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

1.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2.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
A.电磁学取得辉煌的成就 B.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C.质量守恒定律的提出 D.细胞学说确定
3.英国科学家波义耳被称为近代化学的创始人,主要是因为他
A.通过化学反应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B.把严密的实验方法引入化学
C.确立了物质的分子原子结构学说
D.制定了化学元素周期表
4.镇江模拟下列有关爱因斯坦相对论力学与牛顿力学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前者否定了后者 B.前者融化了后者
C.前者解释了后者 D.前者概括了后者
5.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的一场变革。它
A.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
B.打破了绝对时空观
C.彻底解决了19世纪以来物理学面临的危机
D.标志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开始进入微观粒子世界
6.下列生物学家中持有下图所体现的观点的有
①拉马克 ②达尔文 ③拉瓦锡 ④哈维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7.有一次,爱因斯坦与电影艺术家卓别林共同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卓别林对爱因斯坦开玩笑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此话意指
A.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
B.相对论有悖于人们的日常经验
C.爱因斯坦的理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无关
D.伟大的科学家不如著名艺术家
8.云南昆明模拟1811月8日,人类发现了第一种所谓的穿透性射线,它能穿透普通光线所不能穿透的某些材料。不久,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发现者用此射线拍摄了维尔茨堡大学著名解剖学教授克利克尔一只手的照片,克利克尔带头向发现者欢呼三次,并建议将这种射线命名为
A.伽马射线 B.伦琴射线
C.居里射线 D.电子射线
9.下图是2月12日英属福克兰群岛岛国图卢瓦发行的达尔文诞生200周年纪念银币。该银币背面印有达尔文30岁和60岁时的肖像,正面印有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肖像。达尔文获此殊荣是因为他提出的进化论
A.为战胜神学世界观提供了锐利武器
B.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世界的途径
C.推动了人类进入科学时代
D.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科学武器
10.19,法国总统密特朗倡议制定尤里卡计划,呼吁西欧国家在光电子学等尖端领域展开合作,建立科技欧洲。提出该计划的目的是
A.推动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B.加强对科学研究的支持
C.提升高科技领域竞争力
D.加速国际经济格局调整
11.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C.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12.江泽民指出: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
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B.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分布
C.细胞学说的提出
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
1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世界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二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社会从以体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代,过渡到以脑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时代人类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转变为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的素质逐步从体力型、文化型发展为科技智能型。
材料三 194月12日,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遨游108分钟,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19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的第一串脚印,7月25日平安返回地球。
材料四 神七太空行走一小步,中国科技发展一大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大步。
请回答:
1有人认为,从生产力角度看,材料一的两位科学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代的发展。说明理由。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以来高科技是如何改变人类的劳动方式的?4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代以来科技发展呈现的新特点。4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国科技发展一大步的历史条件及其重大意义。8分
14.南昌模拟近代以来,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科技发明到产品投入市场所用平均时间
1885~
19 1920~
19 1945~
19
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
材料二 某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时间 1929~
19 1948~
19 19到80
年代中期
贡献率 31% 33% 40%
材料三 美国劳动力构成变化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哪些特点?4分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技革命是怎样推动世界市场发展的?6分
3材料三反映了二战后美国劳动力构成发生了哪些变化?试从产业结构变化引起劳动力构成变化的角度,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怎样推动上述变化的?8分
答案与解析
1.解析: 牛顿力学体系定律以严格的历史方法和逻辑体系把宇宙间的运动统一起来,对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有决定性的意义,A、C、D三项所说的人物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2.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牛顿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形成。
答案: B
3.解析: 本题为基础知识题,主要考查学生对17~19世纪化学发展知识的把握,具有较好的综合性。化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没有严密的科学实验方法,化学只能是中世纪的巫术,就不可能具有近代性。A、C、D项是化学向前发展的重要史实。
答案: B
4.解析: 牛顿力学体系适用于宏观物体低速运动,是相对论力学的特例。
答案: D
5.解析: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时间、空间、运动、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
答案: B
6.解析: 图片显然体现了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拉马克提出了两个著名的原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这是早期的生物进化论思想;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拉瓦锡是化学家;哈维的成就是血液循环学说,排除含③④的A、B、D三项。
答案: C
7.解析: 本题命题角度新颖,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时空观,有悖于人们的日常经验。
答案: B
8.解析: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首先发现了一种能穿透金属板使底片感光的X射线,这种射线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又被称为伦琴射线。
答案: B
9.解析: 《物种起源》阐述的进化论观点戳穿了上帝造人说,为战胜神学世界观、深入研究自然科学规律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B是相对论的意义,C是牛顿经典力学的意义,D项进化论产生于启蒙运动之后。
答案: A
10.解析: 尤里卡计划是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方案,从题干的意图可以看出尤里卡计划的方案是加强欧洲尖端科技的合作,由此可以看出其目的是与科技有关,故排除A、D两项。再结合题意判断出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11.解析: 联系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创造得出答案为B。
答案: B
12.解析: A项计算机于19在美国问世,C项19世纪前期德意志人施莱登和施旺相继提出和确立细胞和细胞学说,D项18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著名的电磁感应学说。
答案: B
13.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要求综合分析二战后高科技改变了人类的劳动方式,认识神舟七号发射的重大意义。
答案: 1理由:瓦特改良蒸汽机及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人类逐渐进入电气时代。6分
2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到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为科技智能型。4分
3新特点:人类科研和探索的领域扩展到太空;空间航天技术突飞猛进。4分
4历史条件: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研队伍;党的正确方针政策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意义:推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了人类空间技术的发展。8分
14.解析: 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学生对图表的理解能力。出题角度比较新颖,但问题相对比较简单,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够很好的调用所学知识。
答案: 1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加大。4分
2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它们以全球为市场进行扩张,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贸易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最终形成。6分
3变化:非体力劳动者超过体力劳动者。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就业人数急剧减少,以非体力劳动者为主的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据第一位。8分
上面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的全部内容,希望有助于大家的学习,祝大家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