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洋流知识点

篇1:高考地理洋流知识点
从盐度低处流到盐度高处由于各地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使水面高度不同。以下是盐度和洋流知识点,请大家学习。
⑴ 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① 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 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⑵ 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 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② 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⑶ 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 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 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③ 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⑷ 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⑸ 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
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
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盐度和洋流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希望对考生复习地理有帮助。
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已经新鲜出炉了,专题包含高考各科第一轮复习要点、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复习试题,大家来一起看看吧~
篇2:高考地理洋流知识点
洋流分类:
1、按成因:
风海流:形成动力为大气运动,规模很大。例如:西风漂流、信风带内的洋流。
密度流:由密度差异引起,多出现在封闭海域与外洋之间。例如: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红海与印度洋之间。
补偿流:分为水平流和垂直流,多在大洋两岸。例如:赤道逆流、秘鲁寒流。
2、按性质: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多由低纬流向高纬或为下降流。典型的有:日本暖流、墨西哥湾暖流。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多由高纬流向低纬或为上升流。典型的有:千岛寒流、拉布拉多寒流。
3、按地理位置:
赤道流:分布于赤道附近海区。例如:南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
大洋流:分布于大洋中心,这种洋流类型较多。
极地流:分布于极地海域。例如:南极绕极流。
沿岸流:分布于沿海海域,受陆地影响大。例如:我国的沿岸流。
影响洋流分布的因素:
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海水在盛行风的吹拂下,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因此洋流的流向和分布与地面风带模式及其分布有着密切关系。
除了盛行风以外,还有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它们共同作用,形成了实际的大洋洋流分布,如下图:
洋流的分布规律:
规律一:
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二:
在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以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三:
在南极大陆的周围,陆地小,海面广阔。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寒流)。
规律四:
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重要的洋流:
①太平洋: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千岛寒流(亲潮)、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
②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
③印度洋:西澳大利亚寒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④环球:西风漂流(寒流)。
以上就是为大家准备的洋流的分布规律知识点,祝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篇3:高考地理洋流知识点
洋流的成因分类:
(1)风海流:在盛行风影响下形成的洋流。
回顾地球上风带的分布:信风(低纬度);西风(中纬度);极地东风(高纬度)。
在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分别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
在北半球西风带(西南风)和南半球西风带(西北风)影响下形成盛行西风带。
南半球的基地东风带影响下形成南极极地环流。
画出风海流,然后补充剩下的补偿流,形成三个大洋环流,呈“8/0”模式。
形成南北半球的中低纬度环流,以南北纬30°为中心(或称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的中高纬环流,以北纬60°为中心(或称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南半球40°S海域:形成环球性的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
南半球在西风带作用下形成的洋流为寒流。试分析其原因:
①南极大陆是一个冰雪覆盖的大陆,影响其周围海区的水温;②漂浮的冰山融化吸收大量热量;③南极大陆强劲的极地东风加剧海水的降温。
南半球缺少中高纬度环流的原因是缺少陆地。
在南极地区受极地东风影响形成南极极地环流。
(2)密度流
由于盐度或温度的差异导致海水密度存在差异,海平面产生高度差,形成补偿流。
①盐度高的原因一般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河流很少;相对封闭
②表层海水是由密度小的流向密度大的
(3)补偿流:
补偿流分为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上升和下沉)。
上升补偿流往往在吹离岸风的位置,形成渔场,但陆地有可能形成荒漠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