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二历史:深入理解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高二历史:深入理解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025-02-10
高二历史:深入理解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篇1:高二历史:深入理解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的比较

(1)共同点:

①从性质上看,前后两个时期都带有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性质;

②从领导者方面来看,前后两个时期有些领导者是相同的;

③从形式上看,两个时期都是通过著书立说开展文化宣传,同时都经过了长期激烈的争论;

④从作用来看,都是当时社会先进思潮的主体成分,都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

(2)不同点:

①从性质上看,前期属于纯粹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后期则带有大部分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性质。

②从领导者上看,前期是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来倡导,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后期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继续领导,但已经转化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或马克思主义者,同时又加入了一批新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如毛泽东等。

③从内容上看,前期主要是追求民主和科学,提倡新文学、新道德;后期主要是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从阵营上看,前期表现的较为一致;后期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传人引起了一些争论,尤其是问题与主义之争,使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

⑤从范围上看,前期主要局限于局部地区、少数知识分子;后期则进一步扩大了区域,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运动当中来,且马克思主义还与工农运动结合起来。

⑥从作用上看:前期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起了一定的社会启蒙作用;后期影响深远,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为传播,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因素。

2.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

(1)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

(2)内容:新文化运动分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三提倡三反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李大钊极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3)特点:

①与当时关系到中华民族之生死存亡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密切的联系在一起,从而使自己获得了借以开拓前进的契机和力量。

②在文化选择上,敢于面向世界,在破旧和开放中锐意立新。

③以“科学”与“民主”作为旗帜,使当时那场异常复杂的文化运动有了相对统一的走向。

④抓住了要害,对当时作为阻碍中国社会向前发展之主要惰性精神力量的封建传统文化,进行了空前彻底的批判。

(4)进步性:

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②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④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⑤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5)局限性:

①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而当时的文学革命,虽然提出建设“国民文学”,但当时的文学活动也只限于一部分知识分子中,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②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③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

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儒家思想,比如钱玄同为了反孔而主张“唯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

3.近代前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激进民主主义者对待孔子和儒学的态度的特点及原因

(1)特点:

①康有为等维新派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以儒学的形式进行宣传,使二者统一。

②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对孔子进行绝对否定,加以批判,对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2)原因:

①维新变法时期,顽固派仍有很强大的力量,康有为等借用孔子的名义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与资产阶级上层的两面性及康有为等人的家世、教育和经历有关。

②新文化运动时期,北洋军阀利用孔子企图达到复古复辟的政治目的,使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与辛亥革命后的思想潮流及陈独秀等人的学说、经历有关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和意义

(1)特点:

①先进知识分子起了核心领导作用

②马克思主义宣传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③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中发展传播的

(2)意义:

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大大启发了人们的思想觉悟,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开展。

②大大增强了工人阶级斗争的信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这不仅促使中国工人阶级迅速登上了政治舞台,而且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加速了毛泽东思想的产生。

③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和组织基础,使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他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革命史的新纪元。

篇2:高二历史:深入理解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小编准备了历史高二级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基本概念:

1、新文化运动的原因: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

2、新文化运动代表人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3、《新青年》:陈独秀,上海创办。

4、新文化运动内容:以民主反对专制,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三个反对)。

5、《狂人日记》:,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

6、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了解,肯能会有单选题)

二、深层辅导:

1、《新青年》倡导:民主、科学。

2、马克思主义系统的在中国传播是:俄国十月革命后。

3、陈独秀的德赛两先生观点表明:(1)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2)要用科学破除盲从(3)批判封建思想和礼教。

历史高二级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后期新发展十月革命后,李大钊首先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实质:前期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2、进步性:

①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②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民主和科学的洗礼;

③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有利条件;

④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3、局限性:

对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的片面性。

四、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首倡:

,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2、发展:

(1)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①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研究专号》其中有他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的介绍马克思主义。

②随后各地还出现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如北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湖南的俄罗斯研究会。

(2)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新版教材没有)

A:原因: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发生分化。

B:过程:

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反对从根本上改革社会制度。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回击挑战,指出必须根本解决。

C:实质:资产阶级改良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较量(要不要马克思主义)

D:影响:马克思主义以其先进性、科学性、革命性吸引了更多的先进分子。

(3)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宣传

意义:这些宣传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①办补习学校等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②出版面向工人的《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

3、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五四时期,毛泽东回到湖南后创办《湘江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4、实践建立中国共产党

(1)酝酿:8月以后,各地共产党组织先后成立。8月,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成立,陈独秀任书记;同年,在北京成立共产党组织,李大钊为书记;

(2)建党:中共一大:1921.7.23 组织上建党宣告中共诞生。

中共二大:1922.7 思想建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历史学科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步习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3:高二历史:深入理解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高二历史上册第三课知识点北师大版的内容是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由于新文化运动全面反封,将中国所有的古典文化都归于需要“反”的行列,因此新文化运动也是中国古典文化走向没落的开端。

高二历史上册第三课知识点北师大版: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在政治上要求更多的民主权利)

政治方面: ①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思想方面:①在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朝封建统治,使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入人心。

②袁世凯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直接原因)

面对社会出现倒退的现实,当时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辛亥革命中革命派可以在一夜之间将封建帝制推翻,但人们头脑中的封建观念确不是马上就能改变的。而思想的保守观念的落后,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又怎能建立起呢?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格,于是,一场宣传新思想,批判旧思想的运动开始了。

2、 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

新文化运动点燃了人们心中的激情

一本激情洋溢的刊物 (阵地)

一群激情飞扬的人物 (代表)

一座激情四射的大学 (中心)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上册第三课知识点北师大版,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