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二化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2025-01-03
高二化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篇1:高二化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

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

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高中化学选修5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 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 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 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 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看了上文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是不是感觉轻松了许多呢?一起与同学们分享吧.

篇2:高二化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二下学期化学知识点(一)

1 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 无水CuSO4,变蓝

2 能使溴水褪色的 烯、炔(苯、烷不能)

3 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 烯、炔(苯、烷不能)

4 能发生加聚反应的 含C=C双键的(如烯)

5 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乙醇(浓硫酸,170℃)

6 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醇和酸

7 燃烧产生大量黑烟的是 C2H2、C6H6

8 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油脂、麦芽糖、蔗糖不是)

9 属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高二下学期化学知识点(二)

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在容积不变的反应器中,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影响因素

1)内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2)外因:主要是指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另外还有光、超声波、激光、搅拌、固体表面积、形成原电池等。

高二下学期化学知识点(三)

1 常用来制葡萄糖的是 淀粉

2 能发生皂化反应的是 油脂

3 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 蛋白质

4 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的是 淀粉、纤维素、麦芽糖

5 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的是 乙酸

6 有毒的物质是 甲醇(含在工业酒精中);NaNO2(亚硝酸钠,工业用盐)

7 能与Na反应产生H2的是 含羟基的物质(如乙醇、苯酚)

8 能发生水解的是 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

9 能还原成醇的是 醛

10 能作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果催熟剂的是 乙烯

篇3:高二化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篇3:高二化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一、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 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 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

4. 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 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6.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

7. 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8.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 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

10. 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

二、 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在空气中点燃镁条:2Mg+O2点燃===2MgO

2. 在氮气中点燃镁条:3Mg+N2点燃===Mg3N2

3. 在二氧化碳中点燃镁条:2Mg+CO2点燃===2MgO+C

4. 在氯气中点燃镁条:Mg+Cl2点燃===MgCl2

5. 海水中提取镁涉及反应:

① 贝壳煅烧制取熟石灰:CaCO3高温===CaO+CO2↑ CaO+H2O=Ca(OH)2

② 产生氢氧化镁沉淀:Mg2++2OH-=Mg(OH)2↓

③ 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Mg(OH)2+2HCl=MgCl2+2H2O

④ 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通电===Mg+Cl2↑

三、 Cl-、Br-、I-离子鉴别:

1. 分别滴加AgNO3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l-;产生浅黄色沉淀的为Br-;产生黄色沉淀的为I-

2. 分别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下层溶液为无色的是Cl-;下层溶液为橙红色的为Br-;下层溶液为紫红色的为I-。

四、 常见物质俗名

①苏打、纯碱:Na2CO3;②小苏打:NaHCO3;③熟石灰:Ca(OH)2;④生石灰:CaO;⑤绿矾:FeSO4?7H2O;⑥硫磺:S;⑦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⑧胆矾:CuSO4?5H2O;⑨石膏:CaSO4?2H2O;⑩明矾:KAl(SO4)2?12H2O

五、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

2. 铝与强碱的反应: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 铝在空气中氧化:4Al+3O2==2Al2O3

4. 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5. 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OH)4]

6. 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7. 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H)4]

8. 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沉淀:Al3++3NH3?H2O=Al(OH)3↓+3NH4+

六、 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质

1. 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

2. 硅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H2↑

3.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4.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

5. 制造玻璃主要反应:SiO2+CaCO3高温===CaSiO3+CO2↑ 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

烷烃 CnH2n+2 饱和链烃

烃 烯烃 CnH2n(n≥2) 存在C=C

炔烃 CnH2n-2(n≥2) 存在C≡C

芳香烃:苯的同系物CnH2n-6(n≥6)

(1)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1.碳原子以4个共价键跟其它原子结合;2.碳与碳原子之间,形成多种链状和环状的有机化合物;3. 同分异构现象

(2) 有机物:多数含碳的化合物

(3) 烃:只含C、H元素的化合物

篇4:高二化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篇4:高二化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

1、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⑴ 定主链:就长不就短.选择分子中最长碳链作主链(烷烃的名称由主链的碳原子数决定)

⑵ 找支链:就近不就远.从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编号.

⑶ 命名:

① 就多不就少.若有两条碳链等长,以含取代基多的为主链.

② 就简不就繁.若在离两端等距离的位置同时出现不同的取代基时,简单的取代基

优先编号(若为相同的取代基,则从哪端编号能使取代基位置编号之和最小,就从

哪一端编起).

③ 先写取代基名称,后写烷烃的名称;取代基的排列顺序从简单到复杂;相同的

取代基合并以汉字数字标明数目;取代基的位置以主链碳原子的阿拉伯数字编号标明

写在表示取代基数目的汉字之前,位置编号之间以“,”相隔,阿拉伯数字与汉字之间

以“—”相连.

⑷ 烷烃命名书写的格式:

2、含有官能团的化合物的命名

⑴ 定母体:根据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确定母体.如:含碳碳双键的化合物,以烯

为母体,化合物的最后名称为“某烯”;含醇羟基、醛基、羧基的化合物分别以醇、

醛、酸为母体;苯的同系物以苯为母体命名.

⑵ 定主链:以含有尽可能多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⑶ 命名:官能团编号最小化.其他规则与烷烃相似.

叫作:2,3—二甲基—2—丁醇 叫作:2,3—二甲基—2—乙基丁醛

有了上文梳理的高二化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相信大家对考试充满了信心,同时预祝大家考试取得好成绩。

篇5:高二化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篇5:高二化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下册知识点(一)

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

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

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高中化学选修5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 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 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 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 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高二化学下册知识点(二)

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2Al + 6H+ == 2 Al3+ + 3H2↑

2Al + 2OH + 2H2O == 2 AlO2 + 3H2↑

(2)Al2O3 + 6H+ == 2 Al3+ + 3H2O

Al2O3 + 2OH == 2 AlO2 + H2O

(3)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 AlO2 + 2H2O

(4)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NaHS等等

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NaHS + HCl == NaCl + H2S↑ NaHS + NaOH == Na2S + H2O

(5)弱酸弱碱盐,如CH3COONH4、(NH4)2S等等

2CH3COONH4 + H2SO4 == (NH4)2SO4 + 2CH3COOH CH3COONH4 + NaOH == CH3COONa + NH3↑+ H2O (NH4)2S + H2SO4 == (NH4)2SO4 + H2S↑ (NH4)2S +2NaOH == Na2S + 2NH3↑+ 2H2O

(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 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