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如何准确把握重点与考点?

高考复习策略:精准把握重点与考点
高考复习是学生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重要征程,如何在这场考验中精准把握重点与考点,是每个考生和家长都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从精读细研定方向、注重细节须规范、勤思善想为探究三个方面,为您详细阐述高考复习的策略与方法。
一、精读细研定方向,勤钻善思现高效
高考复习的第一步,是精读细研考纲与历年考题。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学生复习的指南针。它不仅规定了考试的范围,还明确了考试的层次和要求。因此,考生在复习之初,就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研究考纲,仔细分析历年的高考试题。
首先,考生需要明确高考数学命题的基本走向。这包括对考纲序言中精神和考试性质的宏观掌握,以及对考试内容微观上的细推敲。具体来说,考生需要准确掌握考试内容的三个不同层次要求,包括了解、理解或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
同时,考生还需要细心推敲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以及考查的数学能力,如思维能力、运算能力与空间想像能力。
其次,考生应掌握近年来对某些知识要求的变化情况。这要求考生在高考前一个月左右,再次学习考纲,查看哪些方面的复习与考纲的要求还有差距,以便及时查漏补缺,突出重点。
二、注重细节须规范,优化过程求准确
在高考复习中,考生应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所谓“会而不对”,是指考生在考试中思路正确,但因考虑不周、推理不严、书写不准确而导致答案不完整或错误。而“对而不全”则是指考生虽然解题思路正确,但因丢三落四、缺乏重要步骤或逻辑点不过关,导致讨论不完整。
为了解决“会而不对”的问题,考生需要注重细节,对平时练习中的失误进行深刻反思,并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保证下次不再出错。而对于“对而不全”的问题,考生则需要优化解题过程,确保运算准确,条理清晰。
三、勤思善想为探究,深挖广拓激思维
在复习过程中,考生不应忽视教材的作用。虽然很多考生认为教材内容简单,但在高考复习中,教材仍然是基础。它提供了丰富的数学基础知识、结论、思想方法和内在联系。忽视教材,可能导致考生在面对新颖问题时难以触类旁通。
因此,考生应该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将教材中的结论、事实、思想和方法构建成一个整体网络。这需要考生解决三个问题:是什么(知识结论问题)、为什么(知识联系问题)、怎么用(能力表现问题)。
高考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考生在精读细研考纲与历年考题的基础上,注重细节,优化解题过程,同时深入挖掘教材,激发思维。只有这样,考生才能在高考中精准把握重点与考点,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