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考历史知识点: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高考历史知识点: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025-04-15
高考历史知识点: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闭关锁国与鸦片战争(1840-1861)

1. 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自康熙年间开始实施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的初衷是维护大清帝国的尊严和稳定。然而,随着西方列强的崛起,特别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闭关锁国逐渐成为阻碍中国发展的桎梏。闭关锁国的原因可以分为内外两个方面。

内因:

- 传统观念的影响:儒家思想长期主导中国社会,认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无需与外界交流。

- 内部动荡不安:清朝中期,农民起义频繁,政府担心与外部接触会带来更多的不稳定因素。

- 经济结构的保守性:中国以农业为主导,手工业和商业相对落后,缺乏与西方进行大规模贸易的动力。

外因:

- 西方列强的压力:英法等国急于打开中国市场,获取廉价原材料和销售商品。

- 国际形势的变化:全球范围内资本主义国家的扩张,使得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孤立日益明显。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深远而复杂。一方面,它暂时保护了中国的传统秩序,减少了外部势力的直接冲击;另一方面,它也导致了中国在科技、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全面落后,最终为鸦片战争埋下了伏笔。

2.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鸦片战争(1840-1842)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大量向中国输入鸦片。这不仅毒害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还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稳定。林则徐在广州虎门销毁鸦片,成为了抵抗外来侵略的重要象征。

然而,由于清朝军事装备和技术的落后,最终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正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些条约的内容包括:

-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这是中国领土主权首次被侵犯,象征着国家主权的丧失。

- 巨额赔款:高额的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剧了社会矛盾。

- 开放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使得外国资本能够直接进入中国市场。

- 协定关税: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进一步削弱了国家经济主权。

- 领事裁判权:外国人在华犯罪由中国法律无法管辖,损害了司法主权。

这些条款的实施,使得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东南沿海地区首当其冲,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阶级矛盾愈发尖锐。

二、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1. 太平天国的兴起

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急剧激化,农民生活困苦不堪,反抗情绪高涨。洪秀全等人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应运而生。太平天国提出了一系列革命性的主张,如《天朝田亩制度》,旨在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理想社会。

2.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空想性。其革命性体现在对封建土地制度的彻底否定,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和对封建压迫的反抗。然而,它的空想性也不容忽视,因为这种理想化的土地分配方案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难以实现。此外,太平天国政权内部存在严重的权力斗争和腐败现象,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了其失败。

3. 《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近代化色彩的纲领性文件。洪仁岢隽朔⒄构ど桃怠⑿税煅!⒏母锓ㄖ频纫幌盗邢执胧K淙徽庑┲髡盼茨艿玫匠浞质凳翘逑至颂教旃斓既硕晕鞣较冉榈难昂徒杓哂兄匾睦芬庖濉

4. 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

太平天国的失败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军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压力。主观上,太平天国领导人内部矛盾重重,纲领不够科学,政权建设滞后,组织纪律松散,军事指挥失误等问题层出不穷。尽管如此,太平天国运动仍然是一场伟大的农民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俄国的扩张

1.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和扩大。英法联军借口修约,再次发动侵华战争。这次战争的结果更加惨烈,《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除了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外,还开放了更多通商口岸,允许外国公使驻京,增开了铁路、航运等特权,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2. 俄国的扩张

在这期间,俄国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例如,《瑷珲条约》割占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领土,总计达150多万平方公里。俄国的扩张行为不仅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也为中国后来的边疆危机埋下了隐患。

四、新思想的萌发与影响

1. 林则徐与魏源

鸦片战争后,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中国的现状,寻求救亡图存之道。林则徐不仅领导了虎门销烟,还在抗英斗争中表现出色。他主张学习西方的长处,以抵御外敌。魏源则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的情况,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为后来的洋务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2. 新思想的意义

新思想的萌发标志着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西方文明的优势,逐步打破了传统的闭关锁国观念。这种思想解放为后来的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提供了思想源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从封建王朝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的关键阶段。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得中国逐渐丧失了主权,陷入了深重的民族危机。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展现了农民阶级的革命精神,同时也揭示了其自身的局限性。新思想的萌发则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段历史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