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科目复习的三大策略

高三学生开学前的补课时间,基本上是各个学校高三复习第一轮的开始。由于不同学校的教学资源和进度安排存在差异,复习策略也会有所不同。邯郸一中的资深历史教师曲现龙指出,大多数学校会从中国古代史入手,逐步推进到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
在这一阶段,同学们可以通过知识点比较联系、阅读古文材料、反复记忆等方式,为高三的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知识点比较联系: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网络
中国古代史由于年代久远、朝代多变、人物繁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特点。这对学生的记忆力提出了挑战,但并非无法应对。通过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以有效地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知识网络,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以古代西北地区的民族关系为例,汉、唐、元三个朝代都在这一地区实施了休养生息政策。当复习唐朝的民族关系时,可以与汉代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异同。比如,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了军事打击为主、和亲为辅的政策;而唐朝则更多地采用怀柔政策,通过册封、联姻等方式维护边疆稳定。
再如,唐代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管理,这与汉代设立西域都护府有相似之处,但在具体措施上又有所创新。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逻辑关系。
此外,还可以对各朝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比较。例如,秦始皇通过焚书坑儒、推行郡县制等手段强化中央集权;汉武帝则通过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隋炀帝建立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唐太宗通过完善三省六部制提高行政效率;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武将兵权。
通过对这些措施的对比分析,不仅可以加深对具体历史事件的理解,还能从中提炼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宏观思维能力。
二、古文材料的阅读:提升文本解读能力
古代史的复习离不开古文材料的阅读。通过对历年高考历史真题的研究,不难发现古代文献材料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同学们必须重视古文材料的阅读,提升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
首先,要充分理解课本中所有的古文材料。这是第一步,也是最为基础的一步。课本中的古文材料经过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文语法和词汇。例如,《史记》《资治通鉴》等经典史书中的选段,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内容丰富,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素材。
在理解这些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常用的句式结构,提高文言文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其次,要对做过的历次历史试卷中的材料进行分析。高考历史试卷中的材料题往往选取了重要的历史文献或考古发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通过分析这些材料,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解题技巧。
例如,2019年全国卷的一道材料题,要求学生根据《汉书·食货志》的相关记载,分析汉代的土地制度及其影响。这道题目不仅考查了学生对汉代土地制度的了解,还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史料分析能力。
为了加强古文基础,同学们可以与语文复习相结合。语文考试中有文言文阅读这一题型,因此对文言文的复习也成为语文整体复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语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更系统地掌握文言文的语法和词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劝学》《师说》等经典文章时,可以将其与历史课本中的相关材料进行对比,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此外,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一些经典的史书、笔记小说等,拓宽知识面,增强文化底蕴。
三、重复记忆与回忆:巩固知识,深化理解
由于古代史知识点较为散乱,需要大量记忆,一劳永逸是绝对不可能的。想要将知识点记忆牢固,重复记忆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不要怕麻烦,通过多次复习,可以不断强化记忆效果。
例如,在复习第二章时,可以再次回顾第一章的内容,做到温故而知新。这种滚动式的复习方法有助于巩固已学知识,防止遗忘。同时,也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编写口诀等方式,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便于记忆。例如,对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可以用“灭韩赵魏楚燕齐”这样的顺口溜来帮助记忆;
对于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可以用“官渡赤壁夷陵战”来概括。
除了重复记忆外,回忆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与前者不同的是,这次需要同学们在空闲的时间内合住书本,思考老师讲过的内容或者需要背诵的内容。这种方法尤其受到曲老师的推崇,因为通过回忆,可以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
此外,回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学会在没有外部提示的情况下,自主整理和归纳所学知识。
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例如,在学习数学公式时,可以在课后闭上眼睛回忆公式的推导过程;在学习英语单词时,可以在睡前回忆当天背诵的单词及其用法。通过不断地练习,可以让大脑逐渐适应这种回忆的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高考历史科目的复习需要同学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知识点比较联系、古文材料阅读、重复记忆与回忆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复习效果,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顺利度过高三这一年,迎接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