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历史经济建设练习

篇1:高一下历史经济建设练习
1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其原因是
①多年战争的破坏 ②国民政府的搜刮 ③帝国主义长期掠夺 ④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A、①②④ B、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下列关于我国经济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家财政经济有了根本好转 B、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水平
C、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改善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建立起来。
3、在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精神的是
A、 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 把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放在首位
C、重点抓好农业、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以工商业为主,加快手工业的合作化进程
4、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最主要的贡献表现在
A、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B、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C、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5、从1958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中可以得出的教训是
A、经济建设要全面发展 B、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按劳分配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D、经济指导方针政策要符合客观规律
6.(江苏历史9)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4月出版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7、我国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主要是为了
A、 克服严重自然灾害 B、巩固“反右倾”斗争的成果
C、解决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问题 D、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8.(广东)20世纪代中后期,中共中央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即希望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较少的成本来取得较多的成果。但实际执行中往往只注意了其中的
①“多” ②“快” ③“好” ④“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宁夏文综),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病充分暴露 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C.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反“右倾”斗争深入开展
10.(上海历史)右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 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篇2:高一下历史经济建设练习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
①背景:新中国建国初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全面崩溃
1)原因:A、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B、国民政府的大肆搜刮;C、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
2)表现: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交通瘫痪、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②结果和意义: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到仅用三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水平,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一五计划”(1953—)
①背景:A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B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现代工业基础十分薄弱,门类残缺不全。
【知识巩固】为什么一五计划中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
提示:
A、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B、从现实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C、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D、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②目的: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③内容:两大基本任务——“一化三改”
“一化”,即发展生产力;“三改”,即变革生产关系。
④特点: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并举,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一体两翼”。
3、第一大任务:工业化建设
①方针: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加强国防的需要,加快工业化速度的需要。
②成就: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③一五计划地理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主要工业建设项目基本上都分布在东北地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首先,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工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铁路交通十分发达;其次,从历看,已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础。此外,由于当时这些项目要由苏联援助建设,东北地区离苏联距离较近,比较方便。
④意义:“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4、第二大任务:社会主义改造。
①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时间
部门
措施
意义
1953~
农业
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手工业
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策略:利用、限制和改造
方式:国家资本主义
步骤:国家资本主义——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
②过程:国家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③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④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⑤意义:底三大改造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起来,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篇3:高一下历史经济建设练习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了解三大改造: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2、了解八大的主要内容:,中共八大召开。主要内容:(1)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当前的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造成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