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

篇1:高二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基础解读】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
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2、 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
(1)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2)强调人的价值.
(3)代表人物及主张: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二、美德即知识
1、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
(4)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2、影响: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一书,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主张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
2、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基础解读】
一、 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文艺复兴的背景:
(1)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著名的工商业城巾.在激烈的竞争中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他们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财富.
(3)教会严格控制着文化思想的发展.
二、文艺复兴
1、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2核心:人文土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表现: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
4、代表人物:
(1)薄伽丘,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文学家,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作者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2)但丁和彼特拉克,他们和薄伽丘一起被誉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但丁在他的长诗《神曲》中,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是《歌集》,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3)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5、文艺复兴的扩展:
16世纪以后,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三、宗教改革
1、原因:
(1)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2)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教会不仅在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德意志因此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3)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激化了矛盾.
2、马丁路德改革:
(1)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列举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谎谬,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3)影响: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教派,这些教派统称为新教.新教除了路德派以外还有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第7课 启蒙运动
【基础解读】
一、 理性时代的到来
1,原因:
(1)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2)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
(3)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2、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
3、思想主张:
(1)启蒙思想家们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
(2)他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 “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4、影响:
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他们以生动的文笔,通过戏剧、小说等形式,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1、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2、思想主张:
(1)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
(2)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3)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4)他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孟德斯鸠:(1)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2)影响:孟德斯鸠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
4、卢梭:
(1)著有《社会契约论》一书,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
(2)他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
(3)卢梭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
1、康德: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2、评价: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了上文梳理的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相信大家对考试充满了信心,同时预祝大家考试取得好成绩。
篇2:高二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基础解读】
一、 从“无为”到“有为”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减轻田租、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4)结果: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5)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
内: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为患,边关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其人:
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 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三、儒学成为正统
1、儒学兴起的原因:
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
2、儒学教育状况:
(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2)兴办太学,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学于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3、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篇3:高二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国家是通过建立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以下是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知识点,请大家认真学习。
一、欧洲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1、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作用
2、社会分工的扩大和经济结构的巨变
3、农业技术的改进
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
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历史条件:(1)生产技术的进步;(2)社会分工的扩大;(3)经济结构的巨变;(4)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5)商业、银行金融业的兴起;(6)国内外市场的逐渐形成
2、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1)14、15世纪首先在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随后在西北欧的尼德兰、法国南部、莱茵河畔等地德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前提: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
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几种形式
(1)资本主义萌芽的含义:是指以雇佣关系为基础和本质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GWG(G-货币;W-商品),资本家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进行生产,获得更多的货币,从而获得剩余价值。(货币转化为资本,获得剩余价值)
*一般商品生产的特点:WGW,卖出商品获得货币,再购买商品。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雇佣关系)的产生
①手工业生产领域:富裕作坊主成为资本家;帮工、学徒和破产作坊主沦为雇佣工人。
②商业资本的介入:商人成为包买主;小生产者成为雇佣工人。
③农村:富裕农民、封建领主成为农业资本家;破产农民沦为雇佣工人。
(*15、16世纪之交,欧洲各国地主的主要形式已是货币地租)
*商业资本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巨大的作用,促进了自然经济的接替和市场的扩大。商人成为包买主,最初采用低价预购的小生产者产品;后来将原料分配给小生产者,要他们按时按质交货,付给他们酬金;最后又将分散的小生产者集中在一起生产,形成了新的资本主义手工工场。
4、资本主义在工业中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16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工场手工业在欧洲一直是工业生产组织的基本形式,因此这个阶段通常被称为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时期。
篇4:高二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
了解新中国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以及袁隆平在杂交水稻领域取得的成就
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中国十分重视和平利用核能,掌握了核技术后,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用核技术为国民提供电力。
B 20世纪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 ,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载人航天:10月15日,载着宇航员杨利伟的神舟五号顺利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0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着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顺利升空。9月25日,神舟七号载着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顺利升空,翟志刚完成了出舱行走。)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他是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选育出的杂交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锇问题。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理解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①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初,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开始,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②提出: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他还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
了解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优秀作品
①文学作品: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
②艺术作品:被电影界称之为难忘的。优秀电影有《五朵金花》、《女篮五号》、《青春之歌》、《红日》、《北国江南》等。
3、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了解建国后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①人民教育的建立: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来建立人民教育事业。
②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③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了解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三个面向、颁布《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史实
三个面向:,邓小平在视察北京景山中学时提出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义务教育法》:,制定并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到20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
科教兴国: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方针,把发展科技和教育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大量增加教育投入,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