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备考比较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比较型选择题是一类常见且重要的题型。这类题目通过将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进行对比分析,要求考生从某一个或多个方面进行比较,从而选择出正确的选项。本文将详细探讨比较型选择题的特点、基本解题方法,并结合具体例题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一题型。
一、比较型选择题的特点
比较型选择题的核心在于“比较”,即将两个或多个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种题型不仅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求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具体来说,比较型选择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多角度比较:题目可能要求从单一的知识点出发进行比较,也可能要求从全面的角度进行比较。因此,考生需要具备全面的历史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内容。
2. 时空范围限制:历史事件的发生总是同时具有时间和空间范围的,与之相联系的比较型题目,也不可避免地要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入手设计陷阱。例如,西欧中世纪庄园和东汉后期庄园的共同点问题,就涉及到不同的时空背景。
3. 侧重点明确:有些题目只要求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实、历史现象的其中一方面的内容,此内容就决定了题目的正确答案的得出,必须高度重视这一侧重点。
二、基本解题方法
针对比较型选择题,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基本解题方法:
1. 重点确立比较项
比较型选择题要求从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进行比较,要求考生选择出正确的或符合题意的选项来。因此,确立比较项是辨别其正误的首要条件。具体步骤如下:
- 明确比较对象:首先,要清楚题目要求比较的是哪些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例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与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的共同之处。
- 确定比较维度:接下来,要明确比较的具体维度,如时间、地点、性质、影响等。例如,在上述例子中,比较的维度包括建立背景、成员国构成、美国的角色等。
- 逐一分析选项:根据比较维度,逐一分析每个选项是否符合题意。例如,①②④三个选项都符合APEC和NAFTA的实际情况,而③则不符合,因为两个组织的成员国社会政治制度并不相同。
2. 把握比较的侧重点
有的题目只要求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实、历史现象的其中一方面的内容,此内容就决定了题目的正确答案的得出,必须高度重视这一侧重点。例如:
- 王安石的观点: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心外无物”。这里的关键是比较王安石的观点与其他哲学家的观点,找到最接近对立面的选项。
3. 明确比较的时空范围限制
历史事件的发生总是同时具有时间和空间范围的,与之相联系的比较型题目,也不可避免地要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入手设计陷阱。例如:
-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东汉后期庄园:这两个时期的庄园虽然都具有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特征,但在其他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考生需要明确两者的时间和空间背景,才能准确作答。
三、解法总结
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组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以下是具体的解题步骤:
1. 阅读题干: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比较的对象和维度。
2. 分析选项:逐一分析每个选项,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3. 排除错误选项:利用排除法,逐步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4. 综合判断: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四、例题解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解题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具体例题进行解析。
例题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与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题目:20世纪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解析:
- 比较对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与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 比较维度:建立背景、成员国构成、社会政治制度、美国的角色
- 分析选项:
- ①:APEC和NAFTA确实是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的,因此符合题意。
- ②:APEC和NAFTA的成员国确实包括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因此符合题意。
- ③:APEC和NAFTA的成员国社会政治制度并不相同,因此不符合题意。
- ④:美国确实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因此符合题意。
答案:C.①②④
例题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题目:《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解析:
- 比较对象:《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 比较维度:社会经济主张
- 分析选项:
- 两个文献都有反封建的一面,但所反映的本质思想却大相径庭。《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具有封建性;而《资政新篇》则提出了资本主义性质的主张,二者在本质上是相互矛盾的。
答案:A.互相矛盾
五、解题方法指点
为了更好地解答比较型选择题,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全面掌握历史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将一些相近的事、人或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培养自己的分析比较能力。
2. 找准比较角度:在解题时,要找准比较角度,结合史实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例如,比较两个历史事件时,可以从背景、过程、结果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3. 灵活运用排除法: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最常用的方法是排除法。通过逐一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4. 注重细节和逻辑:在比较过程中,要注意细节和逻辑关系,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例如,比较两个历史事件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时间顺序等。
比较型选择题不仅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求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练习,考生可以逐步提高解题能力,从容应对高考历史考试中的各类题目。