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修三『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知识点

2024-12-31
高二历史必修三『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知识点

一、从“无为”到“有为”

# (1)背景与原因

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战争不仅使大量人口丧生,还导致土地荒芜、生产停滞。面对这样的局面,汉初统治者深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为此,他们吸取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实行了一系列与民休息的政策。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之一,强调统治者应尽量减少对民众生活的干预,让百姓能够自由地进行生产生活活动。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经过长期战乱后,百姓需要一个相对稳定和宽松的环境来恢复元气。因此,汉初统治者选择以“无为”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逐步恢复社会秩序。

# (2)具体措施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

- 减轻田租:降低农民的土地税负担,鼓励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 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对于那些因贫困而被迫卖身为奴的人,给予赦免,恢复其平民身份。

- 安置士兵:大量退伍士兵被安排回家务农,政府授予他们田宅,并免除一定期限内的赋税和徭役,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 鼓励商业发展:放宽对商业活动的限制,促进市场繁荣,增加就业机会。

通过这些措施,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并增强,人民生活趋于安定,社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国力日盛,为后来的政治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3)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

然而,随着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 内部问题: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

- 内部问题: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这不仅威胁到了中央政权的权威,也加剧了社会矛盾。

- 外部问题:匈奴频繁入侵边疆地区,给西汉边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匈奴骑兵行动迅速,战斗力强,使得边关危机四伏,直接威胁着西汉的安全与稳定。

这些问题迫使汉初统治者不得不调整政策,从“无为”转向“有为”,积极应对内外挑战,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求。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1. 董仲舒的贡献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将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巧妙地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这一创新不仅丰富了儒家理论,也为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他对汉武帝提出的建议和主张,深刻影响了汉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发展。

# 2.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春秋大一统”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了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了“春秋大一统”的思想,认为天下应当统一于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之下。同时,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即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这一举措旨在消除其他学派对儒家思想的冲击,巩固儒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 “君权神授”与“天人合一”: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的观念,认为皇帝是由上天选定的,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还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的学说,认为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的行为密切相关,帝王的德行直接影响到天象的变化。

这一理论为君主的统治合法性提供了宗教依据...

这一理论为君主的统治合法性提供了宗教依据,同时也警示君主必须遵循道德规范,否则会招致天谴。

- “三纲五常”: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将其归纳为“三纲五常”。这一伦理体系强调了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成为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儒学成为正统

# 1. 儒学兴起的原因

汉武帝时期,儒学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并成为正统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政治支持:汉武帝起用了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赋予他们重要的政治地位。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这极大地提高了儒学的社会地位。

- 教育推广: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将儒家经典定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并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培养了一大批儒学人才。

- 太学的建立:汉武帝兴办太学,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生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职。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有机会凭借太学资格进入仕途。这不仅扩大了统治基础,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 地方教育系统的建立: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学于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 2. 结果与影响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不仅在政治上巩固了中央集权,还在思想文化领域确立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儒家思想强调的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儒学的独尊地位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许多文人学者投身于儒学研究,著书立说,推动了学术的进步。同时,儒家经典的广泛传播,使得普通百姓也能接触到这些思想,从而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仅是汉武帝时期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仅是汉武帝时期的一项重要政策,更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正式确立了其不可动摇的正统地位,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