿

  2.之

  (1)助词,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哀吾生之须臾

  (2)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凌万顷之茫然

  (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苟非吾之所有/吾与子之所共适

  (4)代词,它、它们。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3.于

  (1)介词,在。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徘徊于斗牛之间

  渔樵于江渚之上

  托遗响于悲风

  于是饮酒乐甚

  (2)介词,从。月出于东山之上

  (3)介词,被。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乎

  (1)语气词,表示疑问。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而又何羡乎

  (2)介词,在。相与枕藉乎舟中

  (3)形容词词尾。郁乎苍苍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4.高二上册期末知识点(语文) 篇四

  一词多义

  1、长: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②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2、善: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②谣诼(zhuó)谓余以善*(擅长)

  3、以为:

  ①制芰(jì)荷以为衣兮(用……做)

  ②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4、修:

  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美好)

  ②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③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

  5、虽:

  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惟,只是)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5.高二上册期末知识点(数学) 篇五

  复合函数定义域

  若函数y=f(u)的定义域是B,u=g(x)的定义域是A,则复合函数y=f[g(x)]的定义域是D={x|x∈A,且g(x)∈B}综合考虑各部分的x的取值范围,取他们的交集。

  求函数的定义域主要应考虑以下几点:

  ⑴当为整式或奇次根式时,R的值域;

  ⑵当为偶次根式时,被开方数不小于0(即≥0);

  ⑶当为分式时,分母不为0;当分母是偶次根式时,被开方数大于0;

  ⑷当为指数式时,对零指数幂或负整数指数幂,底不为0。

  ⑸当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它的定义域应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值组成的集合,即求各部分定义域集合的交集。

  ⑹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上自变量的取值集合的并集。

  ⑺由实际问题建立的函数,除了要考虑使解析式有意义外,还要考虑实际意义对自变量的要求

  ⑻对于含参数字母的函数,求定义域时一般要对字母的取值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并要注意函数的定义域为非空集合。

  ⑼对数函数的真数必须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

  ⑽三角函数中的切割函数要注意对角变量的限制。

  复合函数常见题型

  (ⅰ)已知f(x)定义域为A,求f[g(x)]的定义域:实质是已知g(x)的范围为A,以此求出x的范围。

  (ⅱ)已知f[g(x)]定义域为B,求f(x)的定义域:实质是已知x的范围为B,以此求出g(x)的范围。

  (ⅲ)已知f[g(x)]定义域为C,求f[h(x)]的定义域:实质是已知x的范围为C,以此先求出g(x)的范围(即f(x)的定义域);然后将其作为h(x)的范围,以此再求出x的范围。

6.高二上册期末知识点(英语) 篇六

  Ⅰ、状语从句中的省略用法

  以if从句为代表的状语从句中的特殊省略用法:通常省略了it is,that is,there is/are。

  Ⅱ、定语从句中的省略用法

  关系词的省略 关系代词that,which,whom等在限制性定语从句中充当宾语且不位于介词之后时,可以省略;in which或that在先行词way后作方式状语从句时可省略。

  Ⅲ、虚拟语气中if及should的省略

  1、 当条件状语从句中有were,had,should等时省略if,把它们提至句首,形成倒装句。

  2、 Suggest,insist,order,require等表示建议、要求、命令的动词后接的名词性从句中,谓语动词常用“should+动词原形”,should可以省略。

  Ⅳ、不定式符号to的省略

  1、 感官动词see,hear,feel,watch等和使役动词have,make,let等后接不定式作宾语时,不定式省略to。

  2、 在特定语境中为了避免重复,当不定式再次出现时,在want,wish,hope,try,plan,like,love,hate后往往只保留to,而省略后面的动词。但不定式后有be,have时,也保留be和have。

  Ⅴ、So和not的替代性省略

  用于避免重复前面所说过的内容,替代词so/not替代肯定或否定的名词性从句。可与believe,do,expect,fear,guess,hope,say,speak,suppose,think,I’m afraid等连用

7.高二上册期末知识点(化学) 篇七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8.高二上册期末知识点(生物) 篇八

  1、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2、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

  3、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类有机物。

  4、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9.高二上册期末知识点(历史) 篇九

  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商代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3.东汉瓷器的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早期生产的是青瓷,后来又烧制出白瓷

  4.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我国制瓷技艺大放异彩,涌现出一批名窑。

  6.元朝景德镇窑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7.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的高速发展,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都”。明中后期又烧制出彩瓷,以五彩瓷最为有名,到了清代,还发明了珐琅瓷。

  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

10.高二上册期末知识点(政治) 篇十

  影响价格的因素

  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3、价值决定价格

  ①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情况下,商品价值量与价格成正比)

  ②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讲,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有利地位。

  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④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篇5:高二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知识点

1.高二上册期中知识点(语文) 篇一

  词类活用

  (1)动词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弯曲)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3)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4)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

  輮使之然也(“輮”这种方法)

  不能十步(跨十步,至十步)

  (5)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专一)

2.高二上册期中知识点(语文) 篇二

  词类活用:

  1、羽化而登仙:羽——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一样

  2、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歌

  3、桂棹兮兰桨:桂、兰——名作状,用桂树,用木兰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

  5、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

  6、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3.高二上册期中知识点(数学) 篇三

  极值的定义:

  (1)极大值:一般地,设函数f(x)在点x0附近有定义,如果对x0附近的所有的点,都有f(x)

  (2)极小值:一般地,设函数f(x)在x0附近有定义,如果对x0附近的所有的点,都有f(x)>f(x0),就说f(x0)是函数f(x)的一个极小值,记作y极小值=f(x0),x0是极小值点。

  极值的性质:

  (1)极值是一个局部概念,由定义知道,极值只是某个点的函数值与它附近点的函数值比较是或最小,并不意味着它在函数的整个的定义域内或最小;

  (2)函数的极值不是的,即一个函数在某区间上或定义域内极大值或极小值可以不止一个;

  (3)极大值与极小值之间无确定的大小关系,即一个函数的极大值未必大于极小值;

  (4)函数的极值点一定出现在区间的内部,区间的端点不能成为极值点,而使函数取得值、最小值的点可能在区间的内部,也可能在区间的端点。

  求函数f(x)的极值的步骤:

  (1)确定函数的定义区间,求导数f′(x);

  (2)求方程f′(x)=0的根;

  (3)用函数的导数为0的点,顺次将函数的定义区间分成若干小开区间,并列成表格,检查f′(x)在方程根左右的值的符号,如果左正右负,那么f(x)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大值;如果左负右正,那么f(x)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小值;如果左右不改变符号即都为正或都为负,则f(x)在这个根处无极值。

4.高二上册期中知识点(英语) 篇四

  paper复数:papers。paper,作名词时意思是“纸;论文;文件;报纸”,作及物动词时意思是“用纸糊;用纸包装”,作不及物动词时意思是“贴糊墙纸;发交通违章传票”,作形容词时意思是“纸做的”。

  papers基本含义

  n.纸;纸张;报纸;文件;文献;

  v.贴壁纸;

  paper的第三人称单数和复数;

  I had papers relating to the children which my wife and I had to sign.

  我有一些关于孩子的文件需要我和妻子签字。

  原型:paper

  paper基本含义

  n.纸;纸张;报纸;文件;文献;

  v.贴壁纸;

  He wrote his name down on a piece of paper for me.

  他把他的名字写在一张纸上交给我。

  第三人称单数:papers

  复数:papers

  现在分词:papering

  过去式:papered

  过去分词:papered

5.高二上册期中知识点(化学) 篇五

  1、组成元素、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酸的种类取决于R基.

  2、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20多种.

  3、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肽键的书写方式.

  有几个氨基酸就叫几肽.

  肽键的数目=失去的水=氨基酸数目-肽链条数(链状多肽)

  环状多肽肽键数=氨基酸数=失去的水

  分之质量的相对计算:蛋白质的分子量=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氨基酸数-18(氨基酸-肽链条数)

  4、蛋白质种类多样性的原因:

  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酸DNA,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每条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RNA是由碱基(A、G、C、U),磷酸,核糖组成,DNA是由碱基(A、G、C、T),磷酸和脱氧核糖组成

6.高二上册期中知识点(化学) 篇六

  1.共价键的本质及特征

  共价键的本质是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其特征是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共价键的类型

  ①按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

  ②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为极性键、非极性键。

  ③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分为σ键和π键,前者的电子云具有轴对称性,后者的电子云具有镜像对称性。

  3.键参数

  ①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②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

  ③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④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7.高二上册期中知识点(生物) 篇七

  1、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4、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5、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6、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7、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

  8、生物的遗传是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9、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在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10、减数_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条染色体移向哪极是随机的,不同源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减数_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_中。

  11、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12、遗传密码是指信使RNA上的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13、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它可以产生新性状。

  14、基因突变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生物内部因素作用下,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基因突变是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的结果。

  15、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之间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8.高二上册期中知识点(生物) 篇八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9.高二上册期中知识点(历史) 篇九

  (一)诗歌

  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风雅颂;四言为主(现实主义)。

  楚辞:战国屈原新体诗歌《离骚》(浪漫主义)

  3、汉赋:司马相如(铺成排比,文采华丽)

  4、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二)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三)元曲:元朝民族歧视,常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关汉卿《窦娥冤》

  (四)小说

  1、唐代:传奇《柳毅传》、《南柯太守传》

  2、宋代:话本

  3、明清时期兴盛原因: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

  代表作品:

  明: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___)、“三言二拍”;

  清:《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10.高二上册期中知识点(政治) 篇十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的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所遇到的困难。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

  ②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

  ③一般等价物的产生阶段;

  ④货币的产生阶段: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于是贵金属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便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仍然是一般等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