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策略

篇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策略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高考备考工作就开始了,大家都知道好的学习方法是能够助大家一臂之力的,历史是高考文综中必考的科目,下面我们就为大家整理出来了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策略,供大家高考备考参考!
1.总结重要的历史专题
(1)中国古代政治军事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古代赋税制度,重要兵制,重大战事。
(2)中国古代经济史:古代生产技术的进步,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货币发展。
(3)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历代各少数民族的演变,中央对周边地区的管辖,民族融合的发展,少数民族的重要制度。
(4)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中国古代各个朝代与周边国家的位置关系,交通路线,友好交往的史实,相互间科技文化的影响。
(5)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思想史(儒家思想发展史),科举制度发展史,文学艺术发展史,政治经济背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将教材上的知识依据一些专题重新组织起来,最好不要做成流水账的样子,高考不会出那样低水平的问题,应该根据历史发展的内在特点,找到发展的重大阶段和规律性的东西。
也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分为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将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分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国际关系、国际共产主义史等专题。
2.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来,这些阶段性呈现给我们一个一个重要的历史横断面,这些横断面既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相应的也就会成为考查我们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现象认识的重要切入点。与考查历史发展的线索相比,考查一个历史横断面在命题上自由度更大,也就是说命题者在这种命题思路下有更多的思考和选择的余地,同时,多数这类题目的难度也要高于依据历史线索形成的题目。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要求我们正确划分历史阶段,然后根据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的不同特点来确定应该从哪几个领域分析其特征。
中国古代史通常包括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五个方面。中国近代现代史的近代史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可以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中国人民的救国和革命斗争三个方面来分析;建国以后部分主要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世界近代现代史部分主要是三条线索:资本主义发展史、殖民地问题和民族解放运动、社会主义运动;而其中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涵盖了世界近现代史的大部分内容,在每一个阶段,可以根据情况涉及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科技文化几个方面。
3.把握热点与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
一方面要联系时政热点,以史鉴今,古为今用,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使热点和历史知识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另一方面应针对题型变化、能力要求提高的趋势,在具备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可以通过剪报、阅读、摘记、写概要等方法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提高文字表述能力。
篇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策略
对于许多学生而言,历史学科知识点多且枯燥乏味,在考试中往往也得分不高,似乎高考历史学科就是一根难啃的硬骨头,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把握学科规律,掌握好的学习方法,那么就会发现高中历史不仅不难学,而且是一门有魅力的学科。在暑假期间已经有一部分学生已经投入到高考一轮复习中去了,这说明我们都不想输在起跑线上,都想在高考中鱼跃龙门。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在一轮复习开始时都有比较高的学习热情,但是缺乏合理的规划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对于我们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以下是名师指导: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策略,供大家参考复习!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高考历史考查方式和考查特点
根据对新课改之后的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高考中更加侧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查,对于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只是依靠死记硬背和考前突击是不行的,所以功夫必须下在平时。北京市对于高考历史的考查稳中求变,呈现出以下几个新的特点。
1.侧重对于历史地图的考查。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都会出现历史地图,在北京卷中选择题考查了楚国的位置及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在材料题中用四幅地图考查全球化的相关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具备图文转换的能力,能够从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且加以解释和说明,这需要考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练习中重视历史地图,建立对历史事件的空间概念。
2.对新型史观的考查力度逐年加大。历史事件是固定的,但是人们对于历史的观点和看法却是经常变化的,这些观点和看法就是史观。通过近些年的高考试卷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新型史观的考查力度正不断加大。北京卷17题站在平民老百姓的角度考查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革,这其实就是社会史观的新应用。北京卷37题第2问则以世界的洲际贸易为切入点考查了全球史观,第3问则是对于近代化史观的考查。这需要考生在日常学习在老师的帮助下将这些史观与所学内容进行结合,尝试用这些史观来阐述历史事件。
3.历史事件与时事结合。高考历史不回避热点问题特别是重大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并且近段时间中日关系比较紧张,北京卷就考查了代受日本侵华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内迁的相关知识。我们在日常学习之外必须对于时事保持敏锐感,看其是否能与我们所需的知识相结合,说不定你感兴趣的某个重大问题在高考时就会出现在你的试卷上。
二、把握学科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死记硬背已经不能适应现在高考历史考查的要求了,我们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还需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可能事半功倍。
1.以时间为主线重新整合课本。我们的课本是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专门史体例进行编排的,这种编排方式会造成时间顺序混乱和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清楚等问题。历史就是一门关于时间的学科,没有时间概念一切无从谈起,所以我们需要按照通史体例以时间为线索对课本进行重新整合。在整合过程中需要注意建立事件之间的相关关系,而不能简单的将历史事件罗列。例如,一些历史事件本身受上一个事件的影响,同时又是下一个事件的原因,如新航路的开辟受到了文艺复兴解放思想的影响同时有对于以后英荷的殖民扩张有重要影响。再如,在横向的时间内历史事件也是有内在联系的,如井田制的瓦解、礼崩乐坏宗法分封瓦解、百家争鸣等这些事件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具体体现。
篇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策略
篇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策略
一、全面归纳历史阶段特征,贯通基础知识。
篇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策略
对于许多学生而言,历史学科知识点多且枯燥乏味,在考试中往往也得分不高,似乎高考历史学科就是一根难啃的硬骨头,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把握学科规律,掌握好的学习方法,那么就会发现高中历史不仅不难学,而且是一门有魅力的学科。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名师指导: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策略,供参考!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高考历史考查方式和考查特点
根据对新课改之后的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高考中更加侧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查,对于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只是依靠死记硬背和考前突击是不行的,所以功夫必须下在平时。北京市对于高考历史的考查稳中求变,呈现出以下几个新的特点。
1.侧重对于历史地图的考查。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都会出现历史地图,在北京卷中选择题考查了楚国的位置及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在材料题中用四幅地图考查全球化的相关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具备图文转换的能力,能够从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且加以解释和说明,这需要考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练习中重视历史地图,建立对历史事件的空间概念。
2.对新型史观的考查力度逐年加大。历史事件是固定的,但是人们对于历史的观点和看法却是经常变化的,这些观点和看法就是史观。通过近些年的高考试卷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新型史观的考查力度正不断加大。北京卷17题站在平民老百姓的角度考查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革,这其实就是社会史观的新应用。北京卷37题第2问则以世界的洲际贸易为切入点考查了全球史观,第3问则是对于近代化史观的考查。这需要考生在日常学习在老师的帮助下将这些史观与所学内容进行结合,尝试用这些史观来阐述历史事件。
3.历史事件与时事结合。高考历史不回避热点问题特别是重大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并且近段时间中日关系比较紧张,北京卷就考查了代受日本侵华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内迁的相关知识。我们在日常学习之外必须对于时事保持敏锐感,看其是否能与我们所需的知识相结合,说不定你感兴趣的某个重大问题在高考时就会出现在你的试卷上。
二、把握学科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死记硬背已经不能适应现在高考历史考查的要求了,我们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还需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可能事半功倍。
1.以时间为主线重新整合课本。我们的课本是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专门史体例进行编排的,这种编排方式会造成时间顺序混乱和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清楚等问题。历史就是一门关于时间的学科,没有时间概念一切无从谈起,所以我们需要按照通史体例以时间为线索对课本进行重新整合。在整合过程中需要注意建立事件之间的相关关系,而不能简单的将历史事件罗列。例如,一些历史事件本身受上一个事件的影响,同时又是下一个事件的原因,如新航路的开辟受到了文艺复兴解放思想的影响同时有对于以后英荷的殖民扩张有重要影响。再如,在横向的时间内历史事件也是有内在联系的,如井田制的瓦解、礼崩乐坏宗法分封瓦解、百家争鸣等这些事件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具体体现。
2.重视对基本概念和史实的掌握。在我们的学习中可能记了很多很多的知识,但是这些东西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我们可能并不真正的懂,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概念许多学生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或者有许多学生错误的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这些对于我们的学习而言都是不够的,其实弄清这个历史概念对于我们全面的掌握中国近代史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要真正的去弄懂这些比较抽象的历史概念,如果觉得弄懂这些概念比较困难我们可以请教老师、查阅书籍或者是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3.合理分配时间,重视量的积累。高三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语文、历史、外语等科目上,在对于历史科目的时间分配上可能会略有不足,但是历史学科是一门需要知识积累的学科,所以我们每天至少拿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来背诵和练习,这对于我们打好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在背诵和记忆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东西真的很难记忆,但是我们如果掌握一些小窍门的话就事半功倍了,比如我们在记忆《南京条约》所开的五个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时就可以谐音记为光(广)下(厦)不(福)能(宁)上(上),这样既有趣又能帮我们记住知识点。除了背诵之外我们还要保证一定量的练习,练习数量不宜太多,练习题最好与我们所学进度相一致,这样有助于帮我们检测所学成果并且能够深化我们对于所学知识考查方式的把握。考生应该从北京市的高考题和各区县模拟考试题中选择相关的题目进行练习,这有助于我们熟悉北京市的高考考查方式,在这里着重向考生推荐海淀、东城、西城、朝阳四区历年的考试题。
4.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和学习习惯。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的确很重要。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这需要我们每天的努力。在日常练习中我们不能偷懒,做选择题时我们不仅仅要知道正确选项为什么正确还要弄懂错误选项为什么错误,这样通过一道题我们就能掌握四个知识点甚至更多。日常练习中做大题时我们要完完整整的将我们的答案写下来,而不仅仅只是写一个答题的框架或者是思路,只有我们完整的答完一道题之后对照答案时我们才能真正的知道自身的不足在哪里,只是罗列思路和框架无助于我们自身的提高。
5.勤于总结。我们可以将在日常学习中经常会犯的错误整理一下并进行分类,分析哪些错误是同类的,并找出错因,如果是知识点没记住就重新回顾课本,如果是答题技巧出了问题就向老师请教答题方式并理顺答题思路,然后再做此类题目进行强化,这样在以后的答题中我们就可以从容应对各类题目。在学习中犯错误是经常地,我们必须直面错误不回避,并找出解决方式,这样我们才可能有所提升。
名师指导: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策略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考历史复习指导栏目!
篇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策略
同学们对高考历史的复习,尤其应该注意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的方法,好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问:考生在历史的复习策略上应该怎样去把握?
答:同学们的复习应该具有针对性。针对性是什么意思?就是提高复习效率。在现在这个阶段,提高高考的复习效率就是要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自己的问题,那么紧接着就会产生一个问题,你的薄弱环节是什么?你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薄弱环节在什么地方。首先同学们自己应该有一个判断,就是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就历史学科来说,可以用以下方式去衡量。
第一,比如我们高考涉及的内容分成几大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首先从内容上应该有一个判断,是中国古代史比较薄弱还是近现代史比较薄弱,是中国史比较薄弱还是世界史比较薄弱,这是一种方法;
第二,从题型来说,高考的题型就两种,一种是单项选择一种就是论述题,你是单选题的得分偏低,还是论述题的得分偏低?这又是一个判断方法;
第三,单选题可以分为很多类型,是对知识点的掌握的题目得分比较低,还是理解类型的题目比较低,这也是一个判断的方法。如同到医院里看病,你说你不舒服,大夫肯定首先是先问你症状,你哪不舒服,然后他根据你的症状来判断你得了什么病,判断病情之后他才会对症下药。同学们也是,如同自己给自己判断一个病情,你的问题是什么?然后你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如果是理解类的问题比较薄弱,那么平时在复习的时候,就应该深入挖掘知识点的内涵,以及知识点和知识点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果你是记忆类题目得分比较低,你应该更多地投入到基本知识的掌握中。这个就叫对症下药。如果拿不定主意,可以去寻求老师的帮助,拿着试卷到老师那去寻求辅导。
问:高考中的高频考点难点都有哪些?
篇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策略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时,同学们复习中的最大痛点就是记不住,历史也是一门需要积累的学科,记不住知识基本上就等于没学,当然学生记忆困难的问题并不全怪学生,这跟以下诸多因素有关系,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策略如下:
1.教材是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改革、人物这样的专门史体例编写的,但是一轮复习需要兼顾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总特征,所以需要打破教材编排顺序,按照通史顺序进行复习,这与许多学生之前的学习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许多学生接触起来感觉通史复习有碎片化的感觉,知识点过于零碎而导致记忆困难。
2.通史并非是以前专门史中政治、经济、思想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更侧重于这个时代众多因素的相互关系,并且考试也是这样去考查的。以宋朝为例,宋朝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发展壮大,市民阶层的需要推动了市民文化的兴起,所以风俗画和宋词以及散曲等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市民文化兴起,另一方面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奢侈享乐等行为的产生,所以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给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但是大部分学生很难分析出特点时代各个因素之间的互相关系,导致对特定时代的时代特征认识不充分,进而无法从宏观上把握知识,所以记不住知识点,这是历史学习中最大的痛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知识的积累是无法取得高分的。
3.许多学生仍然把历史当作所谓的“副科”来看待,不想在这上面下太多功夫,所以就很难做到对历史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宏观把握,以至于做题漏要点和张冠李戴。
你做不到或者不想做知识的综合梳理和分析,然而又想走捷径,那么这条捷径我带着你去走,通过每周两次的私播课,我们完全可以把历史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理清楚,你要做的只是按照我教给你的去背诵而已。
篇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策略
【摘要】历届高三同学都有一个共同体会:高三的专项复习见效最快。高考一轮复习正是打基础,逐一击破的阶段。同学们一定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精品的高考文综第一轮复习指导:历史备考辅导策略,帮助大家有效复习!
历史其实是一门日积月累的学科,因为在貌似杂乱的历史现象中,梳理、思考、以史为鉴确实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但是单单为了高考的历史学习却有着自己的方法和捷径。
备考高考,其实就是备三个东西:教材、考试说明和真题。而针对备考的一年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段有有着不一样的侧重点。
首先,从升高三的暑假开始到高三寒假结束这半年的时间,主要是打基础的时间。第一轮复习主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具体的步骤和安排可以按照课本的顺序,新课标之后采取专题史的形式也没有必要打破,主要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多的唤起高一高二学习历史的记忆。这段时间注意掌握两个东西,第一,这个时期历史发展的主线是什么?比如,复习中国古代的文化史,我们要着重掌握关于儒学的兴起和在后世的沿革史;复习中国近代史要注意掌握中国的半殖半封的加深以及由此带来的各阶层的抗争。第二,要注意尽量全面掌握知识点。参考的北京高考题会发现,有一定比例的细节知识点的考察,比如,让大家的学姐学长们都吐血不止的元代王祯的《农书》,用人教教材的同学书上只有七个字,七个字所以这些细节的考察需要大家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就夯实自己的基础,让知识体系尽量的全面。这个时期知识点为主,可以适当的做一些真题,培养做高考题的感觉以及对于难度的把握。
然后,从第二学期开学到二模结束的时期,进行历史的第二轮复习。这段时间的复习,可以打破教材编写的框架,对知识点进行重新的整合。教材使用专题史的形式,我们就转而采用编年史的角度,将整个历史的知识通过另外一条线索穿起来,这么做还可以让原本因为编写的体例而不得不分散在各本教材的知识重新整合在一起,从而有利于我们看到具体到某一个具体的时间段的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先后发生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构建起来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古代史的部分为例,我们可以重新按照朝代来梳理一遍,一方面可以看到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概貌,同时可以发现一些貌似相对矛盾的细节。比如,北宋政治的积贫积弱和经济的繁荣的矛盾。而这样的点也是高考很容易出题的点。上面说的梳理工作并不会占据很大的时间,所以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要多做真题,首先是北京地区的真题,然后是全国使用新课标省份的真题,然后是全国卷,最后是剩下的真题。这些题没有必全做,按照我们上面说的顺序重要性递减。
第三个阶段,从二模结束到高考的时间,进行历史的冲刺复习。所谓冲刺,就是我们不在纠结于细节的知识点的掌握,而是更加重视解题方法和时间安排的训练。这段时间的知识积累主要是以社会的热点问题为线索进行梳理,因为通观北京的高考题会发现,文综的命题从来都是不回避社会热点的;同时结合考纲,看其中的新增考点和改动在哪儿,因为考纲往往三月才出,距离高考已经很近,这个时候出的东西,有所删改,难免有瓜田李下的意味,所以这个部分大家也要注意;同时可以顺带注意是否有相关的整的周年纪念事件。对于的高考来说,当然就是要关注一下以1结尾的年份,尤其是以11结尾的。上述的工作仍然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那么这段时间的重点是放在做题方法的准备上。以材料题为例,重点体会如何从材料中条分缕析获得答案,如何知道答案是来源于知识还是材料,如何确定答题的方向,如何确定要答哪个知识点等等。这段时间还要注意回头重新看自己在一年的复习过程中做错的题目,分析自己的思路的缺陷,知识的缺陷等等,查漏补缺。这个时期有个误区需要注意,这段时间临近高考,我们往往会听到很多关于要注意休息,关于冲刺无用,关于要放松下来的建议,但是我们的经验是这段时间,如果可以很好的冲刺,一鼓作气,效率是任何时期都不能比的,而且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结:上面的高考文综第一轮复习指导:历史备考辅导策略供大家参考,希望精品网的高考第一轮备考可以给高三的同学们提供最优秀最有效的复习策略,感谢您参考!
阅读本文的同学还看了:
高三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史 明清
高三历史知识点: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