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课程:20世纪中国重大思想知识点精讲

篇1:高二历史课程:20世纪中国重大思想知识点精讲
易错点
1、 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到了新三民主义才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2、 毛泽东思想并不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而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出概括所形成的科学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易混点
1、 三民主义的地位:民族主义是革命的前提(民族革命);民权主义是革命的核心(政治革命);民生主义是革命的补充(社会革命)。
2、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具体的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指导思想、方法、途径和具体方针。两者都是新民主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指导思想、政治纲领。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标志、灵魂;新三民主义充分体现出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要求。
3、 四大理论成果解决的问题不同:三民主义重点解决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后,最终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问题;毛泽东思想重点解决如何取得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建立一个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问题;邓小平理论重点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4、 对中国共产党理论成熟的过程,可用一、二、三概括一个真理,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即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三次伟大转变,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转变。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历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2:高二历史课程:20世纪中国重大思想知识点精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旧三民主义
(1)基本内容: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革命,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核心)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通过政治革命,推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社会革命,核定地价,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地价归国家所有,国民共享。
(2)历史作用:指导了辛亥革命的进行,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2、新三民主义
(1)新的表现(与旧三民主义的不同):明确提出反帝目标;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等。
(2)历史作用: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北伐战争的胜利。
二、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的论着及思想主张
(1)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论着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论着有:《新民主主义论》
(3)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论着有:《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毛泽东思想的影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利于民主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取得了独立,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三、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内容:
方法一:按重大活动的顺序来掌握,它包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十二大的内容、南方谈话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判断实践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方法二: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核心问题来掌握。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判断实践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
2、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国走上了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意与毛泽东思想的意义相比较;理论的意义包括两方面:实践活动及活动效果)
以上就是高二历史知识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3:高二历史课程:20世纪中国重大思想知识点精讲
(1)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它是孙中山为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撰写的发刊词中正式提出的,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它指导民族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三民主义在当时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它涉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但同时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它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伯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它的提出,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形成了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大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它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推动了国民革命。但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2)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贯穿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国民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同盟军、革命对象等问题,是毛泽东思想的发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中共七大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新中国的重大问题;建国后的过渡时期,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针,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特点:①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②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③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是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
(3)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形成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邓小平理论的酝酿、准备时期;从党的十二大到底,是我国全面改革、迎接挑战时期,更是邓小平理论提出到逐步形成的阶段;1月到9月,不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继往开来时期,更是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完善阶段,并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阶段。邓小平理论包括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改革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内容。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它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结合,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4)20世纪代末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仪均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时首次明确提出。,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召开,江泽民在报告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了更加深人的阐述,并将其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遇到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篇4:高二历史课程:20世纪中国重大思想知识点精讲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小编准备了高二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孙中山三民主义
1、三民主义
①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②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核心)
③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即平均地权
2、作用:三民主义是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新三民主义
①民族主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民权主义:凡反帝之个人和团体享有民权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4、作用: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论基础 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初步形成 时间:井冈山时期(土地革命时期)
内容: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代表作品:《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走向成熟 时间:抗日战争(延安)时期
内容:创造性提出中国革命的两步走战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了系统完整的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中共七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代表作品:《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1940)《论联合政府》
3、丰富发展 时间: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改造、建设时期
内容:在国家政权理论、革命转变理论、工作重心转移、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工业化道路、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均有重大民展,特别是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代表作品:《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2、认识毛泽东思想的深刻影响: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邓小平理论
1、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指导意义: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
形成过程:党的十二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三大发展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走向成熟并形成体系 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党的十五大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3、解决的主要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内容:(1)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中国共产党还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 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3、解决的主要问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五、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1、辛亥革命 孙中山 三民主义 推翻了满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