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考地理考点小区域等高线试题设计

高考地理考点小区域等高线试题设计

2025-02-27
高考地理考点小区域等高线试题设计

一、小区域等高线试题设计的基本思想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小区域等高线试题以其独特的考查方式和丰富的背景知识,成为考生们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这类题目通常以世界或中国地理背景下的某一小区域(也可以是一模拟区域)的等高线分布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设定区域内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其设计思路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等高线判读是考查的基础:

等高线图是地理学科中非常重要的图表工具,它能够直观地展示地形起伏和地貌特征。通过等高线判读,可以实现对学生基本读图能力的考查。例如,学生需要能够准确识别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理解等高距的概念,并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

2. 通过等高线与地形的结合,考查学生平面与立体图的相互转化:

等高线图虽然是一种二维平面图,但它实际上反映的是三维空间中的地形变化。因此,要求学生能够将平面图转化为脑海中的立体图,从而更好地理解地形特征。例如,在等高线图上看到密集的等高线时,学生应能想象出这代表了一处陡峭的山坡;而稀疏的等高线则意味着平缓的地形。

3. 对区域内地理事物的描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小区域等高线试题不仅考察学生的识图能力,还要求他们能够根据所给信息进行合理的推理和描述。例如,描述一个区域内的河流走向、山谷位置、山峰高度等。这不仅考验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更考察了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

4. 思考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地理学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还包括对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因此,小区域等高线试题还会引导学生思考该地区可能存在的发展问题,如水资源利用、交通建设、环境保护等,并鼓励他们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这种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06年高考小区域等高线试题简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小区域等高线试题的设计思路和解题方法,我们可以参考2006年江苏地理卷中的一道经典题目。这道题目提供了“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并设置了一系列问题,要求考生结合地图信息进行解答。

# 题目内容及解析

题目:

35.(06江苏地理卷)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该地进行了野外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兴趣小组沿河谷从M点到N点进行考察,这两点之间的高差是多少米?

解析:

首先在图中找到M点和N点,由题意知兴趣小组沿河谷考查,确定河流流向及考查路线;据图知等高距为50米,M与N相隔4个等高距,故MN之间高差为200米。

答案:

200米

2. 为解决用水问题,A村计划修建一条自流引水管道。在L1、L2、L3、L4四条引水线路方案中,兴趣小组认为最适宜的线路是哪一条?试说明理由。

解析:

建设自流引水管道的条件,必须满足引水线路由高到低,另外还要考虑建设投资,要求成本低,如缩短线路等。L4线路符合这些条件,因为它的起点高于终点,且距离较短,减少了工程量和成本。

答案:

L4 引水线路由高到低,水能自流;距离较短,建设成本低。

3. 该地区拟建两个火情嘹望台,通过它们视野能覆盖整个区域,a、b、c、d、e中适合的两个地点是哪些?

解析:

拟建火情嘹望台属于观测点通视情况分析,其位置必须在该区域地势的最高处,以确保视野开阔。根据等高线图,a和d两点位于较高位置,能够覆盖大部分区域。

答案:

a和d

三、例谈小区域等高线试题设计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个原创的小区域等高线试题,进一步探讨此类题目的设计思路和解题技巧。

# 题目背景

下图为季风气候区的一个小区域,图中等值线的最低值为300米,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根据图像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题目内容及解析

1. 试比较A、B两点海拔大小关系,并计算A、B两点高差。

解析:

考查等高线的基本知识,需要根据河流流向确定A、B的海拔;根据等高距进行简单计算。A、B相隔3条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间隔20米,因此A、B两点高差为60米。由于A点位于河流下游,海拔较低,B点位于上游,海拔较高。

答案:

A<B;60米

2. D为一闭合等高线,两侧短线表示示坡线,则D的数值为多少米,其判断理由是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引入等高线图中示坡线概念(与等高线垂直的小短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由此确定闭合等高线D内部为凸起小山,内部高度要大于D所在等高线数值。

根据等高线数值变化情况可知B点所在等高线数值为400米,与D相邻的另一条等高线数值为380米,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可知,D所在等高线数值为大值400米。

答案:

400 根据示坡线可知D内部为凸起小山,数值要高,D所在等高线数值应等于相邻等高线数值中的大值。(4分)

3. 湖泊处从地形上来说属于什么类型,等高线D的数值为多少?

解析:

湖泊的形成应该是盆地积水,地形为盆地,故等值线应等于“小值”为380。

答案:

盆地 380

四、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上述小区域等高线试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类题目不仅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 加强等高线图的识读练习:熟练掌握等高线的各种特性,如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示坡线等,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解读地图信息。

- 提升空间想象能力:学会将平面图转化为立体图,增强对地形变化的理解。

- 强化综合应用能力:不仅要掌握地理知识,还要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如规划引水线路、选择瞭望台位置等。

- 关注现实问题:了解当前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地理问题,如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培养社会责任感。

小区域等高线试题不仅是高考地理的重要考点,也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深入的学习,学生们可以在这一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