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山东省高二学生寒假历史作业

山东省高二学生寒假历史作业

2025-07-07
山东省高二学生寒假历史作业

篇1:山东省高二学生寒假历史作业

一、选择题

1. 10月23日到28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修订后的消防法,使我国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关于我国民主法制的历程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新民主主义的宪法

B.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C.宪法是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2. 3月3日,某村采取不设候选人、本村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成功选举产生村委会1名主任、1名副主任。这种选举办法推动了哪项制度的改革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3.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下面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A.《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B.《告台湾同胞书》

C.《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政府工作报告》

4. 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取其谐音,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

B.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 ??

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D.没有看到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5. 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

①民主选举 ②民主决策 ③民主管理 ④民主监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 11月10日,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经贸合作论坛在台北揭幕。此次江苏代表团访台,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的对台采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 ????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 在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日子里,《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

章的社评。其中有这样的评论: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本地,

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心存怀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经烟消

云散了。请你给该评论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B.一国两制香港繁荣稳定的制度保障

C. 一国两制能够解决台湾问题 D. 一国两制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8.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令两岸人民感动至深的诗: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鲜明地表现了

A.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是台湾民众的主流

B.两岸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所认同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D.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9. 《联合国宪章》以及其国际法都明确规定,必须遵守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别国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得干涉别国内政,,美国不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说明

A.国际法没有普遍的约束力

B.霸权主义是破坏国际秩序、危害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C.联合国对霸权主义软弱无力

D.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10.20世纪代,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改善新中国的建设环境、建立新的国际关系,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其中包括

①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④以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亚非会议顺利举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1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压力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当时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美苏对峙削弱了实力 ②世界两极格局解体

③西欧日本经济的崛起 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④

12.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

A.巴黎公社失败时??B.世贸组织成立时??C.欧元问世时??D.两极格局瓦解时

13.某班同学存对东欧剧变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出,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因此,对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这一观点

A.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折

B.没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洞察历史

C.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

D.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落后史观

14.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

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15.11月23日朝鲜炮击延坪岛。此后,由于担心朝鲜再度发起挑衅行为,美国派出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参加联合军事演习,此举遭到不少韩国民众的抗议。朝鲜半岛局势再度紧张,这表明

A.两极格局瓦解 B.世界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

C.国际恐怖主义呈现泛滥趋势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16.某历史兴趣小组利用右图进行研究性学习。据此,你

认为其研究主题是

A.政治多极化迅速发展 B.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人类

C.大国强权政治下的世界D.联合国的职能发生变化

17. ,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

美国运动员科恩误上了中国队的班车,庄则栋主动上前向

科恩打招呼,并且赠送了礼物。这一举动

A.是卖国的,美国是中国的头号敌人

B.是可笑的,中国置民族尊严、大义于不顾

C.是得体的,民间交流有利于两国关系的改善

D.是正常的,中美关系已经亲密无间

18. 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 新航路开辟的决定性因素是

A.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B.《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流传的影响 C.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D.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

A.出现几何形国家边界 B. 爆发民族独立战争

C.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 D. 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二、非选择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华网北京12月19日电 明天,澳门将以中国一个特别行政区的身份隆重庆祝她的10周岁生日。虽然澳门拥有比久远得多的历史,但是这一个特定的是如此让人惊叹。带着脱胎换骨的清新,澳门正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大步穿越历史之门,自信地走向下一个。

材料二 前的今天,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庄严宣告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回归祖国,实现了包括广大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百年夙愿,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

7月1日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的讲话

材料三 2月24日,邓小平同志会见美国乔治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指出: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我多年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

请回答:

(1)材料二中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前的今天是怎样解决香港问题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香港、澳门问题能够成功解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胡锦涛为什么说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

(3)根据材料三中邓小平同志所谈表现出的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态度,你认为我们今后应该怎样解决台湾问题?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二十年来,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出于上述考虑尼克松派基辛格秘密访华。

材料三 4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了会见,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共识。

7月20日,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表示,本次美韩军演的主要目的是给朝鲜一个强势的信号。他对此前中国官方提出的美国航母参与军演将威胁中国的说法作出回应,称这些演习将在朝鲜半岛的海岸线进行,而非中国的海岸线,并说这跟挑衅没有任何联系。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当时美国对华采取了什么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近年来中美关系表现出怎样的态势?请就中美两国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双边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山东省高二寒假作业,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大家能够快乐学习。

篇2:山东省高二学生寒假历史作业

一、选择题

1. 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 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 这个 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2. 阅读下表,表中有关民告官案件的数据反映的是

受理案件数(件) 原告撤诉率(%) 原告败诉率(%) 被告败诉率(%) 27125 37.84 35.93 21.98 100921 32.38 28.61 25.67 A.法律在规范政府行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B.中国已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完全得到保障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3. 某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祖国统一的图片展,展览内容按事实发生的先后顺序分为四个板块,排列正确的是

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②胡锦涛会见连战

③中英香港政权交接 ④中葡澳门政权交接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 ①④③② D. ①②④③

4. 人民币是我国现行流通货币。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二套人民币,票面上采用了汉、蒙、藏、维四种民族文字,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票面上开始采用汉、蒙、藏、维、壮五种民族文字,至今人民币的票面上依然是这五种文字。透过人民币票面的文字,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第二套人民币五圆券???????????????第三套人民币五圆券

①民族平等原则??????????②少数民族进入了社会主义?

③民族区域自治??????????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 民主人士张澜在一次发言中讲道: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

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它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张澜在

发言中所讲的它是指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 冯骥才在《关于博物馆》中说: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文中所说的教训主要是( )

A.要注重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B.要严格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调整生产关系????????????????D.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7. 为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并成功运用于对港澳

问题的解决。一国两制的核心问题是

A.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 B.一个中国和祖国统一

C.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D.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以保留军队

8. 如果给右边德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的疆域图配一个恰当的标

题,正确的应该是

A.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 B.四国分区占领下的德国

C.冷战时期的德国 D.柏林墙推倒后的德国

9. ,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次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世界政治的多极格局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10.为不结盟运动兴起50周年。下列对不结盟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由英国等国发起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不结盟运动是一个与美苏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D.它反映了新兴独立国家积极谋求维护国家主权

11.20世纪50~代,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崛起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当时A.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B.欧洲与美国关系决裂

C.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D.两极格局中出现多极化趋势

①二战中修筑柏林墙是为了对付希特勒法西斯

②柏林墙是二战后东西方冷战关系的标志性建筑

③柏林墙切断了东、西柏林之间的联系和自由往来

④柏林墙被拆除,标志雅尔塔体系彻底完结

A. B. C. D.

A.世界日益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B.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形成

C.西欧、日本努力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D.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5.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要求 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C.中国需要美国支持以对抗苏联 D.中美关系正常化推进台湾问题解决

16.6月,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4月14日,第三届金砖国家领袖峰会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签署了(三亚宣言》,形成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

A.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C.一直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D.在区域合作中起主导作用

17. 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漕渠 D.白渠

18.史书中关于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记载直接反映了景德镇制瓷业中

A.规模大,分工极细

B.与传统官办手工工厂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

C.机器生产形成并发展

19. 右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从图中我们能读出

的正确的历史信息有

①牛耕在当时得到了推广 ②中国传统步犁形状基本定型

③东汉绘画技术高超 ④东汉精耕细作技术得到提高

A.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20. 新航路开辟时,正值中国的明朝中后期,新航路的开辟与当时中国有关的的是

①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到中国

②西方殖民者开始骚扰中国的东南沿海

③西方国家开始从中国掠夺大量白银

④是当时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之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21.

图一:英国女王授于大海盗德雷克骑士称号 图二:英国舰队与荷兰舰队的海战

图三:英国东印度公司 图四:黑奴在英国殖民者押解下运抵美洲

请回答:

(1)图一说明英国当时政府采取一种什么政策?为什么采取这种政策?这使英国获得什么样的称号?

(2)图二说明了此时英国的海外政策是什么?为什么采取这种政策?结果如何?

(3)图三和图四说明英国在海外殖民活动中采取什么方式?这对英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高二寒假作业历史三

一、选择题

15 CAACB 610 ABCBD 1115 DBADB 1620 BBABC

二、非选择题

21. (1)农工商并重,农工商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思想:重农抑商。影响:在战国时期对发展封建经济起了很大作用,为封建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

(3)思想:重农抑商。影响: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致使社会经济发展日益迟滞,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

22.⑴说明英国政府鼓励海盗的抢劫行为。因为当时海外扩张最强大的两个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当时英国还没有能力与他们进行全面竞争,所以英国人对西班牙船只进行海盗式的劫掠。这使英国被称为海盗国家。

⑵说明此时英国的海外政策是争夺海外殖民霸权。因为17世纪英国实力逐渐增强,开始夺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结果:与荷兰、法国进行了一系列战争,到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⑶英国在海外殖民活动中通过设立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并且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影响: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国内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这篇山东省高二寒假作业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3:山东省高二学生寒假历史作业

大家把理论知识复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多做题,从题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学懂,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山东省高二寒假作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选择题

1.,弓弯半月夜弹云机杼终年织妇勤,

这反映了

A.宋代制瓷的高超技巧 B.宋代丝织业的发展

C.宋代棉纺织业的发展状况 D.宋代冶炼技术的进步

2. 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石器 耜 铁农具 曲辕犁

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D.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3. 谚语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 小满芝麻芒种谷

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 黄牛过河各顾各

.下列金属冶炼技术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青铜铸造技术用煤作燃料冶铁焦炭炼铁A. ①③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②? D.②①④③

6.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和探究完《新航路开辟》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写出来自己的历史小论文,题目分别是:《哥伦布为欧洲发现了无主地》《麦哲伦与地圆学说》《中国四大发明与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让欧洲崛起》,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正确说法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 西班牙皇家造币厂发行过一枚12欧元纪念银币(右图),以纪念历史性旅程发现美洲大陆之旅。马克思认为这次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这是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使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B.殖民扩张活动给殖民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C.殖民地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D.新航路的开辟使近代商品交易产生

8. 清朝实行抑商、海禁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④加快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9. 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10.,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西班牙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帝国,掠得巨额财富

C.西班牙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西班牙打败荷兰,掌握世界殖民霸权

11.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新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C.工业革命不断扩展 D.欧洲殖民者侵占美洲土地

12. 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其主要的媒介是 A.物美价廉的商品???????????? B.具有威慑力的炮舰????? C.先进的通讯工具??????????????? D.资本主义先进的政治制度

A.冷战结束后天下并不太平 B.美国干预别国和地区事务

C.美俄关系趋向紧张 D.形成了新的美俄两极格局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推动各种国际交流和合作。中国开展这些外交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

A.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为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环境 D.挑战美苏两极格局

16.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与邻为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17. 下图是分别收藏于大陆和台湾的《富春山居图》在分离60 余年后,于6月1日在台湾合作展览的开幕式场景,外电评论说从未有一幅画,如此拨动两岸亿万同胞的心弦。对其主题山水合壁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画展之所以万众瞩目,因为此画见证了两岸同根、折射出同胞的悲欢

②山水合壁折射出中华文化对圆满与和谐的不懈追求

③画展的成功开幕昭示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时代大潮

④此次残画的破镜重圆标志着阻碍两岸交流的人为障碍之

墙最终崩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8. 8月,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认为:(解决两岸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应该是( )

A.在维持两岸现状的前提下,谋求两岸和平发展

B.积极开展两岸对话,谋求国家统一

C.拒绝两岸统一,坚持台独立场 D.反对台湾独立,促进国家统一

19.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52家,64家,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20. 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二、非选择题

21.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近代史上,西方各国逐步建立起了代议制民主制度。因国情差异,代议制民主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试指出英、美两国代议制民主的不同形式,并指出各自的特点。

材料一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2)材料一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

材料二

(3)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4)某中学兴趣研究小组欲对近代西方创立的政治制度进行探究,请你为其提供三种获取相关探究资料的方法。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

材料一 二战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 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什么样的政治格局?

?

材料二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与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摘自高一岳麓版教材必修Ⅰ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因素都有哪些?根源是什么?

材料三 ,美英未经联合国安理会同意对伊拉克进行大轰炸。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未经联合国安理会同意,向南联盟发动大规模的空袭。美国以反恐为名义发动对阿富汗战争,推倒塔利班政权。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这是美国的坦克式民主和自由。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冷战结束后美国的战略企图是什么?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是什么?美国的战略企图会受到当今国际上哪些力量制约?

(4)你认为当今新的政治格局趋势会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怎样影响?

高二寒假作业历史四

一、选择题

15 CDDBB 610 CADAB 1115 DQADC 1620 DAABD

二、非选择题

21. (1)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美国联邦制民主共和制。特点:英国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美国分权与制衡,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

(3)平反冤假错案;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基层民主选举。

(4)查阅文献资料;网上搜索;求教专家学者;观看音像资料等。

22.(1)美苏两极格局。

(2)变化: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因素:①日本和欧洲共同体的崛起。 ②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发展壮大)。③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根源: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3)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领导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制约力量:欧盟的综合实力大增,对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影响。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步伐,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仍是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联合国作用越来越重要。

(4)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这篇山东省高二寒假作业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