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考化学离子共存总结

高考化学离子共存总结

2024-12-10
高考化学离子共存总结

篇1:高考化学离子共存总结

  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涉及到离子的性质及溶液酸碱性等综合知识。

  凡能使溶液中因反应发生使有关离子浓度显着改变的均不能大量共存。如生成难溶、难电离、气体物质或能转变成其它种类的离子(包括氧化一还原反应)。

  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弱碱阳离子只存在于酸性较强的溶液中。

  如Fe3+、Al3+、Zn2+、Cu2+、NH4+、Ag+等均与OH-不能大量共存。

  2.弱酸阴离子只存在于碱性溶液中。

  如CH3COO-、F-、CO32-、SO32-、S2-、PO43-、AlO2-均与H+不能大量共存。

  3.弱酸的酸式阴离子在酸性较强或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

  它们遇强酸(H+)会生成弱酸分子;遇强碱(OH-)生成正盐和水。如:HSO3-、HCO3-、HS-、H2PO4-、HPO42-等。

  4.若阴、阳离子能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的盐,则不能大量共存。

  如:Ba2+、Ca2+与CO32-、SO32-、PO43-、SO42-等;Ag+与Cl-、Br-、I-等;Ca2+与F-,C2O42-等。

  5.若阴、阳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如:Al3+与HCO3-、CO32-、HS-、S2-、AlO2-、ClO-、SiO32-等;Fe3+与HCO3-、CO32-、AlO2-、ClO-、SiO32-、C6H5O-等;NH4+与AlO2-、SiO32-、ClO-、CO32-等。

  6.若阴、阳离子能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与I-、S2-;MnO4-(H+)与I-、Br-、Cl-、S2-、SO32-、Fe2+等;NO3-(H+)与上述阴离子;S2-、SO32-、H+

  7.因络合反应或其它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与F-、CN-、SCN-等;H2PO4-与PO43-会生成HPO42-,故两者不共存。

篇2:高考化学离子共存总结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 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2+、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Fe3+与 不能大量共存。

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

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6、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

(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HCO3-+H+=CO2↑+H2O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考化学离子共存易错知识点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好好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篇3:高考化学离子共存总结

离子共存问题常见的题型如氧化还原反应、双水解、复分解、络合反应等,这些题目在解题时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解题技巧能大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下面这些知识点及离子共存口诀和解题技巧会很有用。离子不能共存的类型如下:

高考化学溶液无色透明

若题目限定溶液“无色”,则不含有色离子,即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等离子。若“透明”,则溶液不形成混浊或沉淀(与溶液有无颜色无关)。如Ag+与Cl-、Br-、

I-、SO42-;Ca2+与CO32-、SO42-;Ba2+与CO32-、SO32-、SO42-等在水溶液中会发生反应,有混浊或明显的沉淀生成,它们不能大量共存。

高考化学酸性条件

常见的叙述有强酸性溶液、PH=1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加入镁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等。

若题目中限定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有H+存在,其中不能大量含有OH-、弱酸根离子(如CO32-、SO32-、

S2-、F-、ClO-、CH3COO-、PO43-、AlO2-、SiO32-等)以及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如HCO3-、HSO3-、HS-、HPO42-、H2PO4-等)。

高考化学复分解反应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 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高考化学碱性条件

常见的叙述有强碱性溶液、PH=14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酚酞呈红色的溶液、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加入铝粉反应后生成AlO2-的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等。

若题目中限定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有OH-存在,其中不能大量含有H+、弱碱的阳离子(如NH4+、Mg2+、Ag+、Al3+、Cu2+、Fe2+、Fe3+等)以及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如HCO3-、HSO3-、HS-、HPO42-、H2PO4-等)。

高考化学酸性或碱性条件

常见的叙述有能使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等。

若题目中出现这样的条件,则溶液中可能有H+存在,也可能有OH-存在,分析时要注意题目要求回答的是一定能大量共存(满足无论是与H+还是与OH-都不会反应)还是可能大量共存(只要满足与H+、OH-中的一种不会反应就可以)。

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2+、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Fe3+与 不能大量共存.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条件

若题目中出现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这样的条件时,要考虑各离子组中是否存在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的离子。如Fe3+与S2-、SO32-、HSO3-、I-;H+与S2O32-和S2-;MnO4-(H+)与Cl-;MnO4-(H+)、NO3-(H+)与Fe2+、S2-、HS-、SO32-、HSO3-、Br-、I-等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高考化学审题须知

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高考化学审题时应特别注意

(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

(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HCO3-+H+=CO2↑+H2O

篇4:高考化学离子共存总结

一、命题预测

离子反应贯穿在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之中,是高考必考知识点之一。要求能较熟练地掌握在水溶液中(不同条件下)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特点和规律;要求能正确书写离子反应的方程式。考试中主要题型有:离子是否共存的判断;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判断正误;离子检验、推断等。因此复习时需要从理解离子反应的原理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入手,从而掌握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方法及依据和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技巧及规律并能进行迁移和灵活运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判断正误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重点考查客观性原理、等电性原理、书写规则和规范原则。

根据近几年的高考情况,对命题做如下预测:(1)离子共存问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并从离子共存进行发散考查粒子共存或分散系里的情况;(2)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重点考查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类离子方程式等(3)离子反应的数形结合,如镁铝图像问题(安徽卷)(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在工艺流程题中的应用

(2)Ag+与NH4+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共存。

☆★考点二: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1、依据四原则(1)客观事实原则 如:2Fe2++H+===2Fe3++3H2↑错在H+不能把Fe氧化成Fe3+而只能氧化成Fe2+。应为Fe+H+===Fe2++H2↑(2)质量守恒原则 如:Na+H2O===Na++ OH-+H2↑。(3)电荷守恒原则 如2Fe3++Cu=2Fe2++Cu2+,错在左右两边的电荷不守恒。(4)定组成原则 如稀硫酸雨Ba(OH)2溶液反应:H++SO42-+Ba2++OH-=BaSO4↓+H2O,错在H+和SO42-、 Ba2+和OH-未遵循1:2这一定组成。应为:2H++SO42-+Ba2++2OH-=BaSO4↓+2H2O.

2、看拆分正误(1)能拆分的物质 如Ca(HCO3)2+2H+=Ca2++2CO2↑+2H2O,错在未将Ca(HCO3)2拆分成Ca2+和HCO3-。应为:HCO3-+H+= CO2↑ +H2O.2)不能拆分的物质如Cl2+ H2O=2H++Cl-+ClO-,错在将弱酸HClO该写成了H+和ClO-.应该为Cl2+ H2O=H++Cl-+HClO.

3、分析量的关系 与量有关的反应,试剂加入顺序影响反应产物,影响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如往Na2CO3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2H++CO32-=H2O+CO2↑(×)H++CO32-=HCO3-(√)

4、查看是否有忽略隐含反应 如将少量S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H2O+SO2+Ca2++2ClO-=CaSO3+2HClO,错在忽略了HClO可以将+4价的硫氧化。应为:Ca2++2ClO-+SO2+H2O===CaSO4↓+H++Cl-+HClO。

【例2】3.【高考江苏卷】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将铜插入稀硝酸中:Cu+4H++2NO3 -=Cu2++2NO2↑+H2O

B.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e3++Fe=2Fe3+

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D.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3Na+

☆★考点三:离子检验

1、解题思路:依据溶液性质推出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或一定不含的离子),然后依据离子共存,推出一定不含的离子。

2、解题技巧:(1)先看题干:如溶液颜色、pH值、酸碱性等。(2)再据溶液性质或实验现象推断。(3)注意加入的试剂对某离子的干扰(如加入氯水、BaCl2溶液对原溶液有无Cl-的干扰)。

【例3】【天津理综化学】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

☆★考点四:离子方程式书写

【例4】【高考安徽卷第25题】(14分)Na、Cu、O、Si、S、Cl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4)ClO2是常用于水的净化,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Cl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考点五:综合应用

近两年将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离子检验等相关知识在同一题中考查,最典型的为四川卷和安徽卷等,代表了离子反应类试题的命题趋势。

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考化学复习指导,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5:高考化学离子共存总结

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HCO3-、SO32-、HSO3-、S2-、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离子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C6H5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H)4]-、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较强的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 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S2-+2Al3++6H2O=2Al(OH)3↓+3H2S↑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HSO3-、I-和Fe3+、ClO-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Cr2O72-、NO3-、MnO4-在酸性时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H)4]-(AlO2-)、ClO-、SiO32-等;Fe3+与CO32-、HCO3-、[Al(OH)4]-(AlO2-)、ClO-、SiO32-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与SCN-、C6H5O-不能大量共存。

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

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ClO-无论在酸性还是在碱性条件下都具有强氧化性,能将S2-、I-、Fe2+、SO32-等氧化。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是“一定大量共存”还是“可能大量共存”。

6.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

(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H+=CO2↑+H2O

微粒半径的比较:

1.判断的依据(一层二核三电子)

电子层数:     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核电荷数: 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2.具体规律: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Na>Mg>Al>Si>P>S>Cl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Na<K<Rb<Cs

3.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F-<Cl-<Br-<I-

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如:F->Na+>Mg2+>Al3+

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Fe>Fe2+>F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