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答案解析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答案解析

2025-03-28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答案解析

篇1: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答案解析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域划分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2.作为研究历史的史料依据,以下史料不可以用来研究

A.古代建筑 B.宗法制 C. 分封制 D.科举制

3.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从继承的角度看,该制度受到了前朝哪些制度的影响? ①禅让制 ②王位世袭制 ③分封制 ④血亲宗法制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5.恩格斯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论断的是,罗马法

A.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维护了罗马的共和制 D.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6. 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打破了世袭特权 D.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7.下列宪法中,都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其中作用最小的是

A.《权利法案》 B.《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8.5月11日晚,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宣布组成联合政府,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成为英国首相,他上台执政的经历依序应该是 ①觐见女王,获得授权 ②党内竞选 ③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下院选举,获得多数议席 ④正式出任首相

A.②→③→①→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9.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A.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最高权力的归属

B.相同的是都属于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专制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

10.“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的观点之所以错误,是因为 ①未认识到殖民主义侵略的本质 ②只看到“船坚炮利”和科技文明 ③夸大殖民主义传播文明的作用 ④贬低了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1.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00~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的是

A. 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

B.三民主义、民国、南京、孙中山、共和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12.下面是关于五四运动的四副对联,其中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的是

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13.为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我国政府颁布了《—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培育形成若干重点“红色旅游区”。下列各项主题中,最符合“沪浙红色旅游区”的是

A.辛亥首义,推翻帝制 B.革命武装,八一建军

C.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D.人民胜利,国旗飘扬

14.右图为至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示意图。其中至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根除了左右倾错误

B.中国共产党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正确性

C.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革命形势高涨,推翻国民党统治的时机已经成熟

15. 右图是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对这枚邮票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见证了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

B.孙中山和林肯作为中美两国“国父”深受人民爱戴

C.是为了宣扬美、中两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

D.体现了美国“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

16. 某报不久前报道,在某地石崖、石柱、石坊上发现大量的錾刻标语,如“列宁万岁”“争取苏维埃中国”“平分土地”“实行共产主义”等。这些标语最有可能出现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7.右图是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顶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长征的起点和终点都不在四川,“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却建在四川,你认为下列哪一理由不可能成为历史依据?

A.红军长征在四川经过的时间长、活动范围广

B.四川是抗战的总后方

C.红军在四川境内爬雪山、过草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D.四川是红军长征的主体地区

18.右图是南京总统府一张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

上面的日期是“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

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

A.清政府统治结束

B.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C.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南京大屠杀

D.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仪式举行

19. 有学者认为:“19世纪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巴黎公社革命

20.右图是2月14日我国发行的一套标题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邮票,但很快就收回,你认为收回的主要原因是

A. 受到苏联政府的强烈抗议

B.斯大林去世,中苏关系破裂

C.印刷质量太差

D.十月革命时不能称苏联

高 二 模 块 检 测

历 史 试 题

题 号一二总 分

21222324

得 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21.(15分)古今中外,制度的创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1)按示例完成下列表格:(2分)

西周汉唐

德才

考试成绩

世卿世禄察举制

(2)简要评述唐代选官制度的进步意义。(2分)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世界文明史》

(3)材料二中英国“全新的政体”和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两者各有何突出特点?(6分)

(4)有人说,美国的政治体制比英国的政治体制进步,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说明理由。(5分)

22.(15分)让我们通过苏格拉底审判案来近距离接触、感受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材料一 公元前3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

雅典人口总数雅典公民总数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罪名及结果

陪审员审判员产生方式

约40万约4万人6000人501人自愿报名、抽签、随机挑选辩论、举手、两轮投票慢神和蛊惑青年,多数票判其死刑

材料二“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你认为有资格入选501人审判员的有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2分)

(2)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8分)

(3)有人说,苏格拉底之死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据此,你认为苏格拉底案的最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5分)

23.(15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

——《时报》(3月5日)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辛亥革命是如何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闸门的?(2分)

材料二 五四运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珍贵的精神财富,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五四运动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历史上的爱国主义相比较,具有本质的进步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怎样的鲜明时代特征?(3分)

材料三 中央党校郭德宏教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伟大抗战塑造了伟大民族精神,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涣散、分裂到团结、统一的转折点。”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塑造了怎样的“民族精神”?试举一例说明“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涣散、分裂到团结、统一的转折点。”(6分)

(4)综合上述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主革命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任务。(4分)

24. (15分)“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了这句名言,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材料一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它出自哪一部历史文献?(3分)

材料二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

调查问题调查结果

1.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俄国497票, 美国107票

2.你心目中,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列宁227票,威尔逊(美国总统)51票

(2)据材料二概述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分别是什么?(4分)其中第二项调查结果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三 俄国“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和中国工农红军井冈山会师图

(3)材料三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一定的创新和发展。仅就革命道路而言,中、俄各自走的是什么道路?对此你有什么认识?(4分)

高二模块检测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C 2. C 3. B 4. D 5. D 6. C 7. B 8. A 9. A 10. D 11. A 12. D 13. C 14. B 15. C 16. B 17. B 18. B 19. D 20. D

二、 非选择题:每小题各15分,共60分。

21.(1)血缘、科举制。(2分)

(2)通过考试选拔官吏,打打破了门第的限制,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保证了中华帝国的长期繁荣。(2分)

(3)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美国:联邦制共和制政体。(2分)特点:英国君主的权利受宪法限制。美国:三权分立,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平衡。(4分)

(4)同意。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革命不彻底的结果,君主世袭;而美国的共和政体使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更为明显,对其它国家的影响更为深远,总统由选举产生等。(只看到表面现象或只能孤立地看问题,最多得3分) 不同意。两者各自都有自己的特点,都与本国的国情相适应,没有优劣之分,况且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能看到问题的本质,并与国情相结合可得5分)

22.(1)③(2分)

(2)理解:狭隘——主要指雅典的民主政治从范围上来看,仅是占人口总数10%的公民群体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4分)最充实——是指雅典民主政治重视和强调公民的集体参与、集体管理,实行自愿报名、抽签、随机挑选、辩论、举手、两轮投票等民主方式来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体现了人民主权,公民参政的积极性和热情被充分调动。(4分)(提示:不结合材料最多得4分)

(3)程序公正并不表示结果一定公正;民主政治可能产生多数人的暴政;雅典民主制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5分)(答出两点或言之有理即可)

23.(1)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推翻封建帝制,确立共和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

(2)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要求;注入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因素;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和觉醒。(3分)

(3)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抵御外侮,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转折点: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6分)

(4)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4分)

24.(1)中心内容: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2分)《共产党宣言》(1分)

(2)主流民意:俄国对中国的积极影响已经超过美国;(2分)列宁在人民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2分)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分)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等在中国大力宣传马列主义。(2分)

(3)俄国通过城市武装暴动取得革命胜利;中国通过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认识: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4分)

篇2: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答案解析

二、 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D C A D D B B B D D C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C A B D B C D D B A A

二、 非选择题(共3题,31题13分;32题18分;33题9分)

26.(1)措施:①迁都或说汉话(移风易俗)。②8项任意3项

(2)内容:①理财: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和市易法等。②整顿军队: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和将兵法等。③取士之法:改革科举、整顿太学、唯才用人。(任意四项)

(3)学习两位改革家观察敏锐、以高瞻远瞩的气魄来应对形势、勇于改革的精神;面对困难和挫折坚持不懈、用于斗争,以强有力的措施积极推进改革的进取精神。(一点就给分,言之有理即可)

27.(1)第一种看法:不真实;这是作者美化统治者,因为改革实际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

第二种看法:真实。通过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认为是沙皇赐予的,感激统治者;与此同时农民还可以赎买份地。

(2)生活习俗西化,引进西方文明。(如答倡导文明开化也可)让更多的日本人认识和了解西方文明,促进日本社会的近代化。(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3)观点:变法是人们的共识;变法遇到一定的阻力;主张向西方学习。(答出其中一点即可)意图:通过变法实现自强,巩固封建统治。

(4)依靠原有的统治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8(1)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侵略;苏联采取避战自保政策;中国、西班牙、埃塞俄比亚等国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各自为战,力量弱小;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未能联合起来,致使局部战争发展为世界大战。(4分,两点即得分)

(2)图a与图b:《凡尔赛和约》引发了德国人民的民族复仇情绪,希特勒借机欺骗人民支持,建立法西斯政权。图c与图d:二战后审判德国战犯,严惩法西斯分子。德国对战争罪行深刻反思,总理以此向世人昭示和平。(4分)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答案解析-2

(3)大大加强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是战胜德、意、日法西斯的重要保证。(2分)

(4)政治上: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的召开;军事上: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投降;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4分)

29.(1)两者的相同点是在解决一些重大危机时,往往不被重视,起不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原因是一些大国为谋取霸权推行强权政治,无视有关国际公约。例如20世纪代,国联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都没有起到制止侵略、维护和平的作用。联合国在普遍裁军方面一事无成,它也未能制止美苏之间的摩擦,而这种摩擦是对国际和平的威胁。

(2)原因:①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希望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态度:第一种:赞成。日本是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承担联合国大量经费,应当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种:反对。日本在近代史上发动的侵略战争给周边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二战后日本法西斯的处置很不彻底,军国主义阴霾不散,极右势力猖獗;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日本作为一个曾将给亚洲许多国家带来灾难的民族,对侵略历史的反省很不彻底,无以奢谈成为旨在卫华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3)联合国会费分摊比率是按照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大小来决定的,中国、俄罗斯、欧盟比例的提高说明了近年来各自的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篇3: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答案解析

篇3: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答案解析

1.B 2.D 3.A 4.A 5.B 6.A 7.D 8.C 9.A 10.B 11.C 12.A 13.D 14.B 15.B 16.C 17.C 18.A 19.D 20.D

21.(15分)(1)本指农业;末指工商业。(4分)重农抑商。(1分)为秦国富强及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1分)(2)民众务农不仅可以收获地利,而且有益于端正民心民志;民众致力于农耕,则朴实而易于驱使,谨慎而遵守国法,积累私产而不愿意流徙;这样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君主地位。(4分)(3)农民(小农)。(1分)土地兼并导致农民失去土地;沉重的赋税和地租剥削; 水旱灾害频繁常使农民破产。(4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2.(15分)(1)山东、山西、河北、蒙占等地;(2分)宣政院;宣慰司;行省。(任答2点,共2分)

(2)论文(11分)

观点(2分) 史实(6分)

行省制有地方分权的色彩。(1分) 行省可以拥有一定的经济权,可以留用30%的财政用于地方发展;

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

行省下设置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事务。(3分)

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1分) 行省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有利于打破地方政府利用自身的地理环境割据自重;

中央政府掌握行省的人事权,控制了各级官吏的选拔任命:

行省军队的调动权由皇帝控制,抑制地方军阀势力。(3分)

总结论:行省制较好地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2分)

行文逻辑。(1分)

23.(1)郑氏政权。(1分)(2)驻藏大臣并非乾隆年间始设,在雍正年间就设立了。(2分)(3)注意: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史学方法的掌握水平和历史思维的缜密程度,仅有观点不陈述理由不得分。评分可参考如下四个等级,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A级:可以。因为这是清代人绘制的画卷,作者所处的时代与其所反映的历史时期相去不遥远。B级:可以。除陈述A 级内容外,能进一步指出,虽然作为绘画,不排斥有艺术加工、夸张的成分,但其总体风格还是接近写实。C级:不能判断。因为还须考察画家所处的具体时代,以判断其是否为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或还须与相关的原始材料印证,才能做出判断。D级:最多只能作为旁证材料。能综合上述三个级别的内容,可补充指出,从画中至少能反映出当时人的服饰,军队的马匹、规模、营帐、旗帜等信息内容。或能反映画家所处时代和画家对相关历史事件的认识。(5分)(4)清初统治者巩固与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意正确、言之有理均可)。(2分)

24.(1)鼓励个人奋斗,提倡禁欲、戒酒、节俭和积累财富等。(2分)新兴资产阶级。(1分)(2)先是组织骑兵队,后组织新模范军。(1分)由自耕农、手工业者组成,能够吃苦耐劳,痛恨封建制度,虔诚信仰上帝,愿为议会献身;纪律严明;军官均由平民提升起来。(2分)铁骑军在马斯顿荒原战役中获得大捷,扭转了第一次内战的局面;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摧毁了王军主力。(2分)(3)同意。理由:护国主统治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符合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不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再版。不同意。理由:护国主统治否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实际上就是个人独裁。(2分)

25.(1)原因:欧洲文明是工业文明,代表历史发展方向;日本门户被美国打开,出现民族危机;日本长期闭关锁国,国力落后,需要壮大自身实力;中国深受列强欺凌的现实引起日本有识之士的警觉。(4分)体现: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答出建工厂、办学校、穿西装、练军队等具体措施亦可。2分)(2)途径:先学文化再学制度最后进行物质建设。(1分)态度:赞同;福泽谕吉学习西方必须思想、制度、经济多管齐下的主张很有见地,遵循先难后易的原则,有利于减少阻力,对明治维新有指导和推动作用。或不赞同;所列出的文化制度经济的学习顺序具有理想化和机械主义的弊端,在实践中很难操作。(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