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一物理学习要点:深入理解自由落体运动

高一物理学习要点:深入理解自由落体运动

2025-04-25
高一物理学习要点:深入理解自由落体运动

篇1:高一物理学习要点:深入理解自由落体运动

常规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初速度为零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知识点。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知识点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2:高一物理学习要点:深入理解自由落体运动

你还在为高中物理学习而苦恼吗?别担心,看了高一物理学习:高一物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以后你会有很大的收获:

高一物理学习:高一物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

第一、二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记录自由落体运动轨迹

1.物体仅在中立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理想化模型)。在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与物体重量无关。

2.伽利略的科学方法: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常量,称为重力加速度(g)。g=9.8m/s

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其大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vt=2gs

竖直上抛运动

1.处理方法:分段法(上升过程a=-g,下降过程为自由落体),整体法(a=-g,注意矢量性)

1.速度公式:vt=v0gt位移公式:h=v0tgt/2

2.上升到最高点时间t=v0/g,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与回落到抛出点所用时间相等

3.上升的最大高度:s=v0/2g

通过阅读高一物理学习:高一物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这篇文章,小编相信大家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大家学习轻松愉快!

篇3:高一物理学习要点:深入理解自由落体运动

  1、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重快轻慢”――非也

  亚里斯多德――Y

  伽利略――――N

  (1)特点:只受重力作用,即υ0=0、a=g

  (由赤道向两极,g增加由地面向高空,g减小一般认为g不变)

  (2)运动规律: V = g t H = g t2. / 2 V2 = 2 g H

  对于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下落的时间仅与高度有关,与物体受的重力无关。

  (3)符合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规律

  2、 竖直上抛运动:物体上获得竖直向上的初速度υ0后仅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特点:只受重力作用且与初速度方向反向,以初速方向为正方向则---a=-g

  运动规律:

  (1) V=V0-g t V0 / g

  (2)H=V0 t-g t2 / 2

  (3) V02-V2=2gH =V02 / 2g

  (4) v = ( V0 +V) / 2

  例:竖直上抛,V0=100m / s 忽略空气阻力

  (1)、多长时间到达最高点?

  0=V0-g t t=V0 / g=10秒 500米

  (2)、最高能上升多高?(最大高度) 0-V02=-2g H 02/2g=500米

  (3)、回到抛出点用多长时间?

  H=g t2. / 2 t=10秒 时间对称性

  (4)、回到抛出点时速度=?

  V=g t V=100m / s 方向向下 速度大小对称性

  (5)、接着下落10秒,速度=?

  v=100+10×10=200m/s 方向向下

  (6)、此时的位置?

  s=100×10+0.5×10×102=1500米

  (7)、理解前10秒、20秒 v(m/s)

  30秒 内的位移

  结论:时间对称性,速度大小对称性

  注意:若物体在上升或下落中还受有恒空气阻力,则物体的运动不再是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分别计算上升a上与下降a下的加速度,利用匀变速公式问题同样可以得到解决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上升阶段为匀减速运动,下落阶段为自由落体运动。

  特点:.上升和下降(至落回原处)的两个过程互为逆运动,具有对称性。

  结论:①速度对称:上升和下降过程中质点经过同一位置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②时间对称:上升和下降经历的时间相等。

  (2).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量:

  ①上升最大高度:Sm=2g

  ②上升最大高度和从最大高度点下落到抛出点两过程所经历的时间:t上t下

  (3)处理竖直上抛运动注意往返情况。

篇4:高一物理学习要点:深入理解自由落体运动

常规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初速度为零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以下是第二章自由落体运动知识点,请大家参考。

一、自由落体运动。

1、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任何一个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下落时都会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从而使运动情况变的复杂。若想办法排除空气阻力的影响(如:改变物体形状和大小,也可以把下落的物体置于真空的环境之中),让物体下落时之受重力的作用,那么物体的下落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从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出发,显然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因为下落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而对于每一个物体它所受的重力在地面附近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它在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也是保持恒定的。而且,对不同的物体在同一个地点下落时的加速度也是相同的。关于这一点各种实验都可以证明,如课本上介绍的牛顿管实验以及同学们会做的打点计时器的实验等。综上所述,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自由落体加速度。

1、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因为这个加速度是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所以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通常不用a表示,而用符号g来表示自由落体加速度。

2、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同学们可以参看课本或其他读物就会发现在不同的地点自由落体加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如:广州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是9.788m/s2,杭州是9.793m/s2,上海是9.794m/s2,华盛顿是9.801m/s2,北京是9.80122m/s2,巴黎是9.809m/s2,莫斯科是9.816m/s2。即使在同一位置在不同的高度加速度的值也是不一样的。如在北京海拔4km时自由落体加速度是9.789m/s2,海拔8km时是9.777m/s2,海拔12km时是9.765m/s2,海拔16km时是9.752m/s2,海拔20km时是9.740m/s2。

尽管在地球上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高度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值一般都不相同,但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近似地认为在地面附近(不管什么地点和有限的高度内)的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值为:g = 9.765m/s2。在粗略的计算中有时也可以认为重力加速度g = 10m/s2。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篇5:高一物理学习要点:深入理解自由落体运动

【定义】

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在仅受重力作用时具有的加速度叫做重力加速度,也叫自由落体加速度,用g表示。

【性质】

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在同一地区的同一高度,任何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都是相同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随海拔高度增大而减小。当物体距地面高度远远小于地球半径时,g变化不大。而离地面高度较大时,重力加速度g数值显著减小,此时不能认为g为常数。距离地面同一高度的重力加速度,也会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变大。由于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提供了物体绕地轴作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纬度越高,圆周运动轨道半径越小,需要的向心力也越小,重力将随之增大,重力加速度也变大。地理南北两极处的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0,需要的向心力也为0,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此时的重力加速度也达到最大。

【数值g】

由于g随纬度变化不大,因此国际上将在纬度45的海平面精确测得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9.80665米/秒作为重力加速度的标准值。在解决地球表面附近的问题中,通常将g作为常数,在一般计算中可以取g=9.80米/秒。

【规律】

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v=gt

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h=gt/2

速度随位移的变化规律:2gs=v

【推论】

1.第1秒末、第2秒末、、第n秒末的速度之比 V1:V2:V3:Vn=1:2:3::n

2.从下落开始,物体在每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自然数奇数之比1:3:5:72n-1

3.从下落开始,物体在每相邻两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at

4.从下落开始,物体通过1s、2s、3s、4s.....ns所用的时间为1:2:3:4:n

物体通过1s 所用的时间为(2S/g)

物体通过2s 所用的时间为(2S/g)2

物体通过ns 所用的时间为(2S/g)n 且由推论3易得推论4

5.从下落开始,物体通过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为1:2-1:3-2:4-3:n-(n-1)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期末复习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6:高一物理学习要点:深入理解自由落体运动

假期,最终还是到了掰着手指头就能数完的日子。现在的你,是处于认识新伙伴的欣喜中?对高中生活的期待中?还是依旧沉浸在假期的惬意中无法自拔? 一起来看那看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章节要点!

一、自由落体运动

1、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任何一个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下落时都会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从而使运动情况变的复杂。若想办法排除空气阻力的影响(如:改变物体形状和大小,也可以把下落的物体置于真空的环境之中),让物体下落时之受重力的作用,那么物体的下落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从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出发,显然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因为下落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而对于每一个物体它所受的重力在地面附近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它在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也是保持恒定的。而且,对不同的物体在同一个地点下落时的加速度也是相同的。关于这一点各种实验都可以证明,如课本上介绍的“牛顿管实验”以及同学们会做的打点计时器的实验等。综上所述,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自由落体加速度

1、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因为这个加速度是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所以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通常不用“a”表示,而用符号“g”来表示自由落体加速度。

2、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同学们可以参看课本或其他读物就会发现在不同的地点自由落体加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

如:广州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是9.788m/s2,杭州是9.793m/s2,上海是9.794m/s2,华盛顿是9.801m/s2,北京是9.80122m/s2,巴黎是9.809m/s2,莫斯科是9.816m/s2。即使在同一位置在不同的高度加速度的值也是不一样的。如在北京海拔4km时自由落体加速度是9.789m/s2,海拔8km时是9.777m/s2,海拔12km时是9.765m/s2,海拔16km时是9.752m/s2,海拔20km时是9.740m/s2。

尽管在地球上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高度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值一般都不相同,但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近似地认为在地面附近(不管什么地点和有限的高度内)的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值为:g =9.765m/s2。

在粗略的计算中有时也可以认为重力加速度g = 10m/s2。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同步练习题】

1、在忽略空气阻力情况下,让一轻一重的两块石块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关于两块石块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

B.轻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

C.在着地前的任一时刻,两块石块具有相同的速度,相同的位移和相同的加速度

D.两块石块在下落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2、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时间图象正确的是()

3、甲乙两球从同一高度相隔1秒先后自由落下,在下落过程中()

A.两球的距离始终不变

B.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

C.两球的速度差始终不变

D.两球的速度差越来越在

4、自由下落的物体,在任何相邻的单位时间内下落的距离之差和平均速度之差在数值上分别等于()

A.g/22g

B.g/2g/4

C.gg

D.g2g

5、有一直升机停在200m高的空中静止不动,有一乘客从窗口由静止每隔1秒释放一个钢球,则钢球在空中的排列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相邻钢球间距离相等

B.越靠近地面,相邻钢球的距离越大

C.在落地前,早释放的钢球速度总是比晚释放的钢球的速度大

D.早释放的钢球落地时的速度大

同学们是不是有着聪明的头脑呢?接下来,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章节要点来供同学们练习从而巩固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大家一定要认真做哦,更多请点击【高一物理必修】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