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一地理:探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高一地理:探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024-11-15
高一地理:探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篇1:高一地理:探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 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⑴提供光热资源;

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

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层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光球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色球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日冕太阳风

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

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地理期中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必考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2:高一地理:探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晨昏线的概念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2. 晨昏线的判读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18时是昏线。

3. 晨昏线的特点

(1)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5)晨昏线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4. 晨昏线的移动

一般地,如果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晨昏线在如图1~3范围内移动。1、2、3分别表示冬至、春秋分、夏至日时晨昏线的位置。即3月21日与9月23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导致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摆动幅度最大,导致北半球昼最长,南半球夜最长;12月22日摆动幅度也最大,导致南半球昼最长,北半球夜最长。

最后,希望精品小编整理的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3:高一地理:探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 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⑴提供光热资源;

  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

  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

  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篇4:高一地理:探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物质构成的主要成分是()

A.氢和氧B.氧和氦C.氢和氦D.氧和氮

2.太阳巨大的辐射能量来自()

A.太阳内部的核聚变B.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C.太阳表面剧烈的太阳活动D.太阳表面的磁爆炸

3、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能不仅能量大,而且分布集中

B.太阳辐射能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

C.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

D.煤、石油等能源与太阳辐射无关

4、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生物的形成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C.煤、石油的形成D.火山的喷发

5.有关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体积?质量?半径?密度均比地球大得多

B.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天体

C.太阳的巨大能量来自其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D.地球表面的化石燃料在形成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

6、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是

A.酸雨的形成B.“磁暴”现象的产生

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D.杨尘、沙暴天气的出现

7.关于太阳活动的正确叙述是()

A.主要类型是太阳黑子和太阳风

B.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C.太阳黑子多的时候,通常耀斑也多,但它们出现的地方不一样

D.太阳黑子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耀斑没有周期性

8.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太阳黑子会使地球温度降低

B.耀斑爆发时,会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C.会引起“磁暴”,罗盘指针坏掉

D.耀斑将大量能量发射至地球,引起地球上大面积干旱

9、公元前,曾有记载:“三月巳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B.色球C.日冕D.大气层之外

10、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是

A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

B地面短波通讯受影响

C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气温升高

D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11、下列关于太阳黑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稍低,显得较暗的部分

B、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约为

C、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最高的部分

D、太阳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的高峰年

12、分别出现在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属于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A.黑子和耀斑B.耀斑和日珥C.黑子和日珥D.耀斑和黑子

13、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是()

A.四川盆地B.大小兴安岭C.青藏高原D.东南沿海

14、下列关于太阳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们能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

B.太阳大气稀薄,人们肉眼观测不到

C.太阳大气从外向里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D.太阳大气的变化通常称为太阳活动

15.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太阳放出的能量中到达地球的很多,成为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

C.太阳能量巨大,很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

D.太阳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直接能源

16.读图完成以下要求

(1)A是出现在太阳层中的太阳活动。它由于而发暗黑。

(2)B叫日珥,它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层,该层在图中用字母表示。

(3)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形式是,它发生在层。

(5)太阳大气中有时会出现一块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这些斑块出现在图中的

的层、射出大量的紫外线、、 射线以及。

(6)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为年,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活动

周期有一定关系。此外,太阳活动还扰动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也会使地

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现象。

17、读“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图回答

(1)x藏能成为我国太阳能最多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多选)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②天气晴朗干燥

③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④地势高,离太阳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有关我国太阳辐射能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四川盆地是太阳能丰富的地区B: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

C:东部沿海地区太阳能最丰富D:太阳能分布东南比西北丰富

(3)影响地区间太阳辐射不衡的原因是和。

(4)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差异,因而各地获得的有差异。但是,热量盈余区(如

赤道)温度并没有越来越高,热量亏损区(如两极)温度并没有越来越低,而是保持相对稳定。

这说明热量盈余区与亏损区不断。其途径主要是靠和

答案

1.C解析: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2.A

3、B解析:太阳向四面八方辐射能量,到达地球的能量仅占太阳辐射能的22亿分之一。

4、D解析:太阳辐射为地球上的大气、水、生物等的活动和变化提供了动力,而火山活动的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气实际上是地质史上生物遗体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演化而来的,而生物则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能。

5.D6、B

7.B解析:太阳活动有多种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黑子和耀斑,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大约为,黑子是太 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8.B9、A10、B11、C12、A

13、C解析:同纬度地区太阳能获得的多少,主要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程度。

14、A15.A

16.(1)光球,黑子,比周围温度低(2)色球,C(3)耀斑,C(4)日冕(5)C,无线电波,x射线,高能带电粒子(6)11,降水量,电离,磁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大气层外部结构及其太阳活动。

17、(1)B(2)B(3)太阳高度大小、日照时间长短大气的削弱作用多少。(4)热量传输热量大气环境洋流

篇5:高一地理:探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你还在为高中地理学习而苦恼吗?别担心,看了高一地理学习:高一地理主要知识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后你会有很大的收获:

高一地理学习:高一地理主要知识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与地球

1.太阳辐射

①太阳辐射以 形式向外辐射能量;

②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占太阳辐射总量极小;

③太阳辐射按波长分为 、 和 三部分,其中能量主要集中在 波段;

④太阳常数:8.24焦耳/(厘米2分钟)

2.能量来源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4H1He+能量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提供光热;

②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

③产生煤、石油等矿物燃料。

二、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活动: 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

2.太阳外部大气结构及对应活动类型

太阳外部大气从内向外依次是:

光球层(黑子)、 层(耀斑、日珥)和 层(太阳风)。

太阳黑子数目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黑子活动周期是 年,通常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也是耀斑等其它形式的太阳活动频繁的地方和时期。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气候,特别是对降水影响明显;

②扰乱地球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③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通过阅读高一地理学习:高一地理主要知识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篇文章,小编相信大家对高中地理的学习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大家学习轻松愉快!

篇6:高一地理:探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进入到高中阶段,大家的学习压力都是呈直线上升的, 因此平时的积累也显得尤为重要,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重点解析为大家总结了高一年级各版本及各单元的素有知识点内容,希望大家能谨记呦!!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

【同步练习题】

(秦皇岛期末)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目前人们对其利用越来越广泛。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属于人类对太阳能的间接利用的是()

A.太阳灶 B.太阳能热水器

C.太阳能发电 D.煤炭

【解析】A、B、C三项属于人类对太阳能的直接利用。

【答案】D

2.下列地区,最适合用太阳灶做饭的是()

A.低纬度、太阳高度角大的海南岛

B.降水少、晴天多的吐鲁番

C.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的青藏高原

D.地广人稀的东北平原

【解析】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原因就在于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晴天多,平均日照时间长;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多。

【答案】C

(江苏南通检测)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3~4题。

3.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成反比 D.没有相关性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太阳黑子相对数越多,树木年轮宽度就越大,二者呈正相关。

【答案】A

4.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解析】此图说明了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对树木生长的影响,而地球气候是影响树木生长的主要因素。

【答案】A

2月15日和3月9日,地球轨道卫星两次检测到“X级”太阳耀斑。3月7日,太阳以2200公里/秒的速度向外喷发出数十亿吨的等离子云。3月10日,北极光越过加拿大边境,蔓延到美国的威斯康星州、明尼苏达州和密歇根州。据此完成5~6题。

5.太阳活动()

A.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

B.与地球上的旱涝灾害有一定的关系

C.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D.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可忽略

【解析】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发生的大规模运动,主要包括黑子和耀斑,其活动是有规律的,题干信息显示出太阳活动是可预报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与地球上的旱涝灾害有一定的关系。

【答案】B

知识点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重点解析为大家巩固相关重点,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