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政治高一市场经济

篇1:14年政治高一市场经济
1、资源配置的必要性: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永无止境的,但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为了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2、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3、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4、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P93第二段。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行情的变化,由市场来安排和调整的。市场中好象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5、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P93第三段。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棉队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6、市场规则
(1)市场规则的含义: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2)市场规则的内容: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
(3)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4)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什么?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篇2:14年政治高一市场经济
1.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主要依靠来实现( )
A.市场的调节作用
B.政府的行政干预
C.计划的调节作用
D.法律的约束
答案:A
2.漫画启示我们( )
谁也别想发财
A.应该遵循市场准入规则
B.要坚持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市场交易原则
C.要遵守市场规则,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D.禁止强买强卖、巧取豪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
答案:C
解析:A、B、C、D四项都是正确的说法,但是漫画主要反映了一些企业和地区的非法垄断、地方保护主义等人为分割市场、阻碍市场配置资源的错误思想和行为,所以,选择C项。
3.漫画《脱节》说明( )
脱节
①生产经营者应重视产品质量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③广告是影响人们消费的重要因素④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4.“三鹿”等有些乳品,为提高蛋白质检测含量,在产品中添加化学制剂三聚氰胺,导致许多“结石婴儿”出现,这是严重欺诈消费者的行为。这个案例说明( )
①企业应该诚实守信,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②市场调节具有局限性③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秩序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④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离不开良好的市场道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我国每年都举行“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倡导商家诚信经营,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据此完成5~6题。
5.之所以在全国各地启动“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是因为( )
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②诚实守信是建立良好经济秩序的必然要求③诚实守信是市场交易原则之一④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
答案:C
6.启动“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 )
A.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B.制定市场规则
C.树立诚信意识
D.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答案:A
篇3:14年政治高一市场经济
1、资源配置的必要性: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永无止境的,但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为了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2、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3、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4、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P93第二段。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行情的变化,由市场来安排和调整的。市场中好象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5、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P93第三段。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棉队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6、市场规则
(1)市场规则的含义: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2)市场规则的内容: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
(3)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4)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什么?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7、怎样规范市场秩序?
(1)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2)讲诚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3)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8对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要求
9、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2)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3)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10、市场经济的共性主要有:经济关系市场化,企业行为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运行法制化。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的鲜明的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B.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C.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12、宏观调控
1)必要性: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③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④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定义:宏观调控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
3)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手段:
A.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国家还可以通过实施经济计划,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可分为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两大类型。
B.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包括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活动。
C.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应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篇4:14年政治高一市场经济
第十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2. 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3. 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价格、供求关系和竞争。
4. 市场调节的作用:
① 积极作用:a.市场能灵活、及时、准确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b.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② 消极作用(市场调节的局限性):a.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b.市场存在三个缺陷: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5. 良好的市场秩序:①健全和完善市场规则,即健全和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① 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② 基本特征: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b.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c.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7. 宏观调控
① 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② 必要性(原因):a.市场的局限性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的调节不是万能的,它还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陷。b.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
③ 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其中,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是主要手段(具体内容见课本和笔记),行政手段是辅助手段。
④ 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篇5:14年政治高一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政治知识点资源配置:1.目标:是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必要性:解决人们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的矛盾3.两种方式: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调节作用实现
市场: 1.产生:市场是和商品经济同时产生和发展的
2.含义:狭义:商品交换的场所,有形市场 广义: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3.作用(即价值规律作用):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即调节着人、财、物的投放方向和数量比例
市场经济:1.含义: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随着社会化大生产产生和发展
3.有效运行的条件:(1)企业多,自由进入市场,充分竞争(2)灵活的价格(价格是资源配置最集中的表现)
平等性:1.含义:市场上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2.决定因素: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也是市场经济基本规律
3.内容: (1)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2)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4.作用:使市场经济有利于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竞争性: 1.含义: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
2.原因: (1)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市场经济的特征(2)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价格在竞争中形成,所以竞争是商品交换得以进行的前提
3.作用: (1)积极作用:a对生产者和经营者形成外在压力,使其改进技术,提高产率,优胜劣汰 b保证价格变化灵敏性,使供求关系很快得到调整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综上,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2)消极作用: a盲目竞争,社会资源的浪费b导致垄断,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4.正确看待竞争:公平竞争,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
法制性: 1.含义:社会经济运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依据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
2.必要性:健全的法制是协调和处理矛盾,体现公正平等的依据和准则
3.对经济活动参加者的要求:(1)学法 懂法 守法 用法 (2)及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开放型:1.含义:市场不是相互封闭的,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同世界连在一起
2.决定因素: (1)生产者和经营者为市场需要而进行生产和经营,实实质是为消费者而生产和经营(2)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广泛发展要求具有开放性
3.作用: (1)打破区域封锁(2)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4.地位: 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内在属性
四个特征的关系:1.平等性与竞争性相互制约:没有平等性,竞争不能正常进行;没有竞争就无平等可言
2.法制既是平等和竞争的保证,又是平等性的体现
3.开放是平等和竞争充分展开的前提,也是法制发挥作用的社会条件
4.四个特征既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又是市场经济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四个特征的共同作用(市场经济作用): 1.有效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2.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3.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
篇6:14年政治高一市场经济
第四单元 面对市场经济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是什么——
(1)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提示: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主进行资源配置,坚持市场和计划相结合。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体现三个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为什么——市场调节的作用(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三种手段进行资源配置)
(1)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①市场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能够推动科技和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结论:必须以市场为主进行资源配置。
(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容易产生:不正当经济行为;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提示:自发性——不正当经济行为、两极分化;盲目性、滞后性——资源浪费、经济波动;
怎么办——(趋利避害、扬长避短)
(1)坚持以市场为主进行资源配置;
(2)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①必要性: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
②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
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应学会判断辨别不同国家行为所包含宏观调控手段)
(3)规范市场秩序
①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②对市场活动参与者的要求: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选择 简答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2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成就: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问题: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新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树立科学发展观
是什么——
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为什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
怎么办——又好又快
(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 统筹城乡发展,推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提示:重点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是什么”和“怎么办”。既要熟记五个措施,同时又要学会辨别不同行为(国家、企业、个人)属于遵循或违背“又好又快”的哪个措施,懂得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选择用何种措施解决问题。
篇7:14年政治高一市场经济
一、选择题
1.(09安徽卷2)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政府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属于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的是
A. 扩大信贷规模和优化信贷结构 B. 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扶贫标准
C. 提高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 D. 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推进税费改革
2.(09海南卷2)在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已严重影响到全球经济。面对世界经济危机,我国出台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下列宏观调控措施中能起到扩大内需作用的有
①降低银行贷款利率 ②降低政府行政管理支出
③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④提高出口商品关税税率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09山东卷17)表2是为某市政府制定的自来水价格该价格的制定
① 利用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② 发挥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
③ 表明价格形成应以政府定价为主④ 有助于引导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②③④
4.(08全国Ⅰ卷24)中共xx大报告指出,我国“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下列行为属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是
A.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B.物价部门核准公共交通的价格
C.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
D.工商部门给新办企业发放营业执照
5.(08北京卷2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从宏观调控目标看,图8中宏观经济运行较好的时期是(D)
A.至 B.至
C.至 D.至
6.(08北京卷25)稳定物价可采取调节利率、汇率和变动财政收支等多种手段。从防止物价过快上涨角度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①提高利率→投资下降→生产资料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②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③征收消费税→消费者税负增加→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④扩大政府投资→生产规模扩大→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08江苏卷12)我国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采取上述措施有利于
A.防止出现明显通货膨胀 B.抑制人民币汇率上升
C.促进财政收人增加 D.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
8.(08宁夏卷14)维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防止股市泡沫,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之一。当股市增长过快时,政府可采取的调节措施是
①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 ②降低利息税
③上调股票交易印花税 ④扩大基金发行规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08天津卷30)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也称作“大部制”改革。“大部制”改革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重点,强化管宏观、抓大事的职责。这是( )
A.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 B.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要求
C.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D.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要求
10.(08天津卷34)国家发改委和财税部门的做法是运用( )
A.财政政策促进消费升级 B.货币政策促进环境保护
C.行政手段调节企业行为 D.经济手段调整产业结构
11.(07江苏卷20)目前活跃在中国互联网上的流氓软件大概有100多种。只要上网,你的电脑就很有可能被强行安装流氓软件。流氓软件不但会占用系统资源,同时还有可能被用来盗取信息,损害上网者的利益。流氓软件经营者的这一行为
①违反了市场交易的原则 ②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③利用了市场经济的固有弱点 ④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
12.(07上海卷21)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法律的保障。这表明
A.政府的宏观调控要置于法律规范之下 B.企业的经济活动必须依法进行
C.各类市场中介组织的活动受法律制约 D.市场秩序的建立需要法律的维护
13.(07宁夏卷15)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越来越多地运用税收、利率等经济杠杆调节经济运行。经济杠杆能够起到调节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
A.是以政府强制力为后盾的 B.直接关系着市场主体的利益
C.能够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 D.能够熨平经济发展中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