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不再遥远:高考备考冲刺要有三“心”

高考填志愿刚刚尘埃落定,网上博客话题余音未了,还在交流着得与失。然而,当考生们把眼光重新转回到考试上来时,他们突然发现留给他们的只有不到20天的时间了。朋友的女儿就曾对他抱怨,报志愿的那几天根本没法静下心看书,白白耽误了时间。面对考前这宝贵的20天,考生需要做到收心、净心和平心。
收心:把握命运的关键时刻
相对于全家总动员的志愿填报,这20天的最后复习冲刺是考生完全靠自己把握命运的时刻。在经历了与老师、家长、朋友一起对未来的一番焦虑和憧憬后,作为考生,大家还是要把复习备考放在首位。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一切愿望、理想都是建立在实际能力基础上的,志愿报得再漂亮,未来憧憬再美好,而考试发挥不理想,这一切只是海市蜃楼。要想达到目的,只有靠我们脚踏实地去努力。
在这关键的20天里,考生要把心收回到备考复习上来,全身心做好这最后的冲刺。许多考生在志愿填报期间可能会分心,思考各种可能性和未来的出路。但此时此刻,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专注于当前的任务——复习备考。每一天的时间都弥足珍贵,每一分钟的努力都有可能决定最终的成绩。
因此,考生要调整心态,将注意力从外界的干扰中抽离出来,回归到书本和笔记上。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也至关重要。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打扰;老师则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考生也要学会自我调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坚定的决心,考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应试水平。
净心:专注学习,排除杂念
学习书本上的知识,需要心无旁骛,凝神静气。总想着考试能得多少分,要上什么样的好大学,学什么样的好专业,心猿意马,想入非非,是无法进入学习状态的,是考试复习的大忌。现在,考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夯实基础,查漏补缺,专心做好复习这件事。哪个公式、定理还没弄懂,什么年代、地貌还没记牢,怎样运用语法、修辞?
唯有净心,才能找出不足,弥补缺陷,做到知识学习的全面、准确,做好备考复习。
为了达到净心的状态,考生需要采取一些具体的方法。首先,要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每天开始复习之前,先列出当天需要完成的任务清单,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解决。其次,要学会管理时间。合理安排每个科目的复习时间,避免因为某个科目花费过多时间而忽略了其他科目。再次,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使大脑始终保持清醒和敏锐。最后,要适当进行放松活动。例如,短暂的散步、深呼吸或听音乐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考生缓解压力,恢复精神状态。
此外,考生还可以通过冥想和正念练习来培养专注力。冥想是一种古老的修行方法,通过集中注意力于呼吸或其他感官体验,能够有效排除杂念,提升内心的平静感。正念则是指以一种开放、接纳的态度关注当下,避免过度担忧未来或沉溺于过去。
这两种方法不仅能帮助考生在复习时更加专注,还能在考试中保持冷静,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平心:用平常心面对挑战
我们做事情只有用平常心,才能不悖常理、顺应世事。首先,考生不必为那几天的耽误烦恼,磨刀不误砍柴工。志愿填报也是你的大事,理应由你亲自操刀,亲朋师友意见只能作参考。有了清晰、明确的目标,复习就会更有动力。其次,高考是决定人生方向的大事,但不是你的唯一。考生将来会遇到许多抉择,都需要用平常心来面对。
高考固然重要,但它并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通向未来的一个重要起点。对于考生来说,保持一颗平常心尤为重要。不要因为一次考试的成功或失败而过分自责或沾沾自喜。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是独一无二的,高考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无论结果如何,都应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继续前行。
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高考比的是实力。考生只要抱定平常心,潜心复习,临场发挥出最佳状态,考出真实成绩,那些最好的大学才不再遥远。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给自己施加过大的压力。每一个进步都是值得肯定的,每一次克服困难都是成长的机会。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正确的心态,考生一定能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这最后的20天里,考生需要收心、净心和平心。收心意味着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复习备考中;净心意味着排除杂念,专注于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平心则意味着以平常心对待高考,既不过分紧张也不掉以轻心。只有这样,考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应试水平,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愿每一位考生都能在高考中发挥出色,迈向理想的大学校园,开启人生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