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同步练习

篇1:高二历史必修同步练习
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14高二历史必修同步练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唐代吴兢所撰《贞观政要论封建》记载:贞观十一年,太宗以周封子弟,八百余年,秦罢诸侯,二世而灭封建亲贤,当是子孙长久之道,对这则史料评述正确的是
A.唐太宗认为实行分封制是西周统治长久的原因之一
B.唐太宗认为秦帝王暴政是秦亡的重要原因
C.唐太宗对实行分封制持批评态度
D.唐太宗所论封建指的是郡县制度
2.《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布绳,此其分事也。这句话直接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不发达
3.下列古代中国生产工具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耦犁 ②曲辕犁 ③冶铁鼓风水排 ④铁制农具
A.④②③①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
4.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战国 B.汉代 C.南北朝 D.北宋
5.《国语晋语》记载: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说明
A.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B.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式
C.西周时期工商业由官府经营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6.《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
而众以散。这句话说明
①唐朝时期市有时间限制 ②唐朝时期市坊分立
③唐朝时期政府对市严格管制 ④唐朝时期商业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开始于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8.下列古代中国灌溉工具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筒车 ②风力水车 ③翻车 ④高转筒车
A.②③①④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③①④②
9.下列关于明清时期海禁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禁止中国人与外国人通商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其主要根源
C.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殖民势力的入侵 D.是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之一
10.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之一
B.中国自身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主要原因
C.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表明中国被逐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D.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11.蒋廷黻的《中国近 代史》称:洪秀全除推行宗教革命及种族革命以外,他有社会革命的思想没有?他提倡男女平权,但他的宫殿充满了妃妾。 这则材料反映出洪秀全
A.主张在中国全面复兴西方基督教 B.想打倒列强,恢复中华民族的自由
C.企图建立新朝代而非新国家或新社会 D.对于社会革命也是十分积极的
12.青史长铭一杰雄,挥鞭叱咤敢屠龙。推翻旧制根未绝,唤起新元业绩丰。情弥人间淬春色,泪盈天下仰仙翁。今逢国共再携手,开创和谐盼大同。这首诗词称赞的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 C.蒋介石 D.邓小平
13.下列历史文献中对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影响最大的是
A B C D
篇2:高二历史必修同步练习
36.现代民主是全体公民参与支配政府,政府对公民负责的政治体制。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 民主政治的参与者从来没有超出世系群体的范围,从来没有延伸至包括奴隶、外邦人或者妇女伯里克利在公元前451/0年提议通过的公民权法规定,享有公民权利之人仅以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为限(《雅典政制》,26.4) ,其效果、或许其目的也是对公民和外邦人的身份进行严格的区分。
【英】戴维斯:《民主政治与古典希腊》
材料二 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想家的模范国家。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在西方国家民主发展也是有一个过程的,早期的民主,比如二战以前的民主,基本上就是选举制代议制民主。但是在二战以后,人民发现只选举政府是不够的,还要人民能直接参与政府决策,参与自己身边的事务。
蔡定剑《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
与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相比较,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何种特点?(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的内涵主要指的是什么?(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的表现形式及其局限。(3分)
3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迹。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 某校高二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一些学生得出以下几种结论:
①他们积极创办洋务企业尤其是近代民用企业
②他们创办的企业都以轻工业为主
③他们的企业在国民政府前十年得到较快发展
④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观察下列图表:
材料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卢新建主编:《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将学生得出的正确结论的序号写在答题纸上。(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1分)
简要指出初步发展和日益萎缩两个阶段的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探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4分)
四.问答题(本题12分。要求:阅读导语,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8.中国1840-这1的现代化历程经历了三条道路的转化:1840-10月前是中国早期现代化阶段,以资本主义现代化为主体;1949-是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带有苏联的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色彩;至今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在政治经济方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1)请用史实简要说明中国是如何走第一条现代化道路?其结局如何?(3分)
(2)中国走第二条道路的首要前提是什么?20世纪代第二条道路是如何确立的?(4分)
(3)中国主要是 通过什么方式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在第三条道路发展
过程中,20世纪代中国在政治、经济两方面取得了什么具体成就?(3分)
(4)从中国现代化历程的转变和成就,你能得出哪些启示?(2分)
篇3:高二历史必修同步练习
1.下列我国古代戏曲形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杂剧 ②昆曲 ③南戏 ④京剧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
C.①③④②D.②③①④
2.京剧的京指的是下列哪个朝代的京城()
A.汉 B.唐C.宋 D.清
3.下列组合项反映了我国戏剧发展的历程,其中包括我国戏曲萌芽和成熟的标志,它们分别是()
①傩戏中使用的面具 ②元代杂剧壁画 ③京剧《玉堂春》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②③
4.京剧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商品经济发展下地域文化交融的产物
B.比较全面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C.把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D.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5.下面《同(治)光(绪)十三绝》主要体现了()
A.京剧是在徽剧、汉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B.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
C.京剧在同光年间曾中断
D.京剧被誉为百戏之祖
篇4:高二历史必修同步练习
6.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之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5分)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15分)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10分)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10分)
篇5:高二历史必修同步练习
1.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淑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C.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2.自由和理想是人们的一种向往。在19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中,就有一位浪漫主义文学作家写了一篇鼓励人们去为这种追求而斗争的文学著作。该作品为()
A.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B.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C.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D.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3.(西安期末)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巴黎圣母院》是其著作之一,与这部著作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B.利用了强烈的对比
C.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心灵的赞美
D.反映了大革命前夕封建王朝的黑暗
4.(枣庄高二检测)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阅读了《西风颂》、《巴黎圣母院》、《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悲惨世界》等作品。他们研究的课题可能与哪一文学流派有关()
A.解冻文学 B.古典主义
C.现代主义 D.浪漫主义
5.(北京学业水平检测)19世纪,小说《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其作者是()
A.巴尔扎克 B.托尔斯泰
C.雪莱 D.高尔基
6.(银川高二检测)《人间喜剧》一开始在中国被译为《人间戏剧》,后来也有人主张应该译为《人间闹剧》,认为作品的故事没有喜剧内容,相反,全部是悲剧。巴尔扎克描写的悲剧人物(以葛朗台为例)形成的原因是()
A.深受封建压迫和剥削
B.人性畸变、人欲泛滥
C.革命失败、群众被杀
D.精神空虚、陷入迷茫
7.(盐城高二检测)他一方面是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插图,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另一方面,又是一个发狂地信仰基督的地主。材料中列宁评价的他是()
A.维克多雨果 B.巴尔扎克
C.列夫托尔斯泰 D.高尔基
8.(聊城高二检测)某作家主张: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真正的艺术。据此判断,这位作家的代表作应是()
9.20世纪五六十年代,《等待戈多》面世即以与传统戏剧风格迥异的荒诞剧的形式为贝克特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种荒诞剧所反映的主题是()
A.人的一生是痛苦的、绝望的
B.世界是荒诞的,现实是丑恶的
C.街头流浪汉、残疾者或精神病人的生活情形,他们每天都在等待
D.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的失望、苦闷和迷惘
10.因为他在小说中能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勾画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想象中的世界,反映了拉丁美洲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获得以上评语的是诺贝尔文学奖著作《百年孤独》,其作者是()
A.马尔克斯 B.泰戈尔
C.鲁迅 D.索卡因
11.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三个文学流派的共同点是()
①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②在创作形式上追求完美和谐
③都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
④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形象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12.20世纪印度的文学巨匠泰戈尔的长篇小说《戈拉》和中国文学革命的巨匠鲁迅的《呐喊》集均引起很大的社会轰动,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A.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B.描写了本国近代社会的演变发展
C.反映了当代下层人民的精神风貌
D.其作品均被编成剧本搬上了银幕
篇6:高二历史必修同步练习
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历史必修同步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下列关于周朝至秦汉我国诗歌发展历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离骚》是楚辞中的名篇
C.汉赋是吸收《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D.楚辞与《诗经》都以整齐的四言句式为表现形式
2.作品有诗史之称的唐代诗人是()
A.李白B.杜甫 C.白居易D.杜牧
3.郭沫若曾经为某一历史名人的纪念祠题写了下列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位历史名人是()
A.苏轼B.李清照C.辛弃疾D.关汉卿
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5.鸟飞反(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屈原的这两句诗()
A.抒发了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概
B.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C.体现了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D.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平和心境
6.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和条件是()
①工商业市镇兴起,城市文化繁荣 ②市民阶层壮大,社会识字率提高 ③印刷术不断完善,通俗文学蓬勃发展 ④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轻商思想淡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篇7:高二历史必修同步练习
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历史必修同步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瘾头。他真切地想象着,他的金币像人一样的活的,会动的,它们会来,会去,会流汗,会繁殖。他厚颜无耻地对被迫放弃继承权的女儿说: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他在临终之际还想将神父的镀金十字架抓到自己手里,攫为己有。由于用力过猛,终于一命呜呼。
《人间喜剧》
材料二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请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是哪位作家的作品?
(2)材料一在创作风格上有何显著特点?
(3)材料二中的这段名言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它对我们有何启发?
14.(福州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材料二 从19世纪中叶起,在文化领域,人为的、地理上的界限逐渐被淡化,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不断加强20世纪代以后,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交流着。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世界文学发展的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促使两个时期文化交流加速的原因。
(3)面对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世界文化交流,有人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等国的文化侵略,应该抵制;也有人认为这是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被侵略国家应当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发展本国文化。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合理?请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篇8:高二历史必修同步练习
材料一 雅典公民的财产等级划分和政治权利分配表
等级等级名称财产资格分享的政治权利
第一等级500斗级年收入500麦斗以上可担任一切官职
第二等级骑士级年收入达300麦斗可担任除司库以外的高级官职
第三等级双牛级年收入打200麦斗可出任低级官职
第四等级日佣级年收入200麦斗以下有选举权无被选举权
材料二 陶片放逐法:雅典每年举行特别公民大会,投票决定民主威胁者的命运。此项行动使用一种特殊的选票,即陶片或贝壳。人们把威胁者的名字刻在陶片或贝壳上,投入到会场的陶缸中。如某人得票超过6000,就将被判流放国外,但其家人不受牵连,本人亦在流放期满后恢复公民权。
材料三、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得雅典民主政治家,多次担任雅典首席将军,是实际最高统治者。(一张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财产等级制度是由谁确立得?试评价该项措施。
(2)材料二中的陶片放逐法是由谁制定的?它能说明什么问题?除此之外,他还有什么
重要的政治举措?
(3)材料三中的人物是谁?他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有何作用?
(4)以上三为人物对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改革,体现除怎样的发展规律( )
A 从君主制到民主制 B 从贵族政治到平民政治
C 民主权利不断下移 D 从古代民主到现代民主
篇9:高二历史必修同步练习
1、解负令的内容包括( )
①废除所有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作抵押②由于欠债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③因欠债被卖到外邦作奴隶的公民,由城邦拨款赎回④释放所有奴隶,并赋予他们雅典公民权
A ①②④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下列的内容涉及土地占有关系的是( )
①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②制定遗嘱法
③废除六一汉制度④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
A ①② B ①④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3、下列对于雅典的财产等级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划分等级的标准是公民的财产,后来计算财产资格时将非土地财富也包括在内
B 不同等级的公民享受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成正比
C 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地位
D 收益最大的是平民阶层
4、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A 四百人会议B 首席执政官 C 公民大会 D 陪审法庭
5、作为一位雅典的公民,阿帕亚年收入100麦斗,他不能拥有以下哪项权力( )
A 参加公民大会,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
B 通过抽签,成为陪审法庭的陪审员
C 按照遗嘱法,把遗产交付给自己的侄子基尔德
D 当选位四百人会议中的一员
6、梭伦对农工商业的改革推动了雅典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①改进灌溉系统,鼓励经济作物出口,发展农业生产②鼓励手工业产品的出口,大力发展手工业③改革币制和度量衡制④倡导节俭,抑制奢侈浪费
A ①②④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7、从公元前7世纪到前5世纪,雅典的历次改革中使民主政治最终确立的是( )
A 梭伦改革 B 庇西特拉图改革 C 克里斯提尼改革 D 伯利克里改革
8、以下对梭伦改革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有( )
①梭伦是在雅典城邦的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进行政治改革的②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③梭伦改革从根本上消除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④梭伦改革是整个古希腊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为雅典城邦的振兴开辟了道路
A ①②④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篇10:高二历史必修同步练习
1.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着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表现的是
A.跻身仕途的平民取代了门阀家族,成为社会的领导阶层
B.佛道的虚无和消极让位于儒家思想的积极、理性和乐观
C.士族政治领袖所提供的对王室权威的制衡丧失
D.商业对国家的财政政策至关重要,政府稳步提高货币的供给
2.《周礼地官司市》载: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这段材料能够说明
A.西周分封制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 B.周人主要从事商业活动
C.西周重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 D.西周时期打破了工商食官制度
3.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说:予谓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下列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A.理学与传统儒学在维护社会伦常方面一致
B.理学教人学作圣贤
C.传统儒学教人学做人,教人寡欲
D.传统儒学与理学都探究世界的本原
4.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有类于后世的六部,具体执行皇帝政令
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5.《二十四孝江革负母》载:汉江革遭世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欲劫去。革辄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母终,哀泣庐墓,寝不除服。后举孝廉,迁谏议大夫。材料反映出江革迁谏议大夫主要是因为其
A.为儒家弟子 B.德才兼备
C.行为符合当时的选官标准 D.荫袭父职
6.《旧唐书郑注传》载:上(文宗)访以富人之术,(郑注)乃以榷茶(茶叶专卖制度)为对。其法,欲以江湖百姓茶园,官自造作,量给值分,命使者主之。材料反映
A.唐朝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B.封建官府与百姓争夺茶利
C.唐朝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唐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篇11:高二历史必修同步练习
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鼎鼎有名 B.鼎足三分C.问鼎中原 D.人声鼎沸
2.吕思勉先生在《中国政治史》中写道:小康之世,所以向乱世发展,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世运只能向前进,要想改革,只能顺其前进的趋势而加以指导。先秦诸子中,只有最看得出社会前进的趋势。文中省略部分的思想流派应该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3.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则材料说明唐朝三省制
A.不能节制和约束君权 B.诏令须由政事堂决议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 D.门下省单独决策国事
4.右图人物反映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阶段特征是
A.奠基时期 B.萌发时期
C.繁盛时期 D.衰弱时期
5.《朱子语类》: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辩之,皆格物之谓也。若只求诸己,亦恐有见错处,不可执一。上述材料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A.知行合一 B.发明本心C.格物致知 D.存天理,灭人欲
6.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观察邮票,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准确的是
A.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与清廷正式对峙
B.《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C.《资政新篇》是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D.《太平军目》是太平天国前期的治国纲领
7.近代中国某地的一份布告称: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其中割台湾的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C.农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8.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与接受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与上述观点一致的主张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创立民国,实现共和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9.11月29日,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阐述了中国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在实现中国梦的昨天,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指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C.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D.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
10.右图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先驱叶浅予先生《叶浅予自传》中的一幅作品《清末遗童》。先生用淡淡的白描手法不露声色地回忆起
A.清政府的腐朽没落行将就木
B.南京临时政府的移风易俗
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战火绵绵
D.南京国民政府的男子剪辫
篇12:高二历史必修同步练习
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1分)
感化政治是具有普遍性价值的一种观念和行动指引,它能推动社会和平、稳步、文明地进步。圣雄甘地和他的非暴力抗争运动成为现代感化政治的源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始终相信印度教徒关于精神导师的观念以及精神导师在个人精神实现的过程中的重要性。我认为没有精神导师就不会有真正的知识的说法很有道理。在我的人生中,有三位当代人士影响深刻:与赖昌德巴伊在生活上的接触、托尔斯泰写的《天国在你的心中》以及鲁斯金的著作《直到这最后的一个》。这些在我心目中各有其位置。
甘地《我体验真理的故事》
材料二 甘地并非是只是简单强调非暴力的意义,而是相反,他试图发明一种新的冲突解决办法这种办法尽量回避暴力,而仅仅采用非暴力的、同样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冲突。甘地把这种思想和行动,称为坚持真,以其毕生精力创造和发展坚持真的理论和行动,他共采取了五十多次的坚持真的运动黄迎虹《感化型政治》
材料三 任何有一丁点洞察力的人都能看到,它(指坚持真)已经让亿万印度民众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它赋予他们个性、力量和自信没有这些,任何政治的或社会的变革都无法得以展开我很确信,就这一点而言,非暴力的方法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它加快了唤醒民众的步伐,为革命性的变革提供了条件。《尼赫鲁自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影响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2分)
(2)据材料二,甘地发明的新的冲突解决办法是什么?甘地坚持真的行动主要有哪些?(3分)
(3)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的观点。(4分)你如何理解感化政治的现实意义?(2分)
篇13:高二历史必修同步练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起源于民间,句子长短不 一,适于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材料2: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更有一些词人直接为歌女写词,在歌楼榭中传唱。
材料3:生活于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李清照词风委婉含蓄,清新淡雅,南宋词人辛弃疾词风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
请回答:
(1)除材料中所述外,著名词人任举两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词繁荣的原因。
(3)宋词主要分为哪两大派别?试比较两派的不同。
解析:第(1)(2)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第(3)问要认真分析材料,概括作答。
答案:(1)苏轼、柳永。
(2)两宋城市工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市民阶层的扩大及其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有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更能用词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豪放派和婉约派。主要不同:前者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后者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
篇14:高二历史必修同步练习
1.吕思勉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十六讲》中说:凡事大祖的子孙,他都有收恤他的义务;这许多人,也都有尊敬他的义务;那么,有了一个宗子,就把从始祖相传下来的人都团结不散,而且历久不敝了。这段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
A.神权与王权结合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嫡长子继承制 D.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中国政治史》中写道:小康之世,所以向乱世发展,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世运只能向前进,要想改革,只能顺其前进的趋势而加以指导。先秦诸子中,只有最看得出社会前进的趋势。 文中省略部分的思想流派应该是
A.儒家 B.道家C.墨家D.法家
3.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则材料说明唐朝三省制
A.不能节制和约束君权 B.诏令须由政事堂决议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 D.门下省单独决策国事
4.《朱子语类》: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辩之,皆格物之谓也。若只求诸己,亦恐有见错处,不可执一。上述材料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A.知行合一 B.发明本心C.格物致知 D.存天理,灭人欲
5.宋明时期我国文化出现了一个奇特现象:理学使人们的思想日益僵化,而文学艺术则争奇斗艳,充满活力。文学艺术争奇斗艳反映了宋明时期
A.君主专制统治日益强化 B.文化专制政策禁锢士人
C.西方文学艺术大量传入 D.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兴起
6.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观察邮票,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准确的是
A.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与清廷正式对峙
B.《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C.《资政新篇》是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D.《太平军目》是太平天国前期的治国纲领
7.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与接受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与上述观点一致的主张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创立民国,实现共和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8.近代中国某地的一份布告称: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其中割台湾的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C.农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篇15:高二历史必修同步练习
15. 9月l日德国进攻波兰,当时德国宣传部长如果要以最快的速度告知德国全国人民的话,他会采取下列哪种方式()
A. 电视B. 报纸C. 街头文宣队D. 广播
16. 意大利著名诗人和电影先躯乔杜卡努杜尔发表论著称电影是第七艺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它融文学、音乐、舞蹈、建筑、戏剧、服饰等艺术于一身
B. 具有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综合性特点C. 体现出各种艺术的创新性
D. 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17. (济南)每晚19:30分,大家在看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后,又都等着看随后的天气预报,这反映了电视的()
A. 传播资讯的功能B. 媒体功能C. 娱乐功能D. 购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