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一寒假历史检测题

高一寒假历史检测题

2025-01-18
高一寒假历史检测题

篇1:高一寒假历史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民主和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政治制度以及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等政治原则开始于(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中国

2.伏尔泰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权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材料所反映的政治体制与哪一国家的体制接近(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3.在,一名律师就宣称:“为保障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国王的特权在任何时候都应受到法律的限制。”这一观点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是通过以下哪部文件(  )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宪法

4.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但发动战争后还需要(  )

A.首相的批准 B.内阁的批准 C.国王的批准 D.下院的批准

5.对英国国家元首伊丽莎白二世和政府首脑卡梅伦表述正确的是(  )

伊丽莎白二世      卡梅伦

①卡梅伦的权力受到伊丽莎白二世的制约 ②如果现在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以卡梅伦为首的内阁就一定要下台 ③议会通过的议案,伊丽莎白二世基本无权否决 ④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以卡梅伦为首的内阁可以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A.②③④ B.③④ C.④ D.①③

6.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37~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由此可见,女王在英国(  )

A.无所事事 B.统而不治 C.掌控议会 D.领导内阁

7.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其背景是(  )

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削弱 B.代议制下王权需要继续削弱

C.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权利 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8.“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

9.房龙在《美国史纲》中说:“它是一份论述政府规则的理论文件。它在过去的1中经历了巨大变化。即使是到了,它仍然还像(当初)那样充满着活力。”这一文件是指(  )

A.《权利法案》 B.《邦联条例》 C.《联邦宪法》 D.《宪法》

10.美国宪法规定:“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保证司法的独立性

C.实现三权分立 D.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

11.美国宪法的主要起草人汉密尔顿曾引用孟德斯鸠的话“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具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类早已被迫永远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汉密尔顿意在说明宪法应具有(  )

①中央集权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 ③民主原则 ④专制主义原则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下列关于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都是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 ②都是政府首脑,实际掌握国家高行政权 ③都与政党政治关系密切

④都受议会制约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

13.比较下列两图,两种制度的本质区别在于(  )

A.左图反映了中国的民主,右图反映了美国的民主

B.左图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民主,右图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

C.左图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右图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左图的官员都是任命的,右图的官员都是选举产生的

14.19世纪英国的一位政治家对美国宪法这样评价:它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美妙的杰作”。下列选项不支持此观点的是(  )

A.这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B.宪法赋予联邦政府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固和统一

C.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防止专制*

D.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实现了自由平等

15.某中学组织历史知识竞赛,主持人问:下列哪些成员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应该是(  )

①英国下院议员 ②美国众议院议员 ③英国内阁成员 ④法国参议院议员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16.下列哪项不是法国总统的权力(  )

A.任命文武官员 B.统率全国军队

C.实行大赦 D.任命国会议员

17.19世纪七十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18.下列法律文件: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宪法;法国宪法;德国宪法。它们的共同点是(  )

A.都是本国的根本大法——宪法 B.都以此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C.都以此确立了共和政体 D.都以此确立了本国的近代政体

19.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B.“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D.“皇帝是国家元首”

20.观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从革命的开始直到结束,再到革命后巩固政权的措施,处处体现出一种意念。这种“意念”主要是指(  )

A.以法律形式反对专制并巩固统治秩序

B.通过对外战争来发展经济和巩固政权

C.借助封建势力来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实行资产阶级的军事*

二、非选择题(21题16分,22题17分,23题17分,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中央机构图

材料二 美国中央政府机构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中央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决策方式有何相似之处?其本质目的有何不同?(8分)

(2)如进行“东西方政治制度演变史”的课题研究,上述材料作为论据尚不够充分,你还可以补充哪些论据?(东西方各举1例,所举史实必须与材料一、二性质类似)(8分)

2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之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材料二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第十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材料三 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出自哪一部文献?两则材料反映的两国元首所处地位有何不同?(4分)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两国元首产生方式以及与各自议会之间关系的差异。(4分)

(3)在学习了“民主政治的扩展”一课后,小张同学认为法国的政体进步,小王同学认为德国的政体有效。你同意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请说明理由。(5分)

(4)由各国所采取的不同政治体制,你有何启发?(4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成……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同任副总统之任期亦然,大总统与副总统,应依照下列手续选举之……”

材料二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 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请回答:

(1)上述四则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5分)

(2)以上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哪两种基本类型?(4分)

(3)对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材料三和材料四的规定有什么不同?(3分)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就大多数国家而言,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哪些特征?(5分)

篇2:高一寒假历史检测题

1.B [注意限定词“开始于”,因为英国民主制度的建设开始于的《权利法案》,而美国和法国都是在18世纪后期,比英国晚了一个世纪左右,中国则更晚。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2.A [材料表明,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贵族重臣”和“城市代表”共有立法权,很显然这种政治体制描述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3.B [《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的严格制约,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因而选B。]

4.C [仔细阅读材料,本题体现的主题是英国君主立宪制下政府决策过程。英国自《权利法案》颁布之后,实行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君主的权利受到限制,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但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5.B [英国的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君主的权力受到制约,①错误;当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后,政府首脑也可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②存在片面性。B项正确。]

6.B 7.C

8.D [A、C项在英国早于美国确立,体现不出“新”的含义,B项题干表述中已排除,D项新政体是指三权分立的总统制共和制。]

9.C 10.B

11.C [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也可用排除法,专制主义原则和民主制度是水火不相容的,可排除④。]

12.B [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实际权力由首相掌握,国王是世袭的,与政党无关,但受议会制约。美国总统符合各项,取双方共同点,选B。]

13.C [从两图来看,左图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三省六部制”,右图反映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注意题目问的是两种制度的最本质区别,“三省六部制”实质上是封建君主专制,而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分配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14.D [宪法没有废除奴隶制,带有浓厚的种族歧视色彩,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

15.D [英国内阁成员由首相任命,法国参议员不是民选的,众议员属于民选。]

16.D

17.C [19世纪七十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但却确立了不同政治体制,正是由于其确立的体制不同,所以国家元首、内阁以及议会等权力不完全一致,但他们都是由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只不过德意志的国家元首是皇帝,而法国是总统。]

18.D [英、美、法、德四国的这四部法律共同方面就是它们的颁布都标志着本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确立。]

19.D [“皇帝是国家元首”只能体现出德国是君主制国家,不能体现出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A、B、C都是指皇帝掌握实际权力,国家元首只是国家的象征,并不一定掌握国家权力。]

20.A [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就是反对专制、反对压迫剥削,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所有人的行为。这样才能达到平等、自由的目的。]

21.(1)相似之处:分权制衡。

不同:中国: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或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美国:防止*专制,维护民主制度。(或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2)东方:秦朝三公九卿制、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等。

西方:英国:君主立宪制。(或颁布《权利法案》)。

22.(1)《权利法案》、《德意志帝国宪法》。不同:英国国王权力受到限制;德国皇帝大权独揽。

(2)德国:世袭;控制议会。法国:选举;对议会负责。

(3)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有利于民主进程的推进。或者德国:君主立宪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强大。

(4)政治体制的建立要合乎国情;不断创新才有活力;不同政治文明应和谐共处。

解析 本题以英、德、法三国重要法律文献切入,考查三国代议制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及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第一问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文献名称;第二问由材料信息便可回答。第(2)题要仔细分析材料二、三,抓住材料二中“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联邦议会的主席……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材料三中的“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便不难回答。第(3)题可任选其中一观点,概括指出积极影响即可。第(4)题具有开放性,只要言之有理便即可。

23.(1)美国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英国《权利法案》、德意志帝国宪法。

(2)基本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3)不同:英国国王是虚君(或虚位元首),王权受到议会限制;德意志帝国皇帝权力巨大,议会受皇帝控制。

(4)选举和议会立法。

解析 本题通过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四部宪法的考查,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设问从资料来源、归纳类型、对比鉴别到概括特征,难度不断加大,认识不断深入。解答本题关键是对四则材料出自哪部文献做正确的判断,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归纳、概括。

篇3:高一寒假历史检测题

1.《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语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  )

A.道德规范 B.宗法关系 C.战争祭祀 D.儒学思想

2.《红楼梦》中有两位贵族青年兄弟:贾宝玉和贾环。弟弟贾环内心对同父异母的哥哥贾宝玉十分妒忌,但是表面又对他非常惧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贾宝玉长相俊美,性格乖巧,深得祖母喜欢

B.贾环性格阴险狭隘

C.贾宝玉年纪长于贾环

D.贾宝玉是正室夫人之子

3.秦朝统一中国后便征用大量的劳动力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工程。秦朝能够倾尽国家之力,完成这些工程主要是基于(  )

秦始皇陵    秦长城    阿房宫

A.奴隶制经济的兴盛和发展 B.秦始皇的正确决策

C.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D.工匠水平的高超

4.“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此令出自(  )

A.汉武帝 B.宋太祖 C.明太祖 D.清雍正帝

5.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 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

A.皇帝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政府的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6.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

A.*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终确立民主制

7.下面这幅漫画描述的是古代雅典(  )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C.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D.实行“陶片放逐法”

8.“军人和一切公职人员都由国家支付薪金。这样,一般公民也能当军人、法官、议员了。”这一现象开始于(  )

A.雅典城邦形成时期 B.梭伦执政时期

C.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D.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9.公元前4,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

A.完善法律体系 B.稳定社会秩序

C.保障平民利益 D.维护帝国统治

10.假如你是英国人,想当选英国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

①成为英国某一政党的领袖 ②要得到议会2/3议员的投票认可 ③所在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 ④得到国王的任命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11.下表为美国国会议案表决情况,该表主要反映了(  )

党派赞成的议案

非赢利志愿协会公司(10项) 公立学校(15项) 社会改革(监狱改革、收容所改革等) 反对蓄奴制 商业公司(49项)

共和党 71% 68% 66% 82% 77%

民主党 37% 47% 41% 10% 39%

A.两党势均力敌 B.两党在奴隶制问题上矛盾尖锐

C.共和党在选举中占全面优势 D.两党分歧日趋缩小

12.德国宪法的颁布,确立了德意志帝国的基本原则,这包括(  )

①联邦制原则 ②君主立宪政体 ③君主权力受法律约束 ④权力制衡原则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3.下图所示是在战争中被掠走、流失海外的圆明园中的物品鼠首和兔首铜像,近期被法国拍卖。侵略者掠走该物品是在哪次战争(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果要再现邓世昌英勇杀敌、壮烈殉国的场景,我们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A.黄海海战 B.台湾保卫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

15.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始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  )

A.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无差 B.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C.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 D.彻底消灭人们的私有观念

17.被称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的是(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D.中华民国的成立

18.某学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南京*”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有力的证据是(  )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的描写

C.侵华日军撰写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

19.“我们在内战中搅了20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今日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一辈子有一个抗日报国的机会,今后如能为国家民族而战死沙场,才真正死得其所。”李宗仁先生的这一段话应该是在下列哪一事件后有感而发(  )

A.北伐战争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淮海战役

20.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C.揭开了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序幕

D.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答案:

答案

1.B 2.D

3.C [中央集权制有利于集中全国的物力、人力搞大规模的工程建设。]

4.C

5.D [内阁、军机处都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它们距离皇帝的寝宫越来越近,反映出其愈来愈服务于皇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6.B [雅典民主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三个阶段:梭伦改革——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民主体制;伯利克里改革——进一步完善了民主政治。]

7.D [克利斯提尼统治时期,如果在陶片上对某人的反对票超出半数,此人便要被赶出国门,以维护雅典民主政治。]

8.D [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政府发放参政津贴,保证了下层民众的参政权利。]

9.B [从材料可以看出罗马法修改的方向是力争实现贵族和平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这样做的目的是缓和贵族和平民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故排除D项。]

10.A [议会下院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出任内阁首相;国王是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名义上首相需得到国王的任命,但不对国王负责,而对议会负责。]

11.B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两党在“反对蓄奴制”这个问题上分歧大,体现了两党在奴隶制问题上矛盾尖锐。]

12.A [宪法的内容体现了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但德国宪法赋予德国皇帝巨大的权力,议会无法通过创制法律的形式约束其行政权,因此,达不到权力制衡的目的,所以③④错误。]

13.B [根据时间“”可判定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14.A 15.D

16.B [从材料信息“国家统一支配”,“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可以看出是绝对平均主义。]

17.C 18.D 19.B 2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