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例题解析

在真核生物的体内,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染色体不仅承载着基因信息,还在细胞分裂和遗传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染色体变异是高中生物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本文将通过几道典型的染色体变异例题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点。
例题1:马铃薯花药离体培养与单倍体植株
题目:
用马铃薯的花药离体培养出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正常地进行减数分裂,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该花药的马铃薯是( )
A.三倍体 B.二倍体 C.四倍体 D.六倍体
解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概念。花药离体培养是指从植物的花药中提取生殖细胞(花粉),并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培养,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植株。这种技术在植物育种和遗传学研究中广泛应用。单倍体植株是指其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即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题目中提到,单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能两两配对形成12对。这意味着该单倍体植株的每个细胞中含有24条染色体(12对)。由于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数目等于原植物配子的染色体数目,我们可以推断出,产生该花药的马铃薯的配子中含有24条染色体。
进一步分析,如果马铃薯是二倍体,其体细胞应含有2个染色体组,即48条染色体,而配子则为24条;如果是三倍体,则体细胞为72条染色体,配子为36条;如果是四倍体,则体细胞为96条染色体,配子为48条;如果是六倍体,则体细胞为144条染色体,配子为72条。
根据题目描述,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能够两两配对,说明细胞中含有两组染色体。因此,产生该花药的马铃薯的体细胞中含有四组染色体,故为四倍体。答案选C。
例题2:水稻花药离体培养与秋水仙素处理
题目:
水稻的某3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利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浓度适当的秋水仙素处理。经此种方法培育出的水稻植株,其表现型最多可有( )
A.l种 B.4种 C.8种 D.16种
解析:
这道题目涉及的是多基因遗传和染色体加倍的问题。水稻的3对相对性状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这些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意味着它们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首先,我们计算水稻产生的配子种类。每对等位基因有两种可能的组合形式(如A/a, B/b, C/c),因此,总的配子类型为 \(2^3 = 8\) 种。换句话说,水稻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物基因型亦为8种。
接下来,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秋水仙素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加倍剂,它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无法正常分离染色体,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加倍,成为二倍体,但基因型仍然是纯合的。
由于这些纯合体的表现型取决于基因型,而每个基因型对应一种特定的表现型,因此,最终的水稻植株表现型最多为8种。答案选C。
例题3: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
题目:
用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所得的子一代植株开化后,经适当处理,则( )
A.能产生正常配子,结出种子形成果实 B.结出的果实为五倍体
C.不能产生正常配子,但可形成无籽西瓜 D.结出的果实为三倍体
解析:
这个问题涉及到多倍体植物的杂交及其后代的特性。四倍体西瓜(4n)与二倍体西瓜(2n)杂交,其子一代植株将是三倍体(3n)。这是因为三倍体植物的染色体组数为奇数,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无法正常配对,导致染色体分离紊乱,无法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
具体来说,三倍体西瓜植株在减数分裂时会出现问题,因为三个染色体组无法整齐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导致配子染色体数目不均衡,无法正常受精。因此,三倍体植株通常不能产生正常配子,也不能结出种子。
然而,如果对该三倍体植株进行适当处理,如用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刺激其子房,可以诱导子房发育成无籽果实。这种无籽果实仅由果皮构成,其细胞属于三倍体西瓜植株的体细胞,因此该果实为三倍体。
正确答案是CD。
与复习建议
通过对上述例题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染色体变异不仅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工具。染色体变异包括单倍体、多倍体、染色体数目变化以及结构变异等多种形式,它们在植物育种、作物改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于备考的同学来说,掌握染色体变异的基本原理和相关例题的解法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深入理解基本概念:确保你对单倍体、多倍体、染色体数目变化等概念有清晰的理解。
2. 熟悉解题思路:通过大量练习,掌握不同类型题目的一般解题步骤。
3. 关注实验技术:了解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等实验技术的应用背景和原理。
4. 结合实际应用:思考染色体变异在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希望这篇解析能帮助你在染色体变异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祝你复习顺利,考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