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行星地球的相关知识及真题训练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行星地球的相关知识及真题训练

2025-03-12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行星地球的相关知识及真题训练

一、选择题

背景信息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此次任务的两名航天员总飞行时间长达33天,其主要目的是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这一事件不仅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巨大进步,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地理知识素材。

下表为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期间某地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我们将结合材料和表格内容解答以下问题。

| 日期 | 昼长(小时) | 正午太阳高度(度) |

|-------------|--------------|-------------------|

| 10月17日 | 11.5 | 48.5 |

| 10月31日 | 11.5 | 43.5 |

| 11月19日 | 11.5 | 38.5 |

1. 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相比,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

A.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

B.降水少,晴天多,适合卫星发射的时间段长

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

D.无人区面积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民安全

解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的基本情况。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北纬19°19',东经109°48',是我国首个滨海发射场,具有纬度低、海运便利等优势;

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则位于北纬40°15',东经100°16',地处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晴天多,这使得其发射窗口期较长,有利于跟踪监测。

具体分析各选项:

- A项:纬度低确实可以利用更大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来节省燃料,但这并不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而是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特点。

- B项:酒泉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这是其显著优势之一。晴朗的天气条件大大增加了发射成功的概率,并且有利于后续的监测工作。

- C项:虽然文昌的海陆空交通便利,但酒泉的交通条件相对不便,尤其是在大型火箭运输方面存在局限。

- D项:两个发射基地都位于广阔的无人区内,发射后的残骸不会对居民造成威胁,因此这不是酒泉的独特优势。

正确答案为B。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主要优势在于其良好的天气条件,能够提供更长的发射窗口期。

2. 该地纬度位置是(  )

A.可能位于南回归线以南

B.一定位于赤道

C.一定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D.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以北都有可能

解析

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从10月17日发射到11月19日返回,历时33天。在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继续向南移动。表格中的数据显示,该地的昼长保持不变,均为11.5小时,而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从48.5度降至38.5度。

为了判断该地的纬度位置,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推理:

- 昼长不变:这意味着该地位于赤道附近,因为赤道上的地点全年昼夜几乎相等,即使在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情况下,昼长变化也非常微小。

- 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由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这也符合赤道附近的特征。如果该地不在赤道上,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长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结合以上两点,可以确定该地位于赤道上。正确答案为B。

3.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期间,北京(  )

A.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

B.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

C.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

D.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早

解析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期间为10月17日至11月19日。我们逐一分析各选项:

- A项:处暑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为公历8月23日前后,显然不符合飞船飞行期间的时间段。

- B项: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秋季(10月前后)正是观赏红叶的最佳时期。因此,这一描述是正确的。

- C项:北京和首尔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但由于北京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角通常较小。因此,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不大于首尔。

- D项:在此期间,北半球处于昼短夜长的状态,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日出时间也越晚。北京的纬度高于华盛顿,因此北京的日出时间比华盛顿晚。

正确答案为B。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期间,正值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的观赏季节。

4. 如图是北半球极昼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此处假设有一幅北半球极昼面积变化的示意图)

4. 下列关于北半球极昼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极昼现象仅出现在南极圈内

B.极昼现象的持续时间随纬度升高而增加

C.极昼现象只在夏季出现

D.极昼现象的范围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无关

解析

极昼现象是指在极地地区,由于地球倾斜轴的影响,某些时段内太阳终日不落或终日不见的现象。具体分析各选项:

- A项:错误。极昼现象不仅出现在南极圈内,也出现在北极圈内。事实上,极昼现象发生在南北两极的极圈以内。

- B项:正确。极昼现象的持续时间确实随纬度升高而增加。在极圈附近,极昼时间较短,而在极点附近,极昼现象可以持续数月之久。

- C项:错误。极昼现象不仅限于夏季,冬季也有极夜现象,即连续几天甚至几个月没有日出。

- D项:错误。极昼现象的范围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密切相关。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反之,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

因此,正确答案为B。

5.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极昼面积最大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B.极昼面积最小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

C.极昼面积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而增大

D.极昼面积随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而增大

解析

通过观察图中的极昼面积变化曲线,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A项:错误。极昼面积最大时,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北回归线附近,而非赤道。

- B项:错误。极昼面积最小时,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南回归线附近,而非北回归线。

- C项:正确。当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移动时,北极圈内的极昼面积逐渐增大,直至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时达到最大。

- D项:错误。当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时,北极圈内的极昼面积逐渐减小,直至消失。

因此,正确答案为C。极昼面积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而增大。

---

通过以上详细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中,对于行星地球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至关重要。特别是涉及天文现象和地理现象的结合,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