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政治寒假作业试题精选

篇1:高中一年级政治寒假作业试题精选
高一政治寒假作业一
1.(高考政治海南卷第2题)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 5小时 B. 7小时 C. 7.5小时 D. 8小时
2.(高考文综北京卷第33题),某商品价值为1元。,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A. 0.75元 B. 0.80元 C. 0.85元 D. 1.25元
3.(高考文综四川卷第24题)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A. 100亿元和110亿元 B. 110亿元和110亿元
C. 110亿元和121亿元 D. 121亿元和121亿元
4.(全国卷I第25题)假设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 12元 B. 12.5元 C. 18元 D. 18.75元
5.(高考文综全国卷Ⅱ2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6.(高考文综全国卷Ⅰ24)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
7.(高考文综四川卷26)某国去年的商品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1.8万亿元 B.2万亿元 C.2.2万亿元 D.2.4万亿元
8.阿莉在某国有企业担任工程技术监理、年薪6万元,因技术突出可享受企业特殊津贴800元/月,且有两项专利技术发明、年终获奖金2万元。该国有企业因长期经营不善而依法破产, 阿莉下岗后以其技术参股至某私营企业可获4万元/年, 炒股票获3.6万元,且另有两项新的专利技术发明与其兄阿明合伙发展个体经济可获3.5万元/年。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问阿莉两年来的按劳分配所得为__万元、合法的劳动收入为__万元、非按劳分配所得为__万元、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为__万元
A. 8.96万 12.46万 11.1万 7.6万 B. 8.96万 10.46万 11.1万 6.6万
C. 8.96万 12.46万 13.1万 6.6万 D. 6.96万 12.46万 11.1万 7.6万
9. (高考文综重庆卷第27题)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10美元/件的价格售出100万件某商品,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14元/件。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是1 1
美元兑换人民币7元,则该企业可以获得利润为人民币
A. 1400万元 B. 5600万元 C. 7000万元 D. 9800万元
10. (高考政治上海卷B组第33题)下表是某年份内两家制造同类产品的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的几组数据比较。
请用所学经济常识简要回答:该年份内哪家企业经济效益较好?
11.一般增值税税率为17%。某厂购进一批蚕丝(假定这些蚕丝的生产者是第一个生产环节),支付货款850元,增值税款144.5元。10天后加工成绸缎以1500元卖给某商场。请问,该商场应为此支付__元增值税款
A. 110.5 B. 1610.5 C. 255 D. 175.5
12.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收入的个人收入所得税自3月起征点为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5%;超过500元至元(含)的部分、税率为10%;超过元至50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15%。小明的爸爸月工资为6500元,则每月应纳的个人收入所得税为
A. 675元 B. 550元 C. 425元 D. 525元
13.某居民将3万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为2.70%,到期扣除利息税(税率为20%)后,该居民可得到的利息为
A. 306元 B. 810元 C. 360元 D. 648元
14.(高考文综天津卷29
)如果你以7.70的汇率卖出1万美元,并将换得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4%,利息税率20%,存款到期应得本息为
A. 7392元 B. 79464元 C. 84392元 D. 86240元
15. (高考政治上海卷第8题)联合国对消费水平的规定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水平;40~49为小康水平;20~40为富裕水平;20以下为极度富裕。根据下表推断某市的消费水平已经达到
某年某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览表
A. 温饱水平 B. 小康水平 C. 富裕水平 D. 极度富裕
16.(高考文综天津卷第26题)天津泥人张彩塑形神毕肖、栩栩如生,被誉为民族艺术的奇葩,深受中外人士喜爱。如果该商品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涨5%,其他条件不变,美元贬值后该商品以美元标价应
A. 上涨不足5% B. 上涨5%以上
C. 下降不足5% D. 下降5%以上
17.(高考文综北京卷29)金融体系改革使居民的理财方式日益多样。小华有人民币7700元,若目前汇率是1美元=7.7元人民币,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美元是4%,预计一年后人民币升值1美元=7.5元人民币,小华可行的最佳理财方案是
A.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8142元 B.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7931元
C.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57美元 D.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40美元
篇2:高中一年级政治寒假作业试题精选
1.“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最根本的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C.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D.提高就业和再就业水平
2.[潍坊质检] 近年来,我国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国家致力于()
A.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城乡发展 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9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到,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比下降16%。要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必须()
A.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B.禁止高耗能产业发展,放缓经济增长速度
C.大力发展第一、三产业,限制第二产业发展
D.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4.[潍坊模拟] 10月9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对外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这一意见的实施有利于()
①统筹城乡发展 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③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东城模拟] 我国主导完成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标准TD-LTE,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成为耀眼明星,印度、日本、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营商都宣布将采用TD-LTE技术建设4G商用网络。4G技术的发展,有利于()
①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②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③推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④降低恩格尔系数,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南京质检] 漫画《补》说明我们现在的小康()
A.是低水平的小康 B.是不全面的小康C.是不平衡的小康 D.实现了现代化
7.[沈阳质检] 辽宁省加大沿海经济开发,实施“五点一线”发展战略,重点开发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花园口等沿黄海、渤海的5个区域,包括6个沿海城市。辽宁省的做法体现了()
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
C.优化经济结构 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8.[福州模拟] 漫画《贫不择妻》启示我们,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应当()
①统筹城乡发展 ②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③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④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④
9.[长沙模拟] 下图是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用来描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变化关系的曲线。在我国,图中的拐点出现,必须()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②降低经济发展的速度 ③推动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④优化出口、投资和消费的比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福州模拟] 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下列措施中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是()
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实现经济较快增长 ③创新发展理念 ④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五个方面的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大连模拟] 漫画《增长方式》启示我们,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
A.正确处理好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B.处理好增长的质量、效益和速度的关系
C.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生产总值
D.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经济总量
12.[宁波模拟] 《中国绿色发展指数》10月1日在北京发布。这份研究报告,对我国30个省(区、市)和34个大中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和排名。绿色发展指数的公布有利于()
①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③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④推动城乡的协调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大连质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继社会制度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之后,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三次重大抉择。围绕这一主题,同学们分组进行研究。
第一组同学研究“更加注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经过研究,大家形成了几点共识。
(1)作为小组发言人,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表报告。
共识
《经济生活》知识
①必须重视居民消费在经济中的作用
依据:
②发展生产是促进消费的根本途径
依据:
③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促进消费的重要环节
依据:
④政府在改革收入分配上要充分发挥作用
必要性:
⑤消除居民后顾之忧是促进消费的重要条件
措施:
第二组同学研究“改变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对某乡的实地调查中,同学们发现该乡乡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准备与外来投资者签订协议,引进一个高污染、高能耗、低科技含量的项目,一旦项目落实,势必污染当地的空气和水源,严重威胁附近村民的健康,有关村民忧心忡忡。
(2)结合材料,请你就如何促进该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谈谈你的建议。
14.[黄冈模拟]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1)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谈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和要求。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下列地区或企业是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某市过去以加工贸易为主。以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科技园区的建设把所有高端行业和研发企业集中到一起,形成板块
①某软件公司提出由产品经营向客户经营转变,即按照客户的要求来配置解决方案,提供专业服务
②某企业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就业、医疗和教育的环境,及时了解员工的想法和需求,从而吸引了大量人才
③某市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一直是东富西贫。为改变这一局面,该市加大对西部投入,建设大型商业开发区、休闲度假区
④某市立足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区域实际,引导农民分层次向城市、农村的新型社区集中,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和集约经营
⑤课时作业(十)
1.A [解析]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A正确。
2.A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社会建设,A正确,其他三项与题意不符。
3.A [解析] 此题考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降低能耗,必须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故答案为A。降低能耗要促进高能耗产业的转变,而不是禁止发展,排除B。优化产业结构在于调节一、二、三产业的比重,而不是限制第二产业,排除C。节能减排必须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排除D。
4.C [解析] 支持中原地区发展是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体现,排除①,②正确。区域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故③④正确。
5.A [解析] 4G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推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故①②③正确。科技进步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并不一定能够降低恩格尔系数,故排除④。
6.B [解析] 漫画表明我国目前的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相比是落后的。这是不全面的体现,故选B。
7.B [解析] 此题考查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辽宁省“五点一线”的发展格局,实现了以大连沿海工业区为重点,带动周围地市的发展,平衡了区域差距,故选B。
8.C [解析] 此题考查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贫困地区为了发展而引入污染企业,只看到了眼前利益,没有兼顾长远利益,从而导致对环境的破坏,故答案为C。统筹城乡发展,主要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故①材料无体现。单纯市场调节无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故②不合题意。
9.C [解析] 材料强调降低能耗,节约资源,所以必须推动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故①③正确。降低能耗,并不一定要降低经济发展速度,排除②。优化出口、投资和消费的比例与能耗高低无关,排除④。
10.D [解析] ②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有误,混淆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1.B [解析]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处理好质量、效益和速度的关系,故正确选项为B。
12.A [解析] 绿色指数主要强调对经济发展中环境的保护,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故答案为A。此题与城乡协调发展无关,故排除④。
13.[答案] (1)①消费影响居民生活水平;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②生产决定消费。③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差距和总体消费水平有密切联系。④市场调节具有局限性,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加强宏观调控。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发展低碳经济的自主创新能力。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要由依靠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④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
[解析] 第(1)问,属于依据类试题。①凸显了消费的作用。
②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③体现了收入与消费的关系。④体现了市场缺陷。⑤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第(2)问,主要涉及污染问题,所以解决污染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科技进步,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4.[答案] (1)意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求:坚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①调整产业结构,进行规模化经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②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服务质量,关注市场需求。③调动劳动者积极性,营造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吸引高素质人才。④统筹兼顾,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⑤加快城镇化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使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解析] 第(1)问比较简单,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解答第(2)问,要善于把材料信息转化为理论性的语言,这就需要考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概括和抽象。
篇3:高中一年级政治寒假作业试题精选
学生的各种心理活动的产生都离不开情绪的左右,因此,保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小编准备了政治高一年级寒假作业单元测试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7月7日7月12日, 全国绿色消费巡回展览会在银川举行。低碳生活倡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核心是 ( )
A.保护消费者健康 B.可持续性消费
C.节约资源、能源 D.保护生态环境
口红效应源自海外对某些消费现象的描述。每当经济不景气,人们的消费就会转向
购买廉价商品 ,而口红虽非生活必需品,却兼具廉价和粉饰的作用,能给消费者带来心理慰藉。据此回答2-3题
2.要成为口红,必须满足几大条件:首先,价格够低;其次,具备心理安慰作用;最后,相比同价位的消费品,它的安慰作用更强,竞争力也就更强。下列行业有可能成为逆市上扬的口红的是 ( )
A.纺织业 B.房地产业 C.汽车业 D.电影业
3.在应对后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国务院讨论并原则上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一举措体现了 ( )
① 生产决定消费 ②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③ 经济决定文化 ④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7月14日,由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遭下调威胁,导致市场避险情绪高涨,从而支撑黄金价格继续上行。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8月合约当天收于每盎司1589.3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行3.8美元,涨幅为0.2%。以美元计价的国际黄金市场上,黄金价格的上涨,可能受到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 ( )
① 美元贬值 ② 黄金现货需求的增加
③ 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④ 市场调节的盲目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政治高一年级寒假作业单元测试题,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