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语文/英语/数学/生物/化学知识点

语文/英语/数学/生物/化学知识点

2024-12-03
语文/英语/数学/生物/化学知识点

篇1:语文/英语/数学/生物/化学知识点

1.高一必修三知识点(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生物) 篇一

  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弃甲曳兵而走

  (2)连词,表承接:或百步而后止

  (3)连词,表转折: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4)连词,表并列: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2.其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里”:则移其民于河东

  (2)代词,作定语成分:移其粟于河内(代河东的)/无失其时(它们的)

  3.之

  (1)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结构助词,的:察邻国之政/王道之始也

  (3)衬音助词,无义:填然鼓之/树之以桑

  ⑷代词,作宾语成分:申之以孝悌之义(指代百姓)/未之有也(代前面所说的事)

  4.焉

  (1)句末语气助词:尽心焉耳矣

  (2)代词:斯天下之民至焉(指代“王”)

  5.然

  (1)指示代词,这样:河东凶亦然/然而不王者

  (2)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填然鼓之

  6.于

  (1)介词,对于:寡人之于国也

  (2)介词,表比较,比: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介词,在: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高一必修三知识点(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生物) 篇二

  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

  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

  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

  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

  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

  几何特征:

  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

  ②侧面是梯形

  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4)圆柱:

  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

  ①底面是全等的圆;

  ②母线与轴平行;

  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

  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

  ①底面是一个圆;

  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

  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几何特征:

  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

  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

  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7)球体:

  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

  ①球的截面是圆;

  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3.高一必修三知识点(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生物) 篇三

  一、一般过去将来时

  1.概念:立足于过去某一时刻,从过去看将来,常用于宾语从句中。

  2.时间状语:The next day (morning, year…),the following month(week…),etc.

  3.基本结构:主语+was/were +going to + do+其它;主语+would/should + do+其它

  4.否定形式:主语+was/were+not + going to + do; 主语+would/should + not + do.

  5.一般疑问句:was或were放于句首;would/should 提到句首。

  6.例句:He said he would go to Beijing the next day.他说他第二天要去北京。

  I asked who was going there.我问,谁要去那里。

  二、 现在进行时

  1.概念:表示现阶段或说话时正在进行的动作及行为。

  2.时间状语:Now, at this time, days, etc. look. listen

  3.基本结构:主语+be +doing +其它

  4.否定形式:主语+be +not +doing+其它

  5.一般疑问句:把be动词放于句首。

  6.例句:How are you feeling today?你今天感觉如何?

  He is doing well in his lessons.在课上他表现得很好。

4.高一必修三知识点(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生物) 篇四

  铝

  1.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因它是能与碱反应的金属。

  2.铝箔的燃烧:现象是铝箔熔化,失去光泽,但不滴落。原因是铝表面的氧化膜保护了铝,氧化铝的熔点(℃)远远高于铝(660℃)的熔点。

  3.铝、铁钝化:常温下,与浓硫酸、_发生钝化,发生化学反应(不是不反应),因生成了致密的氧化膜。但在加热条件下,则能继续反应、溶解。

  4.铝热反应:实验现象: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光芒,放出大量的热,有大量的熔化物落下来。引燃剂:镁条、氯酸钾;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

  5.离子共存:加入铝能产生氢气的溶液,说明此溶液含有大量的H+或OH-,酸溶液中不能含有NO3-、AlO2-,溶液中一旦有了NO3-,溶液就成了HNO3,它与铝将不再产生氢气;碱溶液中不能含有Al3+、NH4+,但可含有AlO2-。

5.高一必修三知识点(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生物) 篇五

  1、在胚芽鞘中:

  (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3)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

  (1)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

  (2)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

  (3)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面多,向光面少),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生长素(温特,琼脂实验):吲哚乙酸(IAA)

  3、植物激素(赤霉素,细胞_素,脱落酸,乙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4、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在植物体中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分布: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5、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茎>芽>根

  6、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7、生长素的应用:

  无籽蕃茄:花蕊期去掉雄蕊(未授粉),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柱头。

  顶端优势: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大量运输给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去除顶端优势就是去除顶芽。

  用低浓度生长素浸泡扦插的枝条下部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麦田除草是高浓度抑制杂草生长。

篇2:语文/英语/数学/生物/化学知识点

1.高一必修二知识点(语文 数学 英语 生物 化学) 篇一

  一词多义:

  ①之:

  暮春之初:的

  及其所之既倦:到、到达

  不知老之将至: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以之兴怀:代词

  向之所欣:的

  不能喻之于怀:代词,悲伤的缘由

  兴感之由:的

  夫人之相与:取独

  悟言一室之内:的

  仰观宇宙之大: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后之览者:的

  ②一:

  一觞一咏:一点,少量

  俯仰一世:数词

  悟言一室之内:一间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相同,一样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意动用法,把……看做一样

  ③致:

  家贫,无从致书一观:获得,得到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情趣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④修:

  茂林修竹:高高的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乃重修岳阳楼:修建

2.高一必修二知识点(语文 数学 英语 生物 化学) 篇二

  二面角

  (1)半平面: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这个平面分成两个部分,其中每一个部分叫做半平面。

  (2)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二面角的取值范围为[0°,180°]

  (3)二面角的棱:这一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4)二面角的面: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5)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6)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3.高一必修二知识点(语文 数学 英语 生物 化学) 篇三

  被动语态的构成

  被动语态的形式是由“助动词be+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助动词be随着主语的人称、数、时态等的不同而变化。几种常见时态的被动语态形式如下:

  1. 一般现在时 am/is/are + 过去分词

  例如:Rice is planted in the south of China.

  2. 一般过去时 was/were + 过去分词

  例如:These trees were planted the year before last.

  3. 一般将来时 will/shall + be + 过去分词

  例如:A sports meeting will be held next week in our school.

  4. 现在进行时 am/is/are + being + 过去分词

  例如:Your radio is being repaired now.

  5. 过去进行时 was/were + being + 过去分词

  When he got there, the problem was being discussed.

  6. 现在完成时 have/has + been + 过去分词

  His work has been finished.

4.高一必修二知识点(语文 数学 英语 生物 化学) 篇四

  1.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_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_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范围内,有n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2n种.

5.高一必修二知识点(语文 数学 英语 生物 化学) 篇五

  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电能(电力)火电(火力发电)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缺点:环境污染、低效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优点:清洁、高效

  2、原电池原理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电解质溶液

  闭合回路

  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7)原电池的应用:

  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

  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③设计原电池。

  ④金属的防腐。

篇3:语文/英语/数学/生物/化学知识点

1.高一必修二知识点(语文 英语 数学 生物 化学) 篇一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4)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2、被动句

  1)输来其间

  2)函谷举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

  秦人不暇自哀

  2)定语后置

  (1)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2)钉头磷磷

  (3)瓦缝参差

  (4)管弦呕哑

  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2)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3)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4)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5)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6)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4、省略句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摽掠其人

  3)可怜焦土

  4)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2.高一必修二知识点(语文 英语 数学 生物 化学) 篇二

  含go的短语

  ① go around 到处走/跑.(疾病)流传,(谣言)传开;go after 追求;go ahead 说吧,请吧,做吧;go away 离开,出去

  ② go back 走网头路,翻悔改变;go bad 变坏;go boating 去划船

  ③ go fishing 去钓鱼;go for a walk去 散步

  ④ go hiking 去徒步旅行;go home 回家

  ⑤ go in for 喜爱,从事于;go into 进入,加入

  ⑥ go mad 发疯

  ⑦ go off 离去,去世;go on 继续,进展,依据;go on doing 继续做;go out 出去,发出去,熄灭,不时兴;go over 研究,检查,搜查

  ⑧ go shopping 去商店;go skating 去滑冰;go straight along 沿着;go swimming 去游泳

  ⑨ go through 通过,经受,仔细检查;go to bed _

  ⑩ go up 上升

3.高一必修二知识点(语文 英语 数学 生物 化学) 篇三

  数列的定义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数列的项.

  (1)从数列定义可以看出,数列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如果组成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不是同一数列,例如数列1,2,3,4,5与数列5,4,3,2,1是不同的数列.

  (2)在数列的定义中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因此,在同一数列中可以出现多个相同的数字,如:-1的1次幂,2次幂,3次幂,4次幂,…构成数列:-1,1,-1,1,….

  (4)数列的项与它的项数是不同的,数列的项是指这个数列中的某一个确定的数,是一个函数值,也就是相当于f(n),而项数是指这个数在数列中的位置序号,它是自变量的值,相当于f(n)中的n.

  (5)次序对于数列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有几个相同的数,由于它们的排列次序不同,构成的数列就不是一个相同的数列,显然数列与数集有本质的区别.如:2,3,4,5,6这5个数按不同的次序排列时,就会得到不同的数列,而{2,3,4,5,6}中元素不论按怎样的次序排列都是同一个集合.

4.高一必修二知识点(语文 英语 数学 生物 化学) 篇四

  1.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

  2.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遗传现象(由于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般是男性通过女儿传给外孙);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反之,男性患者一定是其母亲传给致病基因.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大多具有世代连续性即代代都有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3)伴Y染色体遗传的特点:患者全部为男性;致病基因父传子,子传孙(限雄遗传).

5.高一必修二知识点(语文 英语 数学 生物 化学) 篇五

  一、原子半径

  同一周期(稀有气体除外),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半径递减;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递增。

  二、主要化合价

  (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正化合价递增(从+1价到+7价),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最低负化合价递增(从-4价到-1价)第一周期除外,由于金属元素一般无负化合价,故从ⅣA族开始。

  三、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四、单质及简单离子的氧化性与还原性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还原性减弱;所对应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减弱,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增强。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的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所对应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元素单质的还原性越强,金属性就越强;单质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就越强。

  五、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

  同一周期中,元素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碱性减弱);

  同一族中,元素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酸性减弱)。

  六、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与氢气化合越难。

  七、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此外还有一些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可以作为元素周期律的补充:随着从左到右价层轨道由空到满的逐渐变化,元素也由主要显金属性向主要显非金属性逐渐变化。

  随同一族元素中,由于周期越高,价电子的能量就越高,就越容易失去,因此排在下面的元素一般比上面的元素更具有金属性。元素的价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金属性就越强;价氢氧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就越强。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同一族的元素性质相近。具有同样价电子构型的原子,理论上得或失电子的趋势是相同的,这就是同一族元素性质相近的原因。以上规律不适用于稀有气体。还有一些根据元素周期律得出的结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第一电离能就越小;非金属性越强,其第一电子亲和能就越大。同一周期元素中,轨道越“空”的元素越容易失去电子,轨道越“满”的越容易得电子。周期表左边元素常表现金属性,从上至下依次增大,从左至右一次减小。周期表右边元素常表现非金属性,从上至下依次减小,从左至右一次增大。

篇4:语文/英语/数学/生物/化学知识点

1.高一必修一知识点(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生物) 篇一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

  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天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日晒)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通“至”,达到)

  (2)古今异义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参

  古义:验,检查。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参加,参考。

  疾

  古义:强。例: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

  今义:疾病,快。

  假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

  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用心

  古义:思想意识活动。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3)词类活用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故木受绳则直(直:形作动,变直)

  (4)特殊句式与固定格式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2.高一必修一知识点(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生物) 篇二

  直线与平面有几种位置关系

  直线与平面的关系有3种:直线在平面上,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平行。其中直线与平面相交,又分为直线与平面斜交和直线与平面垂直两个子类。

  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直线与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直线与平面相交和平行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α,直线L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的垂面。

  线面平行: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的垂线垂直,则这条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3.高一必修一知识点(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生物) 篇三

  present perfect and past simple。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式,现在完成时表示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现在依然有明显的影响

  发生在过去的动作但是不知道动作发生的时间或对动作发生的确切时间不感兴趣。

  现在完成时经常和下列时间状语连用:

  Before, ever, never, already, and , yet. already用于肯定句,yet用于疑问句和否定句。

  Venus and Serena have played each other before.(重要的事他们过去进行了比赛,但是何时比赛并不重要—现在完成时)

4.高一必修一知识点(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生物) 篇四

  乙烯C2H4

  1、乙烯的制法: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C2H4+3O2= 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2)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应除乙烯

  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 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5.高一必修一知识点(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生物) 篇五

  一、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二、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的运输。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除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

  三、实验

  1、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过程见课本P79)

  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高得多

  控制变量法: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定义。

  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的原则。

  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要求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实验)

  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篇5:语文/英语/数学/生物/化学知识点

1.高一必修三知识点(语文 英语 数学 生物 化学) 篇一

  虚词

  1.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2.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4)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3.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4.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5.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6.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2.高一必修三知识点(语文 英语 数学 生物 化学) 篇二

  主动形式表被动意义。

  ①当feel、look、smell、taste、sound等后面接形容词时;当cut、read、sell、wear、write等词带状语修饰语时;当动词表示“开始、结束、关、停、转、启动”等意义时。

  This kind of cloth washes easily.这种布易洗。

  These novels won’t sell well.这些小说不畅销。

  My pen writes smoothly.我的钢笔写起来很流畅。

  The door won’t lock.门锁不上。

  The fish smells good.鱼闻起来香。

  ②当break out、take place、shut off、turn off、work out等动词表示“发生、关闭、制定”等意思时。

  The plan worked out successfully.

  The lamps on the wall turn off.

  ③want, require, need后面的动名词用主动表示被动含义。

  ④be worth doing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含义。

  ⑤在“be + 形容词 + to do”中,不定式的逻辑宾语是句子的主语,用主动代被动。

  This kind of water isn’t fit to drink.

  The girl isn’t easy to get along with.

  另外:be to blame(受谴责),be to rent(出租)也用主动形式表被动。

3.高一必修三知识点(语文 英语 数学 生物 化学) 篇三

  直线方程:

  1.点斜式:y-y0=k(x-x0)

  (x0,y0)是直线所通过的已知点的坐标,k是直线的已知斜率。x是自变量,直线上任意一点的横坐标;y是因变量,直线上任意一点的纵坐标。

  2.斜截式:y=kx+b

  直线的斜截式方程:y=kx+b,其中k是直线的斜率,b是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该方程叫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简称斜截式。此斜截式类似于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3.两点式;(y-y1)/(y2-y1)=(x-x1)/(x2-x1)

  如果x1=x2,y1=y2,那么两点就重合了,相当于只有一个已知点了,这样不能确定一条直线。

  如果x1=x2,y1y2,那么此直线就是垂直于X轴的一条直线,其方程为x=x1,不能表示成上面的一般式。

  如果x1x2,但y1=y2,那么此直线就是垂直于Y轴的一条直线,其方程为y=y1,也不能表示成上面的一般式。

  4.截距式x/a+y/b=1

  对x的截距就是y=0时,x的值,对y的截距就是x=0时,y的值。x截距为a,y截距b,截距式就是:x/a+y/b=1下面由斜截式方程推导y=kx+b,-kx=b-y令x=0求出y=b,令y=0求出x=-b/k所以截距a=-b/k,b=b带入得x/a+y/b=x/(-b/k)+y/b=-kx/b+y/b=(b-y)/b+y/b=b/b=1。

  5.一般式;Ax+By+C=0

  将ax+by+c=0变换可得y=-x/b-c/b(b不为零),其中-x/b=k(斜率),c/b=‘b’(截距)。ax+by+c=0在解析几何中更常用,用方程处理起来比较方便。

4.高一必修三知识点(语文 英语 数学 生物 化学) 篇四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5.高一必修三知识点(语文 英语 数学 生物 化学) 篇五

  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2CO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CO(g)+H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篇6:语文/英语/数学/生物/化学知识点

1.高一必修二知识点笔记(语文) 篇一

  通假字

  1.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同“娶”,娶妻)

  2.箱帘六七十(“帘”同“奁”,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器具)

  3.蒲苇纫如丝(“纫”同“韧”,坚韧,柔软而又坚固)

  4.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誓”同“愆”,过失、过错)

  5.府吏见丁宁(“丁宁”同“叮咛”,嘱咐)

  6.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要”同“邀”,相约、约定)

  (附: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7.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藏”同“脏”,脏腑)

  8.奄奄黄昏后(“奄奄”同“晻晻”,暗沉沉的)

2.高一必修二知识点笔记(数学) 篇二

  棱锥

  棱锥的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棱锥的的性质:

  (1)侧棱交于一点。侧面都是三角形

  (2)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是相似的多边形。且其面积比等于截得的棱锥的高与远棱锥高的比的平方

  正棱锥

  正棱锥的定义:如果一个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内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这样的棱锥叫做正棱锥。

  正棱锥的性质:

  (1)各侧棱交于一点且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相等,它叫做正棱锥的斜高。

  (2)多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

3.高一必修二知识点笔记(英语) 篇三

  定冠词的用法

  1.表示特定的人或物

  2.表示地球、宇宙中独一无二的事物

  主要指各种天体及世界上比较有影响的物体。 The sun,the moon,the earth

  3.表示地点、方向、时间、方式等 at the corner 在拐角处

  1) 在表示季节的名词前常不用冠词。 In spring 在春天

  2) 具体某年的某个季节,需用冠词。 In the summer of the year

  3)用于序数词或形容词的级前 the first the second

  4)用于形容词前使其名词化 the rich the poor

  5)用于复数姓氏前,表示―夫妇‖或全家 The Smiths

  6)用于乐器名词前 Play the piano

  7)用于by+the+计量单位名词 By the pound

4.高一必修二知识点笔记(化学) 篇四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氧化反应CH4(g)+2O2(g)→CO2(g)+2H2O(l)

  取代反应CH4+Cl2(g)→CH3Cl+HCl

  烷烃的通式:CnH2n+2n≤4为气体、所有1-4个碳内的烃为气体,都难溶于水,比水轻

  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不同的单质

  同位素: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的原子

5.高一必修二知识点笔记(化学) 篇五

  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SiF4↑+2H2O

  SiO2+CaO===(高温)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6.高一必修二知识点笔记(化学) 篇六

  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浓)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点燃)2NaCl2Fe+3Cl2===(点燃)2FeCl3Cu+Cl2===(点燃)CuCl2

  Cl2+H2===(点燃)2HCl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7.高一必修二知识点笔记(生物) 篇七

  1.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_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_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范围内,有n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2n种.

8.高一必修二知识点笔记(生物) 篇八

  1.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

  2.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遗传现象(由于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般是男性通过女儿传给外孙);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反之,男性患者一定是其母亲传给致病基因.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大多具有世代连续性即代代都有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3)伴Y染色体遗传的特点:患者全部为男性;致病基因父传子,子传孙(限雄遗传).

9.高一必修二知识点笔记(生物) 篇九

  1.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细胞内既含DNA又含RNA和只含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由于绝大多数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4.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5.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在两条互补链中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整个DNA分子中,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

  6.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7.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_,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8.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9.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时:基因的碱基数:mRNA上的碱基数:氨基酸数=6:3:1.氨基酸的密码子是信使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不是转运RNA上的碱基.转录和翻译过程中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注意:配对时,在RNA上A对应的是U.

  10.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10.高一必修二知识点笔记(生物) 篇十

  1.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特点是: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地保存;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

  2.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骤包括:

  ①提取目的基因

  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④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3.重组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必须表现出特定的性状,才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过程.

  4.区别和理解常用的运载体和常用的受体细胞,目前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目前常用的受体细胞有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等.

  5.基因诊断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检测标本的遗传信息,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

  6.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篇7:语文/英语/数学/生物/化学知识点

1.高一必修二知识点整理(语文 数学 英语 生物 化学) 篇一

  1、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少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不多一会儿)

  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

  4、凌: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5、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

  6、溯: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7、予怀:渺渺兮予怀(我的心)

  8、倚:倚歌而和之(循、依)

  9、方、破:方其破荆州(当;占领)

  10、下:下江陵(攻下)

  11、渚: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

  12、卒、消长:而卒莫消长也(到底;消减和增长)

  13、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

  14、狼藉:杯盘狼藉(凌乱)

  15、白:不知东方之既白(亮)

2.高一必修二知识点整理(语文 数学 英语 生物 化学) 篇二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3.高一必修二知识点整理(语文 数学 英语 生物 化学) 篇三

  in the end, finally, at last

  三者均可表示“(经过周折、等待、耽误)最后,终于”之意。

  不同的是:

  finally 一般用在句中动词前面,而 at last 与 in the end 的位臵则较为灵活;

  三者中at last 语气最为强烈,且可单独作为感叹句使用。

  After putting it off three times, we finally managed to have a holiday in Dalian.

  At last he knew the meaning of life.

  At last! Where on earth have you been?

  But in the end he gave in.

  另外,finally还可用在列举事项时,引出最后一个内容,相当于lastly。

  Firstly, we should make a plan; secondly, we should carry it out; finally we should make a conclu- sion.

4.高一必修二知识点整理(语文 数学 英语 生物 化学) 篇四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高兴,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突起[树突(短)、轴突(长)]构成。轴突+髓鞘=神经纤维

  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

  传出神经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6、人脑的高级功能

  (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书写中枢(W区)→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听性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阅读中枢(V区)→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

  (3)其他高级功能:学习与记忆

5.高一必修二知识点整理(语文 数学 英语 生物 化学) 篇五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②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篇8:语文/英语/数学/生物/化学知识点

1.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复习(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生物) 篇一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2.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复习(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生物) 篇二

  数列的定义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数列的项.

  (1)从数列定义可以看出,数列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如果组成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不是同一数列,例如数列1,2,3,4,5与数列5,4,3,2,1是不同的数列.

  (2)在数列的定义中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因此,在同一数列中可以出现多个相同的数字,如:-1的1次幂,2次幂,3次幂,4次幂,…构成数列:-1,1,-1,1,….。

  (3)数列的项与它的项数是不同的,数列的项是指这个数列中的某一个确定的数,是一个函数值,也就是相当于f(n),而项数是指这个数在数列中的位置序号,它是自变量的值,相当于f(n)中的n.

  (4)次序对于数列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有几个相同的数,由于它们的排列次序不同,构成的数列就不是一个相同的数列,显然数列与数集有本质的区别.如:2,3,4,5,6这5个数按不同的次序排列时,就会得到不同的数列,而{2,3,4,5,6}中元素不论按怎样的次序排列都是同一个集合.

3.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复习(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生物) 篇三

  被动语态的构成

  被动语态的形式是由“助动词be+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助动词be随着主语的人称、数、时态等的不同而变化。几种常见时态的被动语态形式如下:

  1. 一般现在时 am/is/are + 过去分词

  例如:Rice is planted in the south of China.

  2. 一般过去时 was/were + 过去分词

  例如:These trees were planted the year before last.

  3. 一般将来时 will/shall + be + 过去分词

  例如:A sports meeting will be held next week in our school.

  4. 现在进行时 am/is/are + being + 过去分词

  例如:Your radio is being repaired now.

  5. 过去进行时 was/were + being + 过去分词

  When he got there, the problem was being discussed.

  6. 现在完成时 have/has + been + 过去分词

  His work has been finished.

  Has his work been finished? Yes, it has. / No, it hasn’t.

4.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复习(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生物) 篇四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1、正四面体构型的分子一般键角是109°28‘,但是白磷(P4)不是,因为它是空心四面体,键角应为60°。

  2、一般的物质中都含化学键,但是稀有气体中却不含任何化学键,只存在范德华力。

  3、一般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但是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一般含氧酸根的中心原子属于非金属,但是AlO2-、MnO4-等却是金属元素。

  4、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但含共价键的化合物则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还可以是离子化合物,也可以是非金属单质。

  5、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是共价化合物。

  6、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极性键(如NaOH),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Na2O2);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一定含有极性键,还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H2O2)。

  7、极性分子一定含有极性键,可能还含有非极性键(如H2O2);非极性分子中可能只含极性键(如甲烷),也可能只含非极性键(如氧气),也可能两者都有(如乙烯)。

  8、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如AlO2-、MnO4-等都是阴离子。

  9、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就是极性分子。

5.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复习(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生物) 篇五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篇9:语文/英语/数学/生物/化学知识点

1.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整理(语文 数学 英语 生物 化学) 篇一

  一、通假字。

  1、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有:同“又”.暴:同“曝”,晒干。)

  2、木直中绳?以为轮。(?:同“?”,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3、师者,以是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伶俐)

  5、正人生非异也。(生:同“性”,先天,天资。)

  6、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

  8、自余为戮人。(戮:同“戮”,刑辱。)

  9、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

  10、山川相缪。(缪:同“缭”,连结,盘绕。)

  11、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其下贤人也亦远矣。(低于)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占)

  4、故为之文以志。(写文章)

  5、外与天涯。(交会)

  6、顺流而东。(东进)

  7、卧而梦。(做梦)

2.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整理(语文 数学 英语 生物 化学) 篇二

  定义域: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

  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

  (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集合.

  (6)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

  (7)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

  ①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②定义域一致(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3.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整理(语文 数学 英语 生物 化学) 篇三

  sounds great为什么要加s

  因为省略了It,原句是It sounds good。因为前面的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所以要加s。sound,英语单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作名词时意为“声音;噪音;音响;海峡;听力范围;医用探子;无线电广播;音响效果”,作动词时意为“(使)发声;听起来;鸣警报等。

  1、sound短语搭配

  Sound card 声卡;音效卡;音频卡;位元音效卡

  Antarctic Sound 南极海峡;南极印象;南极峡湾

  sound track 音带;[电影]声迹;[电影]声带;[声]声道

  Sound Engineer 录音师;特效化妆;录音技师;灌音师

  Norton Sound 诺顿湾

  Wilkins Sound 威尔金斯冰架

  sound generator 音源;声音发生器;发声器

  Ingressive sound 吸气音

  Peel Sound 皮尔海峡

  2、sound双语例句

  I like the sight and the sound.

  我喜欢那里的景色和声音。

  Or you like the sound should be put on it.

  或者放你喜欢的声音应该就可以了。

  I did not sound like that at all!

  我听起来根本不是那样的!

4.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整理(语文 数学 英语 生物 化学) 篇四

  一、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二、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的运输。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除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

  三、实验

  1、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过程见课本P79)

  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高得多

  控制变量法: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定义。

  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的原则。

  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要求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实验)

  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5.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整理(语文 数学 英语 生物 化学) 篇五

  乙醇CH3CH2OH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如何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加无水硫酸铜;如何得到无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馏

  2、结构:CH3CH2OH(含有官能团:羟基)

  3、化学性质

  (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取代反应)

  (2)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乙醇的燃烧:

  CH3CH2OH+3O2=2CO2+3H2O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2CH3CH2OH+O2=2CH3CHO+2H2O

  ③乙醇被强氧化剂氧化反应

  5CH3CH2OH+4KMnO4+6H2SO4=2K2SO4+4MnSO4+5CH3COOH+11H2O

篇10:语文/英语/数学/生物/化学知识点

1.高一必修二知识点整理(语文) 篇一

  1、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少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不多一会儿)

  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

  4、凌: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5、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

  6、溯: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7、予怀:渺渺兮予怀(我的心)

  8、倚:倚歌而和之(循、依)

  9、方、破:方其破荆州(当;占领)

  10、下:下江陵(攻下)

  11、渚: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

  12、卒、消长:而卒莫消长也(到底;消减和增长)

  13、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

  14、狼藉:杯盘狼藉(凌乱)

  15、白:不知东方之既白(亮)

2.高一必修二知识点整理(数学) 篇二

  二面角

  (1)半平面: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这个平面分成两个部分,其中每一个部分叫做半平面。

  (2)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二面角的取值范围为[0°,180°]

  (3)二面角的棱:这一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4)二面角的面: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5)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6)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3.高一必修二知识点整理(英语) 篇三

  in the end, finally, at last

  三者均可表示“(经过周折、等待、耽误)后,终于”之意。

  不同的是:

  finally 一般用在句中动词前面,而 at last 与 in the end 的位臵则较为灵活;

  三者中at last 语气为强烈,且可单独作为感叹句使用。

  After putting it off three times, we finally managed to have a holiday in Dalian.

  At last he knew the meaning of life.

  At last! Where on earth have you been?

  But in the end he gave in.

  另外,finally还可用在列举事项时,引出后一个内容,相当于lastly。

  Firstly, we should make a plan; secondly, we should carry it out; finally we should make a conclu- sion.

4.高一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化学) 篇四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1)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通常把由反应物向生成物进行的反应叫做正反应。而由生成物向反应物进行的反应叫做逆反应。

  在任何可逆反应中,正方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是说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不可能为0。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

  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B可逆号zC,x+≠z)

5.高一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化学) 篇五

  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a.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6.高一必修二知识点整理(生物) 篇六

  1.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叉互换。

  2.减数第一次_减数第二次_间通常没有间期,染色体不再复制。

  3.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叫交叉遗传。

  4.性别决定的类型有XY型(雄性:XY,雌性:_和ZW型(雄性:ZZ,雌性:ZW)。

  5.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6.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7.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8.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功能特点是:

  (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作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7.高一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地理) 篇七

  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夏至到秋分,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8.高一必修二知识点整理(物理) 篇八

  常见的力

  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

  9.洛仑兹力f=qVBsinθ(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

9.高一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历史) 篇九

  《诗经》与《楚辞》

  1、《诗经》是中国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编者可能是周王朝的乐官太师。

  ①《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

  ②《诗经》的内容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五六百年间的广阔的社会生活。

  ③《诗经》的艺术手法主要有“赋”、“比”、“兴”三类。

  2、《楚辞》是我国古代另一部诗歌总集。

  ①“楚辞”本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②《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其主要作品是《离骚》。

  3、《诗经》与《楚辞》历来合称“风骚”,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10.高一必修二知识点整理(政治) 篇十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储蓄存款的含义: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2、储蓄机构: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多的金融机构)、信用合作社、邮政企业。

  3、利息:

  ①含义: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收益。

  ②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③影响因素:本金、利息率水平、存款期限

  4、存款储蓄的种类: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

  5、商业银行:

  ①含义: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②组成:我国商业银行以国有独资银行和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③主要业务: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结算业务。

  ④其它业务:债券买卖和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业务等。

  ⑤作用:“纽带”、“依据”、“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