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

篇1: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
1.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 篇一
通假字
1.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同“娶”,娶妻)
2.箱帘六七十(“帘”同“奁”,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器具)
3.蒲苇纫如丝(“纫”同“韧”,坚韧,柔软而又坚固)
4.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誓”同“愆”,过失、过错)
5.府吏见丁宁(“丁宁”同“叮咛”,嘱咐)
6.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要”同“邀”,相约、约定)
(附: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7.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藏”同“脏”,脏腑)
8.奄奄黄昏后(“奄奄”同“晻晻”,暗沉沉的)
2.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 篇二
虚词
相
及时相谴归(代“我”;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会不相从许(代“你”;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好自相扶将(代“她”;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登既相许和(代“它”;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誓不相搁卿(代“你”,与“卿”复指;衬词,无意)
儿已薄缘相(xiàng相貌,名词)
相间常日稀(相互、彼此;副词)
六合正相应(相互、彼此;副词)
叶叶相交通(相互、彼此;副词)
枝枝相覆盖(相互、彼此;副词)
黄泉下相见(相互、彼此;副词)
且
吾今且报府(将要;副词)
且暂还家去(暂且;副词)
四体康且直(又;副词)
自
自可断来信(既;副词)
本自无教训(是;副词)
好自相扶将(亲自;副词)
物物给自异(无意;助词)
不图子自归(自己;介词)
自君别我后(自从;介词)
我自不驱卿(本来;副词)
何
何乃太区区(怎么;疑问代词)
隐隐何甸颠(何等;副词)
何意致不厚(哪里;疑问代词)
言何复来还(什么;疑问代词)
3.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 篇三
文言虚词
1.之
(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3)代词,它。而莫之夭阏者
(4)代词,他。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词,这些。之二虫又何知
(6)动词,到,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而
(1)连词,表修饰。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连词,表转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3.则
(1)连词,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连词,或者。时则不至
(3)连词,那么。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以
(1)介词,把。以五百岁为春
(2)介词,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词,凭。奚以知其然也
6.且
(1)连词,而且。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副词,还。彼且恶乎待哉
(3)副词,将要。且适南冥也
7.于
(1)介词,对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词,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其
(1)用在选择问句中,或许……或说得过去,是……还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代词,它的。其名为鹏
(3)代词,它。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
4.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 篇四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参考译文】如果您放弃灭郑的打算,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翻译重点】“以为”,把它作为;“行李”,往来官员;“乏困”,缺乏的东西;补充省略主语“您”。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参考译文】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向东边使郑国成为疆界,又想扩张他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
【翻译重点】“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什么满足;“封”,使动“使…成为边界”;“阙”,侵损;“焉”,兼词,从哪里。
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荆轲刺秦王》)
【参考译文】如果没有太子这番话,我也会请求行动。
【翻译重点】“微”,如果没有;“谒”,请求。
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参考译文】秦国对待您,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
【翻译重点】“遇”,对待;“深”,刻毒;“为戮没”,被动句,被杀死或没收入官。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参考译文】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着白衣戴白帽来为荆轲送行。
【翻译重点】“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知道这件事的门客;“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白衣戴白帽。
6.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荆轲刺秦王》)
【参考译文】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
【翻译重点】“拜送于庭”,状语后置,在朝廷上拜送出来;“使使”,派使者;“闻”,使动,让您听到。
7.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参考译文】本来就比不上他啊,那我将要怎么办呢?
【翻译重点】“固”,本来;“为之奈何”,固定句式,怎么办)
8.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参考译文】我之所以派部队把守函谷关,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
【翻译重点】“所以”,表原因,之所以;“出入”,偏意复词,进入;“非常”,意外事故。
9.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参考译文】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趁机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
【翻译重点】“若”,你;“击沛公于坐”,状语后置,在座位上击杀沛公;“不者”,否则;“且为所虏”,被动句,将被他所俘虏)
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参考译文】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肉,告辞干什么呢?
【翻译重点】“方为”,正是;“何……为”,固定句式,为什么……呢?
5.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 篇五
常见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者,也、者也、也、者;
(2)为、乃、即、则或否定词非,未,弗等表判断。
(3)名词做所谓语直接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
(二)被动句:
(1)单独用于受见或组合成见于,受于表判断。如: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徒见欺于王
(2)为、为所、为所表判断;如:臣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3)被(后起用法,如:周公之被逮)。
(4)意念被动(无词语标志):兵挫地削
(三)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沛公安在?疑问代词(如:谁、何、奚、曷、胡、恶、安)
(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如:时人莫之许也。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如:唯利是图等。
(4)方位词、时间词做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四)定语后置:
(1)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之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五)介词结构做状语后置: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前置做状语。如:具告以事。(《鸿门宴》)。
篇2: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
1.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知识点 篇一
1、虑雍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4、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
5、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6、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7、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归有光《项脊轩志》)
8、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9、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
1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2、宁溘死以XX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
1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14、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1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16、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
17、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18、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孔雀东南飞》)
19、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20、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2.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知识点 篇二
常见关联词可分为以下几类复句:
1.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
2.假设关系
如果……就……、即使……便……、要是……那么……、倘若……就……、既然……就……
3.条件关系
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即使……也……
4.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之所以……是因为……
5.并列关系
不是……而是……、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
6.承接关系
一……就……、起先……后面……
7.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虽然……但、不仅……还……
8.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
3.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知识点 篇三
文言虚词
之:
(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3)代词,它。而莫之夭阏者
(4)代词,他。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词,这些。之二虫又何知
(6)动词,到,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而:
(1)连词,表修饰。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连词,表转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则:
(1)连词,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连词,或者。时则不至
(3)连词,那么。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以:
(1)介词,把。以五百岁为春
(2)介词,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词,凭。奚以知其然也
且:
(1)连词,而且。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副词,还。彼且恶乎待哉
(3)副词,将要。且适南冥也
于:
(1)介词,对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词,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其:
(1)用在选择问句中,或许……或说得过去,是……还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代词,它的。其名为鹏
(3)代词,它。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
4.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知识点 篇四
(1)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日:每天)
时矫首以遐观(时:有时)
(2)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抚琴、读书)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划船)
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
(3)形容词作名词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幼:儿童、小孩子)
倚南窗以寄傲(傲:傲世的情怀)
(4)使动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
审容膝之易安(安:使……安乐)
(5)意动
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
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愉快)
善万物之得时(善:以……为善羡慕)
(6)动词作名词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空膝的小屋)
感吾生之行休(生:一生)
(7)动词作状语
感吾生之行休(行:将要)
5.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知识点 篇五
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筚路蓝缕:只能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他东西多。
8.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9.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10.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1.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2.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13.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14.人老珠黄:只用于形容妇女。
15.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16.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17.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18.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19.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20.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21.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22.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23.沁人心脾:形容诗歌或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24.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25.别出心裁:形容构思、设计等独创一格。
篇3: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
1.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语文知识点 篇一
古今异义
一介书生。古义:量词,个;今义:介绍,介于
千里逢迎。古义:迎接;今义:奉承、拍马*
时维九月。古义:在;今义:常作“维护”、“维持”之义。
俨骖騑于上路。古义:高高的道路;今义:走上路程。
孟学士之词宗。古义: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义:常用来指学位。
穷且益坚。古义:困厄,处境艰难;今义:没有钱,穷困。
所赖君子见机。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今义:看机会,看形式。
阮籍猖狂。古义:狂放,不拘礼法;今义:肆无忌惮。
盛筵难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
谁悲失路之人。古义:同情;今义:悲伤。
2.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语文知识点 篇二
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名词作状语
①园日涉以成趣每日、每天
②时矫首而遐观有时
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策扶老以流憩拄着
②乐琴书以消忧弹琴,读书
③或棹孤舟划船
④实迷途其未远误入迷途
(二)动词的活用
动词作名词
①生生所资生活
(三)形容词作名词
①倚南窗以寄傲傲然自得的心情
②携幼入室幼儿,儿童
(四)使动用法
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安乐
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愉快
(五)意动用法
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
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
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
3.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语文知识点 篇三
一词多义
1、非: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
②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不对)
③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没)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
2、或:
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人)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③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
④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
3、得: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
②此得之(正确)
③诚不得已(办法)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必须,应该)
4、相:
①当与秦相较(指对方)
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指对方)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相国)
5、势:
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气势)
②其势弱于秦(形势)
③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态势)
4.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语文知识点 篇四
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
3、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
(輮,通"煣","使……弯曲")
4、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5、上食埃土
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6、下饮黄泉
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5.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语文知识点 篇五
1、虑雍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4、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
5、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6、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7、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归有光《项脊轩志》)
8、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9、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
1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2、宁溘死以XX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
1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14、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1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16、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
17、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18、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孔雀东南飞》)
19、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20、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篇4: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
1.高二选择性必修二语文知识点总结 篇一
难于上青天(状语后置)感斯人言(被动句)
转徙于江湖间(状语后置)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状语后置)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省略句)送客(于)湓浦口(省略句)
使(之)快弹数曲(省略句)沉吟放拨插(于)弦中(省略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之有”即“有之”,宾语前置)
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省略句)七十者可以(之)食肉矣。(省略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介词结构后置。)輮以(之)为轮(省略句)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于水”,介词结构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之利”“之强”,定语后置。)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省略句)
(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_山河。(百越之君)委命下吏(省略主语)
以(之)为桂林、象郡铸以(之)为金人十二(省略宾语)
聚之(于)咸阳(省略介词)(人)问之,(士大夫之族)则曰……(省略主语)
其下(于)圣人也亦远矣(省略介词“于”)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乎吾”,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2.高二选择性必修二语文知识点总结 篇二
一词多义
(1)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2、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3、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6、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
(2)传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2、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4、朔气传金柝(动词,传递,传送)
5、舍相如广成传舍(名词,客舍)
(3)其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表领属关系,他(它)的,他(它)们的)
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代词,他,他们)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表远指,那)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
5、其可怪也欤(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真的)
6、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词,前指老师的;后指学生的)
7、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
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
(4)于
1、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
2、拜送书于庭(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在)
3、学于余(耻学于师)(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
4、于其身也(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对,对于)
5、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比较,比)
6、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5)之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
2、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4、句读之不知(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类,这些)
6、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往)
7、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8、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六艺经传”)
10、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
11、蚓无爪牙之利(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12、吾欲之南海(动词,到、往)
3.高二选择性必修二语文知识点总结 篇三
1、字词
符契、修禊、癸丑、流觞、激湍、彭殇、嗟悼、会稽、感慨系之、清流激湍、流觞曲水、静躁、虚诞、世殊事异
2、成语
崇山峻岭: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险峻的山岭。
放浪形骸:放浪,放荡;形骸,人的形体。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感慨系之: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4.高二选择性必修二语文知识点总结 篇四
虚词
1.而
(1)连词,表转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连词,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3)连词,表承接:正襟危坐而问客
(4)连词,表并列:侣鱼虾而友麋鹿
2.之
(1)助词,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哀吾生之须臾
(2)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凌万顷之茫然
(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苟非吾之所有/吾与子之所共适
(4)代词,它、它们: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3.于
(1)介词,在: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徘徊于斗牛之间/渔樵于江渚之上/托遗响于悲风/于是饮酒乐甚
(2)介词,从:月出于东山之上
(3)介词,被: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乎
(1)语气词,表示疑问: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又何羡乎
(2)介词,在:相与枕藉乎舟中
(3)形容词词尾:郁乎苍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5.高二选择性必修二语文知识点总结 篇五
(1)投笔:弃文从武
(2)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3)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
(4)楼兰:边境之敌
(5)折腰:屈身事人
(6)劳歌、渭城、阳关:送别时唱的歌曲
(7)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8)鸿雁、雁书、雁足、鱼雁:书信、音讯
(9)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指垂老之年
(10)尺素:书信
(11)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12)青鸾、青鸟:传递书信的人
(13)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14)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15)双鲤、鲤鱼、鲤素:书信
(16)五柳:隐者
(17)鸿鹄:人有远大志向
(18)东篱、采菊: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19)雕虫: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20)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
篇5: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
1.高二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语文) 篇一
一词多义
①适:
始适还家门:适,出嫁
处分适兄意:适,适合,依照
适得府吏书:适,刚才
适彼乐土:适,往、到
②为
为诗云尔(做;动词)
非为织作迟(是;动词)
始尔未为久(算;动词)
阿母为汝求(替;介词)
时时为安慰(作为;介词)
自名为鸳鸯(叫做;动词)
③谢
谢家来贵人(辞别;动词)
阿母谢媒人(辞谢;动词)
多谢后事人(劝告;动词)
④若
今若谴此妇(如果;连词)
腰若流纨素(像;动词)
君既若见录(如此;代词)
⑤故
大人故嫌迟:故,仍旧
故作不良计:故,故意
知是故人来:故,旧的
君何以与项伯有故:故,旧交情、老交情
2.高二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语文) 篇二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此天子气也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此亡秦之续耳
(二)被动句:
1.若屑皆且为所虏
2.晋属今为之虏矣
(三)宾语前置句:
1.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
2.不然,籍何以至此
3.客何为者
4.大王来何操
5.沛公安在
6.今日之事何如?
7.何辞为?
3.高二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数学) 篇三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
⑴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从中取出等距离的项,构成一个新数列,此数列仍是等比数列,其公比为q(m为等距离的项数之差).
⑵对任何m、n,在等比数列{a}中有:a=a·q,特别地,当m=1时,便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此式较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更具有普遍性.
⑶一般地,如果t,k,p,…,m,n,r,…皆为自然数,且t+k,p,…,m+…=m+n+r+…(两边的自然数个数相等),那么当{a}为等比数列时,有:a.a.a.…=a.a.a.
⑷若{a}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则{|a|}、{a}、{ka}、{}也是等比数列,其公比分别为|q|}、{q}、{q}.
⑸如果{a}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那么,a,a,a,…,a,…是以q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⑹如果{a}是等比数列,那么对任意在n,都有a·a=a·q>0.
⑺两个等比数列各对应项的积组成的数列仍是等比数列,且公比等于这两个数列的公比的积.
⑻当q>1且a>0或00且01时,等比数列为递减数列;当q=1时,等比数列为常数列;当q<0时,等比数列为摆动数列.
4.高二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数学) 篇四不等式
对于含有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的讨论
(1)二次项系数:如果二次项系数含有字母,要分二次项系数是正数、零和负数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2)不等式对应方程的根:如果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的方程的根能够通过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来,则根据这两个根的大小进行分类讨论,这时,两个根的大小关系就是分类标准,如果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的方程根不能通过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来,则根据方程的判别式进行分类讨论。
通过不等式练习题能够帮助你更加熟练的运用不等式的知识点,例如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这种技巧以及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九种技巧这样的解题思路需要再做题的过程中总结出来。
5.高二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物理) 篇五1、电场
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磁场
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m2m。
安培力F=BIL;(注:L⊥B){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F),I:电流强度(A),L:导线长度(m)}。
3、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
电压瞬时值e=Emsinωt电流瞬时值i=Imsinωt;(ω=2πf)。
电动势峰值Em=nBSω=2BLv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m=Em/R总。
6.高二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物理) 篇六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vt—v0)/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7.高二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化学) 篇七铝Al
1、单质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密度小(属轻金属)、硬度小、熔沸点低。
2、单质铝的化学性质
①铝与O2反应:常温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加热条件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氧化铝:4Al+3O2==2Al2O3
②常温下Al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均有H2生成,也能与不活泼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2Al+6HCl=2AlCl3+3H2↑
(2Al+6H+=2A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2OH-+2H2O=2AlO2-+3H2↑)
2Al+3Cu(NO3)2=2Al(NO3)3+3Cu
(2Al+3Cu2+=2Al3++3Cu)
注意:铝制餐具不能用来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和咸的食品。
③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如V、Cr、Mn、Fe的氧化物)叫做铝热反应
Fe2O3+2Al==2Fe+Al2O3,Al和Fe2O3的混合物叫做铝热剂。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
8.高二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化学) 篇八铁
1、单质铁的物理性质:铁片是银白色的,铁粉呈黑色,纯铁不易生锈,但生铁(含碳杂质的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原因:形成了铁碳原电池。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2、单质铁的化学性质:
①铁与氧气反应:3Fe+2O2===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②与非氧化性酸反应:Fe+2HCl=FeCl2+H2↑(Fe+2H+=Fe2++H2↑)
常温下铝、铁遇浓硫酸或_钝化。加热能反应但无氢气放出。
③与盐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Fe+Cu2+=Fe2++Cu)
④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Fe3O4+4H2
9.高二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生物) 篇九1.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细胞质,而精子中只含有极少量的细胞质,这就是说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这样,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性状实际上是由卵细胞传给子代,因此子代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
2.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是:母系遗传;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细胞质遗传特点形成的原因: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减数_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卵细胞中.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质结构中的DNA.
3.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各自都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是因为,尽管在细胞质中找不到染色体一样的结构,但质基因和核基因一样,可以自我复制,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也就是说,都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变异性和独立性.但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又相互影响,很多情况是核质互作的结果.
10.高二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生物) 篇十1、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异同点:
①相同点都是将无机物转变成自身组成物质。
②不同点: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化能合成作用,利用无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
2、同化类型包括自养型和异养型,其中自养型分光能自养--绿色植物,化能自养:硝化细菌;其余的生物一般是异养型(如:动物,营腐生、寄生生活的真菌,大多数细菌);异化类型包括厌氧型和需氧型,其中寄生虫、乳酸菌是厌氧型;其余的生物一般是厌氧型(多数动物和人等)。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
3、新陈代谢的类型必须从同化类型和异化类型做答。(硝化细菌为自养需氧型,蓝藻为自养需氧型,蘑菇为异氧需氧型,菟丝子为异氧需氧型)。
4、光合作用属于同化作用,呼吸作用属于异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