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二历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历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2024-12-12
高二历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篇1:高二历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威海模拟)古代 儒家思想包含了大量社会和谐的内容,儒家强调天人和谐、人我和谐、君民和谐以及身心和谐。下列思想体现“人我和谐”的是 (  )

A.天人合一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轻民贵

D.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北京西城区抽样测试)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人的生命

3.梁启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指出:“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下列与“思想自由之明效”一致的是(  )

①百家争鸣促进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②百家争鸣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的解放 ③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④百家争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某位同学在他的笔记本上记下了如下内容:“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并为之拟了一个课题,这个课题为确切的是(  )

A.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B.儒法之争激烈

C.仁政替代了法治 D.封建统治思想成熟

5.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 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太 学建立所产生的历史影响有(  )

①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②发扬光大了儒学 ③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④使地方教育系统初步建立起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下列言论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8.下列人物的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先声的是(  )

A.孔子和孟子         B.韩愈和李翱

C.荀子和董仲舒 D.程颢和程颐

9.(淄博模拟)《宋史》中出现了一批下列人物名字——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从中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

A.佛学 B.法学

C.道学 D.理学

10.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提倡的(  )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11.(北京海淀二模)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忠义英雄,其忠义思想的来源应该包括(  )

①孔子的“仁”“礼”主张 ②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③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思想 ④明清之际的反传统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李贽说:“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初一念之本心也。”这说明李贽认为(  )

①人人有一种本然之心,也就是童心 ②童心是虚伪和不真诚的 ③童心是一种没受侵蚀而保存天真淳朴状态的心理④封建礼教是虚伪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多 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 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B.董仲舒的主张是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C.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

D.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了质疑

14.明末清初,顾炎武主张做学问要“经世致用”,对后代学风影响很大。他的代表作是 (  )

①《明夷待访录》  ②《日知录》 ③《天下郡国利病书》

④《潜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王夫之是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其政治思想的主旨是(  )

A.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B.循天下之公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16.右图是北京奥运会的火炬顶端和底部,其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下列对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早的纸

B.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他造出便于书写的纸称为“蔡侯纸”

C.《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造纸工序

D.纸的应用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有了 革命性的进步

17.(潍坊模拟)是郑 和首次下西洋605周年。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与今天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和中欧合作研制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相似功能。这项技术是(  )

A. 指南针的应用        B.造纸术的应用

C.火药的应用 D.活字印刷术的应用18.有关“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有度》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谋》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奥斯特已发现如果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它附近的普通罗盘的磁针就会发生偏移。法拉第从中得到启发,他成功地发明了一种简单的装置——事实上法拉第发明的是第一台电动机。读完材料后,你的结论是 (  )

A.科技是生产力并随社会需要而发展 B.磁性的应用有一定的过程

C.“电的鼻祖是我们中国人” D.我国科技滞后于西方

19.(四川成都检测)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

20.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B.实用技术发达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21.(福州模拟)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下图所示“车”字形体演 进的基本趋势是(  )

A.逐渐形象化        B.逐渐多样化

C.逐渐简约化 D.逐渐国际化

22.在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成为重点推介的文化产品。右图年画内容主要反映了(  )

A.文人意趣 B.民间风情

C.宫廷生活 D.渔猎活动

23.有人评价王国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中“画中有诗”是诸多 中国杰作的共同风格。这说明文人画(  )

A.追求抒情写意风格 B.讲究布局构图

C.拘泥于客观景物的逼真摹写 D.是诗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4.“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  )

A.汉赋 B.宋词

C.京剧 D.小说

25.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会谈之余两人均唱了几段自己喜爱的国粹艺 术——京剧。这一段佳话说明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具有(  )

A.相同的心理素质 B.共同的文化传统

C.相同的经济基础 D.共同的生活习俗

26.与右图所示事件关系为密切的国家法定节假日是(  )

A.中秋节 B.端午节

C.清明节 D.春节

27.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麻鞋见天子,衣 袖露两肘。”反映的是作者(  )

A.安史之乱后颠沛流离的生活

B.忧国忧民情怀

C.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

D.寄托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28.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词句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唐诗、宋词、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29.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唐诗 ②宋词 ③元杂剧 ④明清小说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0.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各个时期主流文学的表达形式变化看,中国古代主流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

A.逐渐贵族化 B.逐渐平民化

C.逐渐宗教化 D.逐渐神秘化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 560周年。孔子文化节以表现“仁者爱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切入点,口号是“走近孔子,感悟圣城”,目标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国际间文化交流,突出“中日韩文化交流”的特色,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努力把孔子文化节打造成经典文化品牌。

材料二 韩国不仅把忠孝一致作为儒教的行为模式,而且通过风俗礼仪在日常生活中讲进行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安国立命的伦理纲常,让青少年以及所有的公民都从中强烈地感受到浓厚的道德熏陶和民族精神感染,从而形成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韩国的繁荣提供精神动力。……至今,儒教在韩国社会中仍占有绝对的比重,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历史贡献。(6分)

(2)据材料二,韩国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内容?对本国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3)我们今天应如何对待传统道德?(6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朝以前,世界上的重要发明和重大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8%以上。

……火药的发明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并未上升到化学反应方面的科学认识。中国早发现哈雷彗星,但却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现的周期……张衡的浑天仪没有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中国古代的数学偏重“算”的实用技巧,而缺乏用以演绎、证明规律的理念。中国古代科技于西方的大多在经验技能方面,其间缺少科学的概念、定律和逻辑推理,也未能提出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学说。

材料二 董仲舒是西汉一代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也占有重要地位。……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瑜等著《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 的确非常伟大。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特点(不要摘抄原文)。(6分)

(2)董仲舒为什么能在中国文化占有重要地位?(5分)

(3)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李约瑟的“问题”。(9分)

篇2:高二历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本文题目: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佳答案)

1.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主要是指( )

A.奴隶的反抗斗争 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斗争

C.工商业奴隶主的挑战 D.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

2.之所以说财产等级制度重新分配了国家的政治权利,依据是( )

A.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平民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行列

C.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的行列

D.贵族阶层被排挤出国家政权之外

3.按照财产等级制度,雅典第四等级可以参加或是担任官员的是( )

①公民大会 ②四百人会议 ③陪审员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4.(公元前3)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 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 表当时谁的利益( )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

5.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 ( )

A.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D.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

6.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材料描述的改革是( )

A.孝文帝改革 B.改革 C.梭伦改革 D.明治维新

7.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上述材料表明( )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发展

C.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又兴旺

D.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8.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具体措施有( )

①迁都洛阳 ②整顿吏治 ③重用汉族地主 ④改汉姓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9.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10.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 )

A. 整顿吏治 B. 汉化政策 C. 迁都洛阳 D. 颁布均田令

11.北魏孝文帝改革政策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 )

①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 ②得到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

③孝文帝个 人改革的态度坚决 ④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政府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2.王安石颁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A.限制大地主的利益 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D.巩固加强中央集权

13.王安石的富国之法中,体现政府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能力的是( )

A.市易法 B.方田均税法 C.均输法 D.免役法

14.北宋时期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主要称赞王安石变法中的( )

A.农田水利法 B.青苗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

15.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张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

A.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16.右图是欧洲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图片,它反映的最主要信息是( )

A.教会内部分裂,出现附属于王权的新教会

B.新教否定上帝的存在

C.蔑视教皇和天主教会,《圣经》权威至高无上

D.新教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17.下列对西欧资产阶级解放斗争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

A.天主教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影响比较大

B.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 即宗教和神学

C.宗教改革是西欧反封建斗争的主要形式,是解放人们思想的唯一途径

D.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反封建斗争需要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

18.16世纪法国国王反对宗教改革,但英国国王却推行宗教改革,导致这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是 ( )

A.确定 教随国家原则 B.反对天主教信仰

C.维护自身统治利益 D.维护和加强国教

19.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

A.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禁欲主义 D.蒙昧主义

20.欧洲宗教改革最大的历史作用是( )

A. 天主教会的财产被没收 B. 宗教自由开始盛行

C. 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发展 D. 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二.非选择题(共5题,21题12分,22题12分,23题10分,24题12分,25题14分,共60分。)

2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不同。(2)包括第四等级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3) 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与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1)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2)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3)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3分)

(2)梭论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两者有何不同?(4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不同的处理方式对雅典和秦国的政治制度确立分别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影响?(5分)

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下列两幅图片

图一

图二

(1)结合上面地图和相关资料信息,归纳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3分)

材料二 阅读下列材料

唐贞观八年(634),(松赞干布)遣使赴唐沟通关系。亦遣使赴唐求婚。(唐太宗)遂于十五年(641)将宗室女文成公主许配给他。唐蕃联姻,文成公主的入藏,将佛教和内地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带到了高原,进一步促进了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松赞干布被唐高宗封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后又进封为賨王。并镌其像于石,列于太宗昭陵。永徽元年(650),松赞干布病逝。唐朝遣使吊祭。

松赞干布的一生,功绩卓著。他将藏族人民引入了团结、繁荣、富强的时 代;沟通了与内地唐朝的友好关系,推动了汉藏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为后来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版图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巨大贡献。

(2)上述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分析对比,概 述两者在影响方面的异同点。(6分)

材料三 阅读下列材料

这张路透社播发的照片显示,3月14日, 在拉萨市,一名右手持铁链的不法分子在焚烧中国国旗,另一名不法分子手持长刀。新华社发

3月14日,拉萨发生打砸抢烧事件。事后查明,这天,不法分子纵火300余处,拉萨908户商铺、7所学校、120间民房、5座医院受损,砸毁金融网点10个,至少20处建筑物被烧成废墟,84辆汽车被毁。有18名无辜群众被烧死或砍死,受伤群众达382人,其中重伤58人。拉萨市直接财产损失达24468.789万元。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这起严重的暴力犯罪事件是由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煽动的,是由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

(3)西藏问题由来已久。综合分析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解决?(3分)

2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松奇认为,王安石变法的方案折射出现代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全部思想光华。

――《经济学家茶座》第三期P158

(1)请根据左边的变法措施找出右边的对应项,并用直线连接。(4分)

市易法 居民登记制度

均输法 国营零售店管理局

青苗法 国家信贷管理局

保甲法 国家贸易局

(2)通过第一问的作答,你认为王安石变法理财措施的特点是什么?(3分)

材料二 王安石下台后,也常常搞社会调查,常常对自己的新政进行反思,常常独自一人骑驴于林间小路中喃喃自语、疯疯癫癫,心灵的十字架十分沉重。有一次苏东坡去看他,刚想谈及 新政的得失,王安石就惊问道:你还要说过去那些事么?苏东坡只好另换话题。王安石一生写了70大本日记,在日记中也对新政做过反省。

――《经济学家茶座》第三期P160

(3)如果你是王安石,你会对哪些问题进行反省?(3分)

2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媾和、制定法律等一切国家大事。

奖励外国技工迁居稚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稚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门手艺,否则儿子可拒绝瞻养其父;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居三年,作为筑冀阙官廷十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令民父子兄弟同 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都)乡邑聚为

县,置令、垂,凡三卜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一《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1)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古代中国与希腊在政治方面的主要不同特点。(4分)

(2)材料二中的哪一项措施对中国的影响最深远,它对当时的秦国有什么作用?(4分)

(3)有人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结合史实说明理由。(4分)

25.(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3

(1)史学界有句俗语: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请结合材料一中图片提供的信息,加以说明。(2分)

材料二 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古板遵守教会教条,不在于本人善行多少,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

(2) 据材料二分析,路德倡导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该观点主要代表哪一阶级的利益?(1分)简要列举马丁路德其它的宗教改革主张。(3分)

材料三 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思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

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

加尔文

(3)依据材料三,你认为谁的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1分)为什么?(2分)

材料四

图4马丁路德 图5 加尔文

(4)材料四中两位人物领导的运动对欧洲的社会变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三明一中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佳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D A D A C C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A A C[ C C C A D

二.非选择题(共5题,21题12分,22题12分,23题10分,24题12分,25题14分,共60分。)

21:(1)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3分)

(2)梭伦: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商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4分)

(3)对雅典: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一定程度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力,动摇了贵族的专制统治,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对秦国: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的确立打下了基础。(5分)

22.(1)迁都原因:①政治上: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②经济上: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③军事上: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④地理上:旧都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3分,答出3点给分)

(2)(6分,不同点各1分,相同点2分)

影响

对比项 不同点 相同点

迁都洛阳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有利于孝文帝改革措施的的推行 有利于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促进中华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唐蕃联姻 密切了唐蕃关系;促进西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3)中央政府对西藏实行民族自治、经济文化上大力支援促进了西藏的迅速发展;(1分)达赖集团应学习孝文帝和松赞干布, 顺应历史潮流,促进汉藏民族的交流,以维护藏族人民的根本利益。(2分)

23.(1)市易法 居民登记制度

均输法 国营零售店管理局

青苗法 国家信贷管理局

保甲法 国家贸易局(4分)

(2)国家干预经济或国家垄断经济(3分)

(3)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变法要循序渐进;选拔人才要德才兼备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分)

24.(1)中国:王权不断加强,逐渐发展为君主集权统治

希腊:实行共和政体,建立了民主政治(4分)

(2)废分封,实行郡县制。这一措施的实施使秦国加强了中央集权。(4分)

(3)同意。商鞅变法使秦国社会发生质的变化,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4分)

篇3:高二历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篇3:高二历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诗中以齐鲁称谓山东是源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成文法的意义在于按法律判决,任何人不得随意解释法律,古罗马对此做出的最早贡献是制订了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万民法 D《查士丁尼法典》

3.现代人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 生称谓上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男人社会地位下降 B西式称谓取代传统称呼

C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D民主、平等观念对国人的影响

4.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推动世界航海事业发展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5.铁壁合围难突破, 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 三军今日奔何处? 娄山关前庭战急, 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 革命从此上新途。其中舵手一易齐桨橹是指

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B.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败

C.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D.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6.下图反映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其关键在于

A.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文化大革命 的结束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

7., 周恩来在与印度代表团的谈话中说道:两个大国之间 , 特别是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 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有根据这些原则, 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这些原则是指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的法律文件是

A.《大宪章》 B.《权利法案》 C.《宪法》 D.《临时约法》

9.孟德斯鸠认为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此语反映他的主张是

A人民主权说 B开明君主制 C社会契约论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10.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对中国的社会变革和进步发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关于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相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B.革命性质C.群众基础D.民族主义

11.右图所示文献的发表, 标志着

A.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第一国际的成立 D.巴黎公社政权的建立

12.二战以后,美苏两级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13.且今物质修明, 尤尚机器, 辫发长重, 行动摇舞, 误缠机器, 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 少机器则弱, 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可见, 作者的意图是

A.剪除辫发 B.维护专制统治

C.反对机器生产 D.抵制洋货

14.下表反映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来源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完成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自然灾害的破坏 D.中苏关系的恶化

城乡居民年人均消费量(公斤)

年 份 粮 食植物油猪 肉

.45.1

163.51.831.55

15.在满目萧条的美国, 杂耍演员插科打诨说:什么? 你说生意好起来了吗? 你的意思是说胡佛( 总统) 死了吗?其反映的实质是

A.自由放任政策失灵 B.人们娱乐生活匮乏

C.言论自由 D. 经济危机被有效遏制

16.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成垄断组织出现 B.促成世界货币体系建立

C.促成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D.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