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考理综经典选择题汇编31:波的振动周期

高考理综经典选择题汇编31:波的振动周期

2024-12-25
高考理综经典选择题汇编31:波的振动周期

高考理综考试作为中国高中学生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难度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选择题部分不仅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详细解析几道经典的高考理综选择题,涵盖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遗传学以及近代物理等多个领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点,并为备考提供参考。

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1. 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能量转化过程

B.光合作用产生的ATP有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进行的同时不一定都伴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

D.呼吸作用能产生大量ATP而光合作用却只是消耗大量ATP

解析: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体内的两大代谢过程,它们在能量转换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各自独立运作。

- 选项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确实都是能量转化过程。光合作用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二氧化碳生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则是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细胞使用。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

- 选项B: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主要用于驱动暗反应中的碳固定过程,而不是直接用于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所需的ATP主要来自自身糖酵解和线粒体中的电子传递链。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

- 选项C:虽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同时进行,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夜间或缺氧环境中,光合作用会停止,而呼吸作用仍然继续进行。因此,光合作用进行的同时不一定都伴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

- 选项D:呼吸作用确实能产生大量ATP,但光合作用并不是只消耗ATP而不产生。实际上,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也会产生ATP,只不过这些ATP主要用于后续的碳固定过程。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应为 A 和 C。

二、豌豆杂交实验中的基因型比例

2. 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豌豆杂交(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其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 )

A.1/8

B.1/16

C.1/32

D.1/64

D.1/64

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题目。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我们知道两株豌豆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Cc和AABbCc。为了求解后代中AaBBcc个体的比例,我们可以分步考虑每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情况。

- 第一对基因(A/a):亲本之一为aa,另一为AA。根据孟德尔第一定律,F1代中Aa的概率为100%。

- 第二对基因(B/b):两个亲本均为Bb。根据孟德尔第一定律,F1代中BB的概率为1/4,Bb的概率为1/2,bb的概率为1/4。

- 第三对基因(C/c):两个亲本均为Cc。根据孟德尔第一定律,F1代中cc的概率为1/4,Cc的概率为1/2,CC的概率为1/4。

将这三个概率相乘:

\[ P(Aa) \times P(BB) \times P(cc) = 1 \times \frac{1}{4} \times \frac{1}{4} = \frac{1}{16} \]

因此,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 1/16,即选项 B 是正确答案。

三、酵母菌细胞代谢产物的分析

3. 向甲、乙、丙、丁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在有氧及适当温度条件下会产生CO2的是( )

甲:葡萄糖+酵母菌细胞

乙:葡萄糖+线粒体

丙:丙酮酸+线粒体

丁:丙酮酸+内质网

A.甲、乙

B.乙、丙

C.甲、丁

D.甲、丙

解析:

这个问题涉及酵母菌细胞内的代谢途径。酵母...

这个问题涉及酵母菌细胞内的代谢途径。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主要进行有氧呼吸,而在无氧条件下则进行酒精发酵。要确定哪些组合能在有氧条件下产生CO2,我们需要了解各成分的作用。

- 甲组(葡萄糖+酵母菌细胞):酵母菌细胞含有完整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可以通过糖酵解和有氧呼吸将葡萄糖彻底氧化,最终产生CO2和水。因此,甲组能够产生CO2。

- 乙组(葡萄糖+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负责将丙酮酸进一步氧化成CO2和水。然而,葡萄糖需要先经过糖酵解才能生成丙酮酸,而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因此,单纯提供线粒体和葡萄糖并不能有效启动有氧呼吸,乙组不能产生CO2。

- 丙组(丙酮酸+线粒体):丙酮酸可以直接进入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最终产生CO2。因此,丙组能够产生CO2。

- 丁组(丙酮酸+内质网):内质网主要负责蛋白质合成和脂质代谢,不具备催化丙酮酸氧化的能力。因此,丁组不能产生CO2。

能够在有氧条件下产生CO2的组合是 甲和丙,即选项 D 是正确答案。

四、近代物理中的基本概念

15. 下列关于近代物理中的一些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根据爱因斯坦光子说,每个光子的能量,只决定于光的频率

B.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物体的质量可转化成能量

C.光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但电子等实物粒子却无法表现出波动性

D.衰变中产生的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解析:

近代物理尤其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以下是对各选项的详细分析:

- 选项A: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光子的能量 \( E \) 与其频率 \( \nu \) 成正比,公式为 \( E = h\nu \),其中 \( h \) 为普朗克常数。因此,每个光子的能量确实只决定于光的频率。选项A是正确的。

- 选项B: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 E = mc^2 \) 表明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反之亦然。例如,在核反应中,少量的质量损失会转化为巨大的能量释放。因此,选项B也是正确的。

- 选项C:根据德布罗意假设,所有实物粒子(如电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在双缝实验中,电子同样可以显示出干涉现象,证明了其波动性。因此,选项C是错误的。

- 选项D:衰变过程中产生的射线并非由核外电子形成。以β衰变为例,它是由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并释放出一个电子(β粒子)和一个反中微子。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应为 A 和 B。

通过对这几道经典选择题的详细解析,我们不...

通过对这几道经典选择题的详细解析,我们不仅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还掌握了如何运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广大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更加从容应对理综选择题,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