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下册人口合理容量

篇1:地理下册人口合理容量
一、环境承载力
1、环境承载力,只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最多人口数量)
3、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
资源————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因素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
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
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对整个世界来说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练习题:
1.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①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②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地加大③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④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是()
A.Ⅰ、Ⅱ、ⅢB.Ⅱ、Ⅰ、Ⅲ
C.Ⅲ、Ⅱ、ⅠD.Ⅰ、Ⅲ、Ⅱ
3.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保护环境十分重要。下面解决环境问题的四种思路,最恰当的()
A.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走边发展边治理之路
B.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势在必行
C.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
D.地球自身有充分自我调节的能力,听其发展、顺乎自然
篇2:地理下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指数增长的含义:
人口指数增长是指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这种人口增长现象被称为是人口爆炸,这种增长在开始时数量比较小,但很快会急剧膨胀,所以不可能长时期持续下去。
2、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
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
3、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它有三个特点:1)临界性,2)相对性,3)警戒性。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地理高一下册第一章人口合理容量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3:地理下册人口合理容量
1、理解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在概念、含义方面的区别。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而所指的人口规模应该是该地区的资源、环境为维持生存必需的最低生活标准所能承受的最大的人口数量,即人口数量的极限。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地球以及它的各个部分对人口的合理负载能力,其含义为在一定条件下,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具有的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能带来最大社会效益的相对稳定人口。要分辨清楚这两个概念的含义,认识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个限度,人类活动如果超越这一限度,就会造成种种环境问题。人类要想保持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追求达到人口合理容量这一长远目标。
2、在学习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时,要结合自然地理环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等知识进行理解,明确作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必然要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因此环境能提供的物质和能量就必然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多少。
本节考点分析
本节的主要考点在于人口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要关注人口数量的增长,也要关注人口结构的变化;要关注人口增长对资源需求量带来的压力,也要关注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简单的说: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3、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
资源环境人口容量 主要因素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 最主要因素
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华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简单的说: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的适度人口或理想人口。
2、人口的合理容量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又总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整个世界来说: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附注: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人口的合理容量是讨论一个地区应适宜保持多少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是讨论一个地区可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一般来说: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地理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4:地理下册人口合理容量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因素中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不大的是( )
A.资源B.科技
C.消费水平D.交通
【答案】 D
【解析】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科技水平通过影响人类的认识和对资源的利用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消费水平则明显与供养人口的多少有关,交通的影响一般不明显。
2.关于环境人口容量(a)和人口合理容量(b)的数量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 B.ab D.a可能大于b,也可能小于b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的理解。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指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供养的人口的数量,而人口合理容量则只是适宜数量,所以环境人口容量一定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北京海淀区期末)阿拉斯加是美国面积、人口最少的州。 目前阿拉斯加人口有60多万,人口密度为0.42人/平方千米,全州人口近半数居住在城市。读“美国阿拉斯加局部区域图”,回答3~4题。
3.阿拉斯加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安克雷奇市,原因是该市( ) ①不易遭受台风、风暴潮等灾害侵袭 ②纬度较低,气候比较温暖 ③位于海湾内部,受沿岸寒流影响小 ④地势较低,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影响阿拉斯加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A.自然资源B.科技水平 C.地区开放程度D.生活消费水平
【答案】 3.C 4.A
【解析】 第3题,阿拉斯加位于高纬地区,气候寒冷。从图中安克雷奇市的地理位置判断,该市纬度较低,沿岸有暖流经过,气候较温暖。位于地势较低的港口地区,交通便利。第4题,自然资源是影响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
读“我国人口和耕地今后发展的可能趋势示意图”,回答5~6题。
5.我国耕地承载量面临的问题与影响是( )
A.压力增大 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B.压力减小 农业生态系统得到改善 C.保持稳定 农业产量有所增加 D.压力增大 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
6.目前,国家为解决耕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是( )
①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②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③加强耕地保护政策的落实 ④改善生态环境,全面促进城市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5.A 6.C
【解析】 从图中可直观地进行判断,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口不断增多,耕地承载量压力不断增大,会导致过度和不合理的农业开发,造成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控制人口增长和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入手。
二、综合题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 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耕地(公顷)森林面积(公顷)淡水(立方米)0.10.12 000
表2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人口(万)面积(平方千米)耕地(平方千米)森林面积(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立方米)6 2万8万7.5万5.105亿
材料二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1)由材料一表中数据计算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______,森林面积______,淡水______。
(2)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的因素是________,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3)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________,但是在这种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001 3 km2/人 0.001 2 km2/人 8 234 m3/人 (2)耕地 ①在城市公共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②积极开发宜农荒地;③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④适当输入或进口部分农副产品,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淡水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建设水利工程
【解析】 本题主要是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第(1)题,由表2中数据计算可求得答案。第(2)题,由材料二可知该地区耕地面积减少较多,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第(3)题,由于该地区森林面积增加,淡水资源的数量会增加,但要注意防治水污染,以免影响水资源的质量。
篇5:地理下册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
答案: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等。
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因为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当然越多。
3.环境人口容量具有怎样的性质?
答案: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4.环境人口容量的时空范围是什么?
答案:某个国家或地区,可预见到的时期内。
5.人均耕地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城市发展、住房道路占地是耕地减少的直接原因,人口增多是耕地减少的根本原因。
6.缓解人口与耕地矛盾的根本是什么?
答案:控制人口数量和保护耕地。
7.淡水危机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人口数量多;水污染、水浪费严重等。
8.你能为缓解人口与淡水的矛盾做些什么?
答案:节约用水,呼吁保护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