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高考重点提纲:资源与工业

中国的资源分布和工业布局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塑造了各具特色的资源开发和工业体系。本文将详细探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以及青藏地区的资源与工业,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地理的这一重要领域。
---
北方地区
主要资源
1. 煤炭资源
煤炭是中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山西作为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储量和高效的开采技术。该省内的大同、神府、阳泉等煤矿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此外,其他省份如河南的平顶山、河北的开滦等地也有大型煤矿,为国家能源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
2. 石油资源
大庆油田是中国最著名的石油生产基地之一,被誉为“共和国长子”。胜利油田、辽河油田、中原油田和华北油田也是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这些油田不仅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石油资源,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炼油、化工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3. 铁矿资源
辽宁鞍山和河北迁安的铁矿资源丰富,为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鞍山钢铁公司(鞍钢)是中国最早的钢铁企业之一,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对推动东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主要工业区
1. 东北重工业基地
沈阳和鞍山是东北地区的工业中心,以重工业为主导。沈阳的机械制造业、鞍山的钢铁工业等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这里的企业规模大、技术水平高,是中国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点。例如,沈阳机床厂生产的数控机床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产品质量可靠,远销海外。
2. 京津沪工业区
北京、天津和上海构成了一个强大的工业集群。首都钢铁厂(首钢)、燕山石油化工厂、天津碱厂、开滦煤矿和唐山钢铁厂等都是该区域的代表性企业。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其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天津则是重要的港口城市,物流便利,促进了对外贸易;上海则以其先进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闻名遐迩。
3. 其他工业中心
山西太原的钢铁工业、洛阳的拖拉机制造、西安的飞机和彩色显像管制造等也具有显著特色。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太钢)在不锈钢生产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洛阳一拖集团生产的东方红拖拉机是中国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标志;而西安的航空航天产业则代表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能力。
---
南方地区
主要资源
1. 有色金属
南方地区在中国的有色金属产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江西的钨矿、铜矿,湖南的铅锌矿、锑矿,广西的铝矿,贵州的汞矿,云南的锡矿等均为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这些矿产资源不仅在国内市场上需求旺盛,而且部分产品已出口到国际市场,提升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2. 铁矿资源
四川攀枝花、湖北大冶、安徽马鞍山和海南石碌等地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其中,攀枝花铁矿以其品位高、储量大而著称,成为西南地区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来源。
3. 煤炭资源
安徽淮南、贵州六盘水等地的煤炭资源同样不可忽视。淮南煤矿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为华东地区的电力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
4. 水能资源
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等河流及其支流上已建成20多座大型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年发电量巨大,有效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电紧张局面。此外,小浪底、葛洲坝等水电站也在防洪、灌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 核电资源
浙江秦山核电站和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较早建设的两座核电站。它们的安全运行记录良好,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清洁、稳定的能源支持。
主要工业带
1. 长江沿岸地带
自东向西依次有:
- 沪宁杭综合工业区: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涵盖了机械、电子、纺织等多个行业,是我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
- 武汉钢铁基地:以武钢为代表的钢铁工业,以及轻纺等工业,使武汉成为中部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
- 宜昌、重庆电力工业:这两个城市依托当地丰富的水能资源,发展起了电力工业,为周边地区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
- 攀枝花、六盘水钢铁煤炭工业:这两地的钢铁和煤炭工业相辅相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 湘、赣、粤交界地区的有色冶金工业:三省交界的地理位置优势明显,便于有色金属资源的开发利用。
- 西昌火箭发射基地:作为我国重要的航天发射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
2. 南方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
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口、宁波等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支持,吸引了大量外资,形成了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特别是上海浦东新区,正在建设成为外向型经济开发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
西北地区
主要资源
1. 煤炭资源
准格尔、霍林河、石嘴山等地的煤炭资源丰富,为西北地区的能源供应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准格尔煤田是中国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一,年产煤量居全国前列。
2. 石油资源
玉门、克拉玛依和塔里木盆地的石油资源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至关重要。新疆的塔里木油田是近年来发现的最大油气田之一,其勘探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3. 稀土资源
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占有重要地位。这里的稀土元素种类齐全、品质优良,广泛应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
4. 贵金属及其他矿物
和田玉、河尔泰金等珍贵矿产资源也为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增添了亮点。和田玉以其温润细腻的质地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价值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
主要工业
1. 包头钢铁工业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包钢)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之一。它不仅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还在全国范围内发挥着重要作用。
2. 金昌有色金属工业
金昌市是中国镍都,这里的金川集团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镍生产商之一。其镍冶炼技术和产品质量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3. 石油工业
玉门油田和克拉玛依油田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最早开发的两大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们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并且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4. 兰州工业中心
兰州作为西北地区最大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拥有众多工业企业,涵盖化工、机械、食品等多个领域。同时,兰州市还是连接东西部的重要交通节点,对促进区域间经济交流有着重要意义。
---
青藏地区
主要资源
1. 能源资源
青藏高原是中国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拉萨因此被称为“日光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地热资源也非常丰富,羊八井地热电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蒸汽田,为西藏地区的电力供应提供了新的选择。
2. 矿产资源
柴达木盆地被誉为“聚宝盆”,这里的煤、石油、铅锌、盐等矿产资源丰富多样,已经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察尔汗盐湖附近建有的钾肥厂是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交通运输
历史上,青藏高原由于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等原因,交通极为不便。然而,随着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实施,这一状况得到了根本性改变。如今,以拉萨为中心的川藏、青藏、新藏、滇藏等公路网已经形成,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
从格尔木到拉萨的青藏铁路更是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成为连接内地与西藏的生命线,促进了两地之间的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
---
通过对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资源与工业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资源分布和工业布局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和互补性。这种多样化的格局既反映了中国广袤国土的特点,也体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科学规划。
未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相信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将进一步提高,工业结构也将更加优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