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一地理下册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知识点

高一地理下册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知识点

2024-11-17
高一地理下册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知识点

1. 工业的概念及分类

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以及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它不仅涵盖了从自然界直接获取资源的过程,还包括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品或半成品的一系列操作。工业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根据不同的标准,工业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 按生产对象分类:

- 采掘业:主要指从地下、地面或水下开采各种矿产资源的行业,如煤矿、铁矿、石油等。

- 加工工业:涉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成为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如钢铁厂、纺织厂等。

- 按产品性质分类:

- 重工业:以生产资本货物为主,通常为其他产业提供设备和工具,例如机械制造、冶金等。这类工业的主要目标是为生产和建设服务,其产品多用于进一步的生产过程而非直接消费。

- 轻工业:侧重于消费品的生产,旨在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如食品加工、服装制造等。轻工业的产品更贴近普通消费者的日常使用,因此市场定位更加明确,市场需求也更为广泛。

通过这种分类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能够针对性地分析它们各自的区位选择特点。

2. 主要的区位因素

理想的工业区位应当具备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理想的工业区位应当具备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 充足的原料:无论是矿石、木材还是农产品,原料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因此,靠近原料产地可以显著降低运输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 动力供应:现代工业离不开能源的支持,尤其是那些高能耗的制造业。接近火电厂、水电站或其他能源基地,有助于确保稳定的电力供应,从而保障生产的连续性和效率。

- 质高价廉的劳动力:人力资源是企业运作的基础,尤其是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至关重要。寻找拥有丰富劳动力资源且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可以帮助企业控制人力成本,提升竞争力。

- 前景广阔的市场:市场需求决定了产品的销售量和价格,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盈利状况。一个拥有庞大消费群体并且经济增长潜力大的区域,往往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 便利的交通条件:高效的物流系统对于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及时交付货物非常重要。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不仅可以缩短交货时间,还能减少库存压力,优化供应链管理。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企业在选址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以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目标——即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回报。这不仅是企业生存的基本要求,也是其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

3. 五种主导型工业类型的特征

根据主导区位因素的不同,工业可以被划分为以下五种主要类型:

- 原料指向型工业:这类工业依赖于特定的原材料,因此倾向于布局在原料产地附近。典型的例子包括钢铁厂(需要大量的铁矿石和煤炭)、甜菜制糖厂(靠近甜菜种植区)、甘蔗制糖厂(临近甘蔗产区)、水产品加工厂(沿海渔场周边)以及水果罐头厂(果园周围)。

通过就近取材,企业能够有效节约运输成本,...

通过就近取材,企业能够有效节约运输成本,同时保证原材料的新鲜度和质量。

- 市场指向型工业:当产品的重量或体积较大,不易长途运输,或者产品容易变质时,企业会优先选择靠近消费市场的地点设厂。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和棉布厂都是此类工业的代表。它们通常位于城市中心或人口密集区,以便迅速响应市场需求,缩短配送时间,降低物流成本。

- 动力指向型工业:对于一些耗电量极大的行业来说,能源供应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电解铝、冶金、化学等重工业往往会选择靠近大型火力发电厂或水电站的地方建厂,以确保持续不断的电力供应。此外,这些工厂还可能配套建设自备电站,以应对突发情况下的供电需求。

-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在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中,人工成本占据了很大比例。为了降低成本,企业通常会选择在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工资水平较低的地区设立生产基地。普通服装厂、电子装配厂和包带厂等都属于这一类。这些企业可以通过大规模雇佣廉价劳动力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 技术指向型工业: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和服务对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有着极高的要求。集成电路、卫星制造、飞机制造、精密仪表等行业都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它们倾向于聚集在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单位集中的地方,如硅谷、中关村等地。

这里不仅有大量的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持,还有浓厚的创新氛围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了理想的创新发展环境。

4.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的发展变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演变,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钢铁工业为例,其区位选择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

- 近煤型(动力导向型):早期的钢铁厂多建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因为炼铁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焦炭作为燃料。此时的动力指向性非常明显,工厂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源供应的便捷性。

- 近铁型(原料导向型):随着铁路和公路交通的发展,运输成本逐渐下降,钢铁厂开始向铁矿石产地迁移。这样既能保证充足的原材料供应,又能节省运输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 临海型(市场导向型):进入全球化时代后...

- 临海型(市场导向型):进入全球化时代后,国际贸易日益频繁,许多钢铁企业选择了靠近港口的城市建立生产基地。这种布局不仅便于进口原材料和出口成品,还能更好地服务于国际市场,提升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鞍钢与宝钢的区位变化正是这一趋势的具体体现。两者虽然都享有交通便利、接近市场和水源的优势,但在具体选址上却有所不同。鞍钢更注重靠近原料和燃料产地,而宝钢则强调接近消费市场。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时期工业区位选择重点的变化,也展示了科技进步对工业布局的巨大影响。

工业区位的选择是一个复杂而又动态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了解这些因素及其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工业发展的规律,为合理规划和布局工业项目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